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仍然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诊疗过程可能涉及多个专科领域,究竟该看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还是心脏内科,是个问题。为了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12 月 4 日,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正式揭牌,打破原有的医学学科和诊疗科目壁垒、促进融合发展,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多学科同台治疗,患者少跑路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问题。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2》公布的数据,我国城乡居民死亡 45% 以上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已经超过了肿瘤及其他疾病。然而,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时,常常需要奔波于各个科室。
由于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治疗方案多样,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和随访等。当前国内心血管病诊疗模式主要以手段 / 方式进行分科,包括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超声科和影像科等。有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看完内科开个检查,然后再去外科手术开刀,一个疾病可能要跑十几趟,甚至几个月都没办法解决问题。
南京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主任、心血管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徐标介绍,有了心血管医学中心,患者入诊后可一站式完成心血管疾病的几乎全部诊断检查工作,并可一次性完成有关学科之间的会诊。不仅提高了医疗质量,也降低了患者的负担。
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顾宁担任心血管医学中心主任,南京鼓楼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敏担任中心常务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徐标教授、心脏外科主任王东进教授和血管外科主任李晓强教授担任中心执行主任。
凝聚优势学科力量,提升影响力
科室强强联合,也能更好地攻关重大心血管疾病,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徐标举例:" 比如瓣膜疾病已经不需要开刀了,可以介入,我们有内科的、外科的、超声医学科的,还有 CT 的各个科医生聚在一起,许多过去没办法治疗的疾病,现在都可以了。"
心血管医学中心的建立进一步凝聚了优势学科力量,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和研究平台,协同推动心血管领域科研创新,利于形成一支专业科研团队从事心血管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研究和新技术研发及应用;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构建大数据平台及生物样本库,对心血管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个体化治疗进行深入探讨,促进学科前沿进展与技术创新应用。
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造就一支高层次心血管诊疗与研究团队,其中包括医疗、科研、转化等方面的专业与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该中心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南京地区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同时也为南京鼓楼医院建成国家医学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打下坚实基础。
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临床转化
" 心血管医学中心的建设,一方面聚焦临床技术的攻关和提升,另一方面也特别重视科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我们重中之重的另一项任务。" 南京鼓楼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心血管医学中心常务主任周敏告诉记者。
一方面,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特色研究。建设心血管研究中心,力争创建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国际有影响力的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以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事件预警、创新血管功能检测技术、新型诊疗装备研发应用、新型细胞技术应用、多学科 / 多领域的整合和利用为重点研究方向,在血管稳态保持与调控、血管信息工程、多器官调控网络研究、心肌损伤和修复、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等领域形成创新型学科群。
另一方面,开展高质量研究,推进转化创新发展。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融合,推动成果由基础向临床转化。加强与其他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研究效率。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选派优秀青年人才进入医院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张可欣、陶一凡 / 摄)
通讯员 王娟 现代快报 + 记者 梅书华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