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05
以出版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套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的爆款丛书35岁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992 年,彼时还在江苏新闻出版局工作的徐海,收到上海人民出版社朋友朱明远一封信,拜托他购买几本书,并嘱托:" 寄出时务请加衬纸,牢固包扎,以免被不读书的人一路损坏。" 随信所附的购书单上,所列的正是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第一批书目。当时刚刚面世四年的海外丛书已经很有社会影响,每有新书出炉,学术界、出版界人士便纷纷索书或求购。

从 1988 年到 2023 年,"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系统移译海外汉学,历 35 年赓续不辍,用 225 种图书 " 熬 " 成传统。12 月 5 日,到中国之外发现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出版 35 周年专题联展在南京问象艺术空间开幕。江苏人民出版社 · 思库联合全国各地 50 余家书店,用一个月时间,集中呈现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的出版成果,让好书抵达更多读者。

35 年筚路蓝缕,225 种图书蔚为大观

20 世纪 80 年代,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大潮下,江苏人民出版社和著名学者刘东合作,率先推出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的系列著作,希望借 " 另一双眼睛 " 看中国,以此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学术的国际化进程。

如今,这套开创于 1988 年的丛书,已经译收著作 225 余种,内容涵盖了中国从古至今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宗教、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丛书作者几乎囊括了海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学研究专家,如拉铁摩尔、费正清、孔飞力、周锡瑞、高彦颐、薛凤、魏希德等,可谓 " 天下英雄尽入囊中 "。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展览布置得现代、温馨而又不失隆重——

黄与蓝两种主题色,象征着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1988 年丛书第一本书出版,1998 年召开十年回顾研讨会,2002 年总量达到 50 种 …… 醒目的时间轴清晰标示了丛书出版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书架上陈列着各个时期版本中,近几年浓墨重彩推出的 " 精选版 "" 特装版 " 尤为引人注目;一位与丛书同龄的年轻编辑留言:" 有幸与她一起成长,在我们共同的 35 岁之际,为她开启新的篇章 ";长条形玻璃窗格上,张贴着精选出的海外汉学家语录,精准切入一个个时代议题,如这句," 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便出自美国学者杜赞奇的名著《文化、权力与国家》。

一项真正的创新事业,需要韧性的坚持

当日,参与丛书编撰的几代编辑悉数到场。现年 80 岁的周文彬,丛书创始策划编辑,在出版社经济困难,以及 "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是否隔靴搔痒 " 的争议声中,推动丛书启航;府建明、王保顶,两任社长见证海外丛书在新世纪一步步发展壮大,成就中国当代出版史的奇迹;90 后编辑、"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统筹康海源,紧扣时代热点,遴选经典书种,以精品化系列化操作,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 ……

△周文彬

△府建明

" 想不到丛书能够延续 35 个年头。" 周文彬激动地说," 她以 225 种图书规模,彰显出几代海外汉学家研究中国的优秀成果,同时彰显了我们出版社几十位编辑的工作历程和工作成果。这套丛书起步的时候,在社会效益方面,我们希望它能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启发和借鉴;在图书实效方面,我们希望它能成为闻名于全国的我们出版社的优秀品牌。现在,这两方面的愿望都已成真,这突出说明了这套丛书既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又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

丛书开启于 20 世纪 80 年代 " 文化热 "" 出版热 " 之中,回看来时路,当时一起出发、各领风骚甚至影响更巨的很多丛书品牌早已风流云散,唯有江苏人民出版社的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不管人员更迭,无论经济效应,唯重学术分量与影响,坚持出版到今天。" 对此,外人只看到了光鲜,却不知过程的艰难。" 府建明表示,丛书出版并非一帆风顺,其间遇到过版权流失的窘境,也曾因各种问题而险些终止,所幸的是, 江苏出版人凭借着一股韧劲,让丛书坚持了下来。"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实践证明,一项真正的创新事业,还需要一种韧性的坚持。"

△徐海

△王保顶

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王保顶总结丛书之所以能 " 熬 " 成品牌,奥秘如下:一是坚持学术质量第一的选书标准,确保丛书质量;二是始终合着时代的节律,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 丛书出版的第一本就是《中国的现代化》,紧接着是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等,契合了改革开放的宏大主题。世纪之交,围绕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大分流》《都市里的农家女》等著作应运而生。" 三是主编、译者、读者的关心支持。" 最近举办丛书出版 35 周年系列分享活动,得到了葛剑雄、许纪霖、王笛等学界大咖鼎力支持,虽然只是通过微信邀约,他们都毫不犹豫一口答应,包括向全国各地书店发出举办联展的邀请,也是振臂一呼,响应者众。"

以出版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海外之行没有 " 终点 "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 项目成功且持久的运作,基于江苏深厚而多元的文化传统、富有影响力的知识群体。开幕式上,南京大学陈晓律、范金民、景凯旋、刘金源、张亮、李里峰、成祖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胡发贵、《江海学刊》赵涛等江苏学界翘楚,讲述自己阅读、翻译或参与丛书编撰的故事。

范金民呼吁丛书关注日本学者的中国研究," 这套丛书原来主要引进欧美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的研究,对于日本汉学家关注不够 ",在他推荐之下,丛书引进了森正夫、岩井茂树等日本学者的著作,并亲力亲为地担纲《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等多部著作的审校工作。

陈晓律是丛书出版的第一本书《中国的现代化》译者之一。译介此书是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比较现代化 " 课题组的工作任务之一,由南京大学的多名学者集体合作翻译。他表示,虽然书中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了,但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探讨仍然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刘金源上世纪 90 年代毕业之后,从事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对他来说是一部 " 启蒙书 "。此后,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革》、彭慕兰的《大分流》、王国斌的《大分流之外》,包括最近新出的罗芙芸的《卫生的现代性》,都成为他现代化研究的参考书。在他看来,外国学者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转型问题," 不管观点对与不对,为中国学者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 "。比如,美国加州学派彭慕兰所著的《大分流》提出,19 世纪之前,西方世界相对东方世界在经济发展上并无任何优势,只是煤矿的地理位置分布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与开发,才促成西方超越东方的这一核心观点。虽然结论见仁见智,但其区域比较的方法对国内学者颇具启发性," 也给了我们一种民族自信 "。

"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件好事做了 35 年。" 李里峰为丛书持续出版 35 年从未中辍而点赞," 这样一套高质量的读书,改变了中国学人对于海外学界的认知,进而也改变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提升了中国学术的水准。" 最近几年,南大推行老师和学生共同商量开设 DIY 课程,李里峰为学生开过两门读书课,一门叫 " 海外中国研究名著研读 ",一门叫 " 中国思想的现代转型 ",每门课精读 8 本书,总共读了 16 本,后来发现 16 本书里面只有 2 本不在海外丛书里面。他笑说," 虽然我没有参与过丛书编校或推荐,但我对它的推广和销售还是作了贡献的,期待丛书未来做得更好。"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当今中国是 " 世界之中国 ",中国的发展立足于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土壤之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深刻体认,仍需来自域外的、他者的学术视野。35 岁的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仍以每年新出 10 种以上的速度在生长。正如《危险的边疆》编辑汤丹磊所寄语的:" 一部译稿的出版是‘终’,而海外之行没有终点。"

现代快报 + 记者 陈曦 / 文 牛华新 刘畅 / 摄

(校对 张静超)

相关标签

摩尔 江苏 艺术 美国 研讨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