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 03-07
三更熬夜、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忙碌的打工人却在农田里治好了精神内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不想卷了,回家种田吧!"

快节奏的生活里,这几乎是很多都市打工人心照不宣的口头禅。

厌烦了每天挤着地铁,花两个小时通勤;

无法忍受沉重的 KPI,熬夜加班成了常态;

试图逃离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与精神内耗……

大家期待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治愈,面朝黄土可以带来一种莫名的踏实和安全感。

▲ 风吹农田

但对于 " 五谷不分 " 的年轻一代而言,重返乡村当真能如愿过上轻松自由的生活吗?

是逃避,还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答案或许在自己心中。

关于种地这件事,当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幻想阶段时,真实案例已时不时上了热搜。

金融女博士放弃百万年薪回农村种梨,为 50 个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3 岁兵哥哥回乡当村支书为家乡葡萄代言,带动产业致富;90 后姑娘当全职农民,流转千亩土地发展种植业……

面对这些极具反差和正能量的鲜活故事,大家赞美、羡慕,却很少看见背后付出了多少。

▲   回乡种辣椒

直到慢综《种地吧》出现,十位名不见经传的男明星组成了种地天团 " 十个勤天 ",将真实农耕生活呈现在无数观众眼前。

相较于印象中田园生活是岁月静好,大家赏花品茶、唱歌游戏的乌托邦,其表现出了土地严肃且残酷的那一面:

比如看起来简单的排水通沟,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完工。

比如送化肥的卡车陷在了半路上,1200 袋,每袋 50 公斤,少年们不得不肩扛手拽、当场卸货。他们第二天起床时浑身酸痛,还得继续下地干活。

▲ 十个人搬 30 吨化肥

事实证明,大家向往的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来之不易。

很多人只放大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诗意,一抬头就能望见的星星和夕阳,却忽略耕田种地所需的披星戴月,和农村发展中的问题瓶颈。

因为风景看多了都会习以为常,光芒褪却后才发现,回乡种地不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后路,同样布满荆棘。

生活的压力也并非来自于城市本身,而是要权衡好自己的内心究竟想要什么。

在日复一日、朴素平淡的耕作之中,少年们身上不怕苦不怕累、用最好的年华奉献土地等朴素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打动了这些孤独漂泊的心灵。

哪怕暂时无法抵达诗与远方,也要过好眼前的苟且。

就像十个勤天每天早上的直播,伴随了许多打工人的通勤之路,看着他们认真劳作的身影,自己都忍不住在心里鼓了鼓劲——

 

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付出一定有回报吗?

大概没有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

日新月异的时代催生了浮躁情绪,似乎做任何事情都要立马看到效果,丧失等待的耐心。

追剧需要倍速,看书想要剧透,可能把最好的青春给了恋人却遗憾分手,又或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十个勤天同样面临着这样的迷茫时刻。

某次,他们精心培育了平菇去县城上卖,卖力吆喝却少有问津。蒋敦豪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人生,虽然拿过《中国好声音》冠军,没想到出道即是巅峰,音乐事业一直没有起色。

" 我很努力地展示,但总是在被别人挑选,然后被拒绝。"

这样的感受,大概屏幕前的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努力没有获得预期中的收获,也没有换来认可与支持,我们在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模样。

▲ 在集市卖平菇

不过少年总是积极向上的,在心酸之余又自我安慰," 换个角度来想,也许不是我们不够好,只是人家真的不需要。"

简单的一句话,却像是一阵温柔的风,吹拂着现实中焦虑苦恼的人。

与此同时,十个勤天也用行动告诉大家,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只要持续不断的付出,终会离目标更近一步。

这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在农田里翻地、施肥和打药,见证了稻谷发芽、生长、抽穗、灌浆直至成熟的全过程,一同挥洒汗水,一同喜提丰收。

▲ 丰收的喜悦

去年节目收官之时,他们用 190 天时间,在 142 亩荒芜的土地上种出 5 万斤粮食,惊艳了所有人。

虽然远离了光鲜亮丽的娱乐圈,他们却用辛勤耕耘解答着 " 付出与回报 " 的历史难题。

而在这些汗水与笑容里,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土地的治愈力,并不只是来自惬意的田园风光,更来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踏实感。

" 不要心急,盼一个晴天。"

努力不会白费,曾经走过的弯路,都会成为宝贵的经验积累。要知道,并不是时间、土地给予回报,而是所做的一切努力给予了回报。

哪怕成功来得没那么快,我们只需做好眼下的事情,变得更加成熟与自信。

至于结果,且行且看。

"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这是诗人海子所向往的幸福生活。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离真实的生产过程越来越远,仿佛有种食物都是从超市货架上长出来的错觉。

《制造消费者》一书中提到:" 人们在看到一件商品的时候很难了解其生产过程,也无法计算背后的劳动时间。"

背后原因,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渐渐远离土生土长的家乡,前往更加繁华的都市。无论成为精致的都市白领,还是穿梭于高楼大厦的外卖员,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似乎都在 " 躺平或内卷 " 里左右摇摆。

大家经常陷入孤独,迷茫,却鲜少有人愿意回到这片土地。

这种现象让导演杨长岭陷入了思考:世界很大,年轻人应该要有更多可能性。

▲ 蒋敦豪照顾小羊

于是,《种地吧》应运而生。当大家在寻求轻松温暖的内容同时,也期待寻找理想的生活方式,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给迷茫的人一些答案。

参加节目之前,少年们各有困境。从小听从父母安排的赵小童,渴望一次独立的选择;赵一博到处见导演、制片人,却始终掌控不了自己的生活;蒋敦豪举办的音乐会只卖出了二十张票,连包场费用都赚不回来。

直到站在乡间田头,每天的日程表都清晰可见。今天洒水,明天除草,几天巡逻一次麦地,干完就能睡觉。早上一觉醒来,就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不用思前想后。

而且土地不会骗人。只要用心对待,按部就班,就能收获自然的反馈,这种确定性缓解了大家的焦虑。

这对于你我而言,显然也是一种新的人生认知。

即便生活中的迷茫是常态,但内心里多了一根支撑——我们知道,总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当机会来临时,认真抓住它。

少年拖着病体与时间赛跑,开着播种机扬起灰尘的场景,与去年遥相呼应;

第一季需要消耗六天来完成的水稻收割任务,如今在一天便已经完成;

尽管 " 炒作 "" 摆拍 "" 飘了 " 之类的质疑声自开播起就不绝于耳,然而,这些埋头苦干的年轻人最关心的问题依然是,如何把地种好,如何做大做强。

过程也许并不会很轻松,红利也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置身其中会很自洽。

因为这就是他们当下选择的道路,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至于屏幕前的人,无论选择城市还是回到家乡,无论选择奋斗还是佛系,无论选择循规蹈矩还是自由放纵,从来没有孰优孰劣的定义。

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不设限制的,我们能够主动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历尽千帆之后会明白,其实走过的路都通往我们的内心,

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日后回忆里让人感觉充满希望的瞬间。

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在三四月做的事,在七八月自有答案。"

正如综艺节目里的少年辛苦耕耘,等待丰收。水稻会变成粮食,鸡鸭鱼羊会长大,花朵会盛开,庄稼会抽芽结穗,这是来自土地最诚恳最可靠的反馈。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时光就是用来探索、成长和沉淀的。岁月如梭,与其陷入焦虑和彷徨,不如勇敢地拥抱每一个当下,积极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脚踏实地,方能厚积薄发。

想要拥抱土地的气息?

二更甄选,

"zhen 好吃 " 专场今晚继续 ~

果冻橙、板栗、地瓜干等自然风味,

等你来品!

锁定直播间,我们不见不散!

撰稿、排版 |   Leven

设计 | 大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职场 kpi 就业岗位 90后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