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儿童教育 03-01
《繁花》之后,胡歌又出9.2分开年大片!这部孩子也能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大家好,我是千妈。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相信很多姐妹都带小朋友出门旅行了,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每到一个陌生城市,你们第一想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我回顾自己带孩子出门旅行的经历,发现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们大概率都会先去当地的博物馆逛一逛。

比如,今年春节和千寻去大理玩,说到大理,大家脑海估计就会浮现 " 风花雪月 " 四个字,即便是这样一个人们印象里小资氛围浓厚的城市,我们到的第一天,也依然是去位于市区的博物馆打卡。

▲来源:自己拍摄

为什么要 " 固执 " 地以博物馆来开启旅程呢?顺着孩子心性,投身美食美景亦或风土人情岂不更好。

原因就在我之前分享过的一本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叫《阅读的方法》,里面有一章主题是 " 风物 ",意思是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看到的风光和物象,将成为我们人生的增量。

这章里讲到 " 行万里路 " 不只我们有,西方也一样。

17 世纪开始,英国贵族就有个传统叫 " 壮游 ",孩子长到十七岁左右,就得由家里一个管家陪着,花上好几年时间游历欧洲,直到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才能回家继承祖业。

发展到今天,很多西方学生都会利用 " 间隔年 " 去旅行,但你发现,不论是传统的英国贵族家庭还是今天的现代家庭,这些孩子旅行的路线,并不是哪里好玩就去哪里。

他们一般会先去希腊,不是因为那里景色美,是因为欧洲文化的根在古希腊。

对他们来说,知识和旅行是合二为一的,因为旅行不只是 " 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一个其他人待腻了的地方 ",更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就也是我每到一个陌生城市,都习惯先带小朋友逛逛博物馆,了解这个地区、城市历史发展、文化渊源的原因。

在大理博物馆,千寻了解到这座西南边陲古国的发展史,我们逛下关龙尾关遗址时,她第一反应才不是拍照,而是感慨龙尾城作为南诏政权对南御敌的天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聊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是不是有点文不对题,不是要分享好片吗,怎么说到了旅行上面。

其实,我是想借对旅行的思考表达一个意思:

知识是孩子看世界的基础。

少了知识打底,我们看到世界是单一而肤浅的,看美景只是美景,看美食也只是美食,认知始终停留在本能层面而无法提升。

有了知识打底,再看世界,便如同获得了万花筒般的魔力,那些平常物件、山形地理、历史人物都有了别样的趣味,你越琢磨越觉有趣,这些趣味最终会形成你与众不同的认知和观念,就是人们常说的格局。

这也是我分享开年大片《何以中国》的理由。

▲来源:豆瓣海报

这部 5000 人在豆瓣打出 9.2 高分的纪录片,值得每个家长收藏。

它可以作为孩子了解中国的 " 知识仓库 ",反复观看、回味。

接着再聊两个我陪千寻看后最欣赏的点 ~

一个点是这部片的脉络特别清晰。

对我这种 " 整洁强迫症患者 " 非常友好,我是那种不太受得了混乱的人,不论工作电脑还是私人用 Mac,都习惯把资料分类整理得明明白白,觉得清爽明晰有助于高效运转。

对孩子来说,吸收知识也有同样逻辑。

你想啊,如果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乱七八糟,在她不具备成人的筛选归纳能力前,大概率就只能把这些知识、信息胡乱安置于大脑里。

大脑呢,又和我们居住的房间一样空间有限,长期不整理,就放不下新东西,这就是有些孩子吸收知识效率低的原因。

说回纪录片,既然我们把它视为 " 知识仓库 ",其目的肯定不是让孩子看着玩玩,还是希望或多或少能够形成记忆对吧。所以,我会觉得,《何以中国》清晰的主题分类,对孩子吸收来说特别棒。

《摇篮》,讲的是 4 万年前的东亚现代人,是如何经过陶器发明、定居聚落,农业起源,发展到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代表,距今 6000 年的村落社会。

【它的呈现方式结合了博物和实景还原,如果孩子去过西安等博物馆,看起来会更有感,很多东西都可以形成参照】

▲来源:《何以中国》截图

《星斗》,讲的是中国地理文化格局,喜欢地理的小朋友千万不能错过。我以前也陪千寻看一些地理纪录片,大多讲的都是地形特点带来的具体影响,这部很不一样,它讲的是从距今 6000 年到 5000 年,中国地理文化格局是怎样一步步形成,视野、角度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古国》,讲中华文明的多元,从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让孩子贴切体会 " 上下五千年 " 的真正涵义。

《择中》,用陶寺、石峁等遗址,讲述 " 中国 " 的诞生;《殷商》,专讲商王朝兴衰及其对周边青铜文明的影响,这集非常推荐四川的小朋友和 " 三星堆 " 博物馆结合起来看,相当震撼。

《家国》,讲伦理与政治共生的宗法礼制;《天下》,除了讲秦的统一进程,也讲春秋战国不同区域的民族、资源与社会,帮你理解什么是 " 统一中的分裂 ",我觉得这个角度蛮好,很多人都把中国的统一理解为秦朝,却忽视了夏商周三代乃至更早的文化统一,合万国而君的王朝时代。

不过,这两集内容稍微深些,建议大点的孩子看。

这部片另一个我很欣赏的点,是它不空洞、不柔弱、不伪装,充满了如你我一样普通人的情感。

这点也很契合我自己的历史观。

我一直认为,历史不尽由伟大的人物构成,更是由一个个普通百姓构成。如果把历史比作一条长河,那长河里璀璨的,是无数微弱的星光。

"2 月冬,黑夫站在刚刚结束战斗的战场上,他侥幸活了下来,眼前是久未攻下的城池和遍地狼烟。他行进在烟雾之中,看到不远处一个人从地上踉跄地站起,正是受了轻伤的惊,他走过去搀扶起惊。"

这是第一集《秦汉》里的台词,没有宏大叙事,而是以两名普通的秦军士兵开头,一下就拉近了历史与观众间的距离。

片中胡歌饰演的 " 啬夫弘 ",也是一名小人物。

作为敦煌悬泉置的普通吏卒,他日常主要负责传递文书,接待官员和使者,18 年里,为都护、使者、公主、将军传过很多信,还亲自接待过解忧公主年老返乡。

他留存的汉简记录有 70 多条,很多涉及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国内外大事,都和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你看,每个小人物其实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博物馆里、书本上的历史,对孩子来说终究还是像一个符号,当影片把普通人的故事鲜活呈现出来,我感觉这种属于历史、文化的符号,才慢慢变得具象,变得有了温度。

" 我们所以为的历史,往往与权力、战争、和王朝更替有关,其实,真正支撑人类数千年文明与温度绵延的,是那些昼伏夜出、炊烟袅袅的日常生活。"

这里插播个小趣事 ~

看到胡歌饰演的啬夫弘时,千寻特别好奇他为什么要戴一顶 " 小红帽 ",为了解答千寻的疑惑,我问了 chat GPT。

原来,胡歌的造型是根据徐州北洞山西汉楚墓陶俑的形象来复刻的。

再往后看,我们又在片中发现了更多类似 " 小红帽 " 的神级细节,便愈加钦佩导演团队的历史功底和用心程度。

【片中蒙恬将军的 " 兔子帽 " 也是仿照文物复刻】

据说《何以中国》的服化组复原了自旧石器时代至秦汉整整 2000 多套造型服饰,饰品制作高达 1255 多件。

不只 " 小红帽 ",胡歌身边用的小物件,毛笔、研磨石、书刀、悬泉置汉简、鞋和袜,甚至悬挂的小印章,都可以找到考古文物和图像的原型。

真就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说的:

" 拍摄中服化道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考古学写小论文的题目。"

不只是导演团队用心,每个参与拍摄的演员也都很用心。

我在采访里看到,胡歌研究人物的时候,问能不能给他一块布?

旁边人就很奇怪,说你要布干什么?

胡歌觉得,这么忠于职守的一个官吏,应该会在意他所写下的每一笔,风沙大,需要保持一种清洁的状态。所以他在表演的时候,拿起笔之前,都要用布擦一下手,代表一种郑重。

演员黄尧为了贴近解忧公主,特地去了新疆伊犁,因为历史上的乌孙国在这附近。

这种 " 可贵的认真 ",也是孩子在观看过程中能体会到的。

纪录片看到后边,我突然想到,每次带千寻去历史古迹打卡,都能在附近找到同款雪糕,三星堆有三星堆雪糕,西安有唐仕女冰淇淋。

▲来源:网络

以前觉得这种让历史更富有 " 烟火气 " 的商业转化也挺好,看过这部片后,我有了不同感触:

让历史 " 活 " 过来,不是简单把文物做成一个偶像化的东西就完成了,真正的 " 活 ",还是要去理解文物背后蕴含的情感和故事。 

对一个普通孩子来说,他为什么要去了解几千年之前的人和事呢? 

《何以中国》的导演说得很好:

" 历史并不因它已过去而终结,我们生活在历史的延续中并以此为基点来感知今天和未来。"   

我们今天遇到的各种问题,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我们的祖先都遇到过,并思考、选择、创造了自己的道路。

这些路汇聚在一起,成为我们今天走的路,所以今天的我们才不孤单,遇到困难才会冷静思考,会有坚强定力,也会去做新的开拓。

写完文章后,我又去回味了一下,觉得这部片的文案也很绝,语言严谨且优美,但从文案深度来看,还是更适合有一定历史基础,8 岁以上孩子观看,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博物馆 大理 英国 豆瓣 地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