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个项目集中开工,和平路 26 号院项目主体全面封顶,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项目两座互通立交通车,重磅推出人才新政面向全球广揽英才 ……
11 月的天气是寒冷的,我们的心却是炙热的。因为,这个月,石家庄的城市建设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重点项目接连开工投产,诸多政策向各类人才抛出橄榄枝 …… 所有这些,都为石家庄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市民热血沸腾。
这个月,总投资达 713.9 亿元的 306 个项目集中开工,为石家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注新动能。
这个月,石家庄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相继传来好消息:地铁 4 号线首个车站主体封顶、地铁 5 号线一期工程 9 个车站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地铁 6 号线一期工程 4 个车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
这个月,省会 "6+2+2" 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和平路 26 号院项目主体全面封顶。
这个月,石家庄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进开启新篇,将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石家庄转化和产业化。
这个月,石家庄重磅推出人才新政,面向全球广揽英才。
2023 年即将收官,石家庄市必将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攻坚,实干、苦干、拼命干,打好跃升之年、展示之年的收官战,确保圆满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北三环与中华大街互通立交通车。燕赵晚报记者 张海强 摄
关键词
开工
306 个项目集中开工
11 月 7 日上午,石家庄市今年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参加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共 306 项,总投资 713.9 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 228 项,总投资 443 亿元,占比分别为 74.5%、62.1%,涉及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五大千亿级产业全覆盖。
石家庄市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市发改委重点办副主任闫书考表示,将持续巩固 " 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 " 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努力交出跃升之年、展示之年合格成绩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更多力量;河北诚信集团总经理王欣表示,将以打造全球领先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为目标,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强化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当天,赵县总投资 20.5 亿元的 13 个重点项目、赞皇县总投资 8.32 亿元的 10 个重点项目、鹿泉区总投资 60.6 亿元的 25 个重点项目等同时集中开工。
观摩
努力交出跃升之年展示之年合格答卷
11 月 8 日,全市 2023 年四季度项目观摩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观摩活动中,与会人员通过 PPT+ 视频汇报方式,对 23 个县(市、区)的 69 个产业项目进行了观摩。
随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 2023 年四季度项目观摩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市委书记张超超在会上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攻坚,努力交出跃升之年、展示之年合格答卷,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石家庄贡献。
石家庄市平山县委书记张前锋表示,全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循环化工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丁楠表示,高新区将一企一专班加强与意向落地企业的洽谈对接,形成项目 " 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 " 的发展格局,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贡献高新力量。
危旧住房改造
和平路 26 号院项目主体全面封顶
作为省会 "6+2+2" 城市更新重点项目,1975 年以前危旧住房改造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其中,11 月 25 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城发投集团所属住建集团实施的和平路 26 号院项目所有住宅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将进入二次结构和装饰装修阶段。
和平路 26 号院项目位于北新街以东、和平路以南、车辆厂前街以西、车辆厂后街以北,总建筑面积 2.9 万平方米,规划建设 4 栋住宅楼,将着力打造 80 — 140 平方米优质精品户型。
石家庄城发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和平路 26 号院、电视机厂等 1975 年以前危旧住房改造项目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中,集团将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品质,有效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和平路 26 号院项目主体全面封顶。通讯员 张耀宇 摄
封顶
轨道交通二期工程首个车站主体封顶
11 月,石家庄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相继传来好消息。
11 月中旬,在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石铜路站右线盾构井内,随着直径 6.47 米的巨大刀盘缓缓启转," 复兴 2 号 " 盾构机开始朝着玉村南路站方向始发掘进。这是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第二台盾构机始发。
11 月中旬,在石家庄地铁 6 号线一期工程湘江道站,地铁建设者操纵着巨大的旋挖钻机向着地面破土深入,正式开始打桩作业。这也标志着地铁 6 号线一期工程湘江道站迎来重要建设节点——打下第一根桩基,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11 月 27 日,在石家庄地铁 4 号线石铜路站,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地铁 4 号线一期工程实现首个车站主体封顶。这也意味着石铜路站成为整个石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首个封顶的车站。
地铁 4 号线首个车站主体封顶。燕赵晚报记者 张海强 摄
石家庄轨道交通二期规划总长 58.85 公里,主要包括 4、5、6 号线一期及 1 号线三期工程,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4 号线整体进度最快,计划年底前全线 85% 的车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与此同时,其他线路也在紧锣密鼓地加快进展:地铁 5 号线一期工程共设车站 19 座,计划年底前全线 70% 以上的车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地铁 6 号线一期工程共设车站 9 座,当前全部车站均已进场,计划年底前全线 50% 以上的车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1 号线三期工程共设站 2 座,计划年底前 1 座车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通车
两个项目顺利通车
11 月,在交通方面,省会也迎来了 " 高光 " 时刻,共有两个项目先后实现顺利通车,赢得了市民的一致称赞。
11 月 15 日早晨 7 时,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项目体育大街、中华大街两座互通立交通车,标志着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项目所有互通立交全部通车。两座互通立交建成通车,可以实现北三环和体育大街、中华大街的互通互联,完成快速交通转换,连通滹沱河经济带及北部城区路网,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提升了省会道路通行能力。
北三环与中华大街互通立交通车。燕赵晚报记者 张海强 摄
" 这两座桥太气派了。从高空俯瞰,四通八达,车来车往,让人感觉石家庄特别有活力。"" 两座桥通车以后,我上班都快了 20 分钟。" 对于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项目中华大街、体育大街互通立交正式通车,市民在感叹石家庄巨大变化的同时,对于未来更是充满期待:" 相信未来的石家庄会更加美好,特别期待未来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模样。"
11 月 26 日,备受瞩目的石家庄至衡水高速公路项目迎来了高光时刻——主线顺利通车,石家庄到衡水通行时间缩短至 40 分钟左右。而石衡高速主线的建成,也进一步优化了衡水、辛集交通路网布局,有效促进了衡水、辛集与省会的协调发展,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石衡高速通车。燕赵晚报记者 张海强 摄
" 石衡高速的通车为我们带来了重大利好,特别是对集团旅游板块。" 石家庄新干线旅游集团董事长李彦涛说,以前到衡水用时一个半小时很正常,现在 40 分钟就能到达,极大节省了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长途货运司机侯师傅说,随着石衡高速的通车,他们可以每天增发一个班次,提高了运营车辆的周转率,提升了运输效率。
经常往返于石家庄、辛集、衡水三地的高先生更是开心不已:" 时间和路程都减少了一半多,真是太好了。"
战略合作
石家庄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11 月 15 日,石家庄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这是近年来清华大学与地市级省会城市签署的第一个包含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的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意味着石家庄市和清华大学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携手共进开启新篇,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石家庄转化和产业化。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甄树宁表示,通过此次签订合作协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建立起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清华大学将以高端的创新资源来支持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波认为,石家庄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提升石家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对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这不仅是全市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们科技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贾良说,该局将围绕协议的具体内容,全面开展与清华大学的优质学科资源、专家学者和广大师生的深化合作,提升石家庄的产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把清华大学一流的科研能力转化落实为石家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人才强市
重磅推出人才新政 面向全球广揽英才
人才政策是人才工作的 " 生命线 ",是吸引人才集聚的 " 强磁场 "。11 月 3 日,石家庄市创新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面向全球广揽英才。
《若干措施》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产才融合发展、加大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创新引才渠道方式、完善人才奖励激励机制、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出台 15 条举措,加快建设京津冀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呈现出含金量更足、突破性更大、系统性更强、落实举措更细化等特点。而且,首次设立规模 20 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分期设立 100 亿元的人才创业投资基金等人才政策走在全国前列,很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会革表示,下一步,人社部门将高效落实人才绿卡购租房补贴和人才公寓分配政策,注重平台建设,强化奖励激励,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让人才在石家庄工作生活得更加开心。
为增强石家庄市新一代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人才智力支撑,11 月 29 日,以 " 海燕归巢、‘石’向未来 " 为主题的 2023 年石家庄海外赤子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举办。本次洽谈会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 10 余名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100 余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120 家知名企业代表参加,为海外留学科技人才和石家庄两大主导产业企业之间搭建了沟通对接的平台,从而推动引进一批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和优秀高科技项目,有力促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文 /燕赵晚报记者 刘志茹 崔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