现代快报+ 2023-11-28
每周一籍丨《江苏文库·史料编》之《摄山志》:这片红叶乾隆200多年前就见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摄山志》

[清]陈毅 撰

[清]汪志伊 删补,[清]钱大昕 考订

2021 年 01 月

凤凰出版社

内 容 简 介

眼下,南京栖霞山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橙红、猩红、粉红、酱红、大红等不同的红色装点着色彩变幻的山景。其实,这些美景乾隆皇帝早在 200 多年前就赏过了,这些故事都记录在《摄山志》中。

摄山指的便是南京栖霞山,传说山上所产药草能摄生,所以得名。有人说 "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这一座名山,从唐代至今,已有十余部属于它的专志,放眼全国,一座山拥有如此丰富的山志,也是十分罕见。

《江苏文库 · 史料编》中收录的这部《摄山志》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苏州府署刻本,由清陈毅撰,汪志伊删补,钱大昕考订。

陈毅曾在楚云上人所著《摄山志》基础上进行重纂,可惜还没有来得及刊刻便去世了。乾隆年间,汪志伊任苏州太守,热心南京地方文献,亲自删补陈毅的遗稿,并请钱大昕进行考订,费玉衡负责校对,将此书刊刻问世。

本书收录有关栖霞山的诗文、图说、建置、古迹、人物传记、铭记、杂记等,对栖霞山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是历代多种栖霞山志书中的集大成者。

《摄山志》共分为八卷及卷首一卷,卷首《天章》收录乾隆皇帝五次驻跸栖霞行宫所作的 100 多首诗、40 多副楹联匾额。

书中收录的第一首诗,便是乾隆皇帝的《游栖霞山》,此诗是他 1757 年首次游览栖霞时所作。" 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 ",诗的开篇便称栖霞山为金陵诸山之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栖霞胜境之偏爱。

" 桥以虹称溪以镜,籍来幻喻却成真。因思世上号真者,何以而非幻所因。"" 彩虹明镜 " 是乾隆赐名的栖霞十景之一,湖上九曲桥形似彩虹,两岸的古树、风景倒影在湖水之中,宛如明镜。秋日湖畔枫叶泛红,别有一番意境。

让乾隆着迷的栖霞山到底有多美?《摄山志》卷一《图说》收录了 11 幅美图,让后人得以窥见它昔日的明秀。

卷二详述了栖霞山的形胜、创始、建置、古迹等,图文结合,展现了栖霞山之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卷三记人物、高僧等,其中不少资料为他史所未记,可供参考。卷四至卷八收录诗文、铭记、杂记等,可读性强,具有较高文学、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陈毅(1721 — 1787),字直方,号古渔,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工诗善文,勤于著述,著有《金陵闻见录》《诗概》等。可惜屡试不第,始终都是布衣。

汪志伊(1783 — 1818),字莘农,号稼门,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充四库馆校对。后以知县累官湖广、闽浙总督,工、兵部尚书。

钱大昕(1728 — 1804),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今上海)人,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整理自《摄山志》

图 | 部分来源于栖霞山风景区、《摄山志》

来源:江苏文脉

相关标签

乾隆 江苏 南京 美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