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哥 03-09
一场500万赌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老规矩,先 reply 一下昨天留言中,大家讨论较多的问题——

1、我说买香港保险有离岸资产风险隔离作用,因为一国两制不会变。

有人说不是 50 年不变吗?现在过去 27 年,还有 23 年,假如我买的是 25 年缴费周期的储蓄险,23 年后是不是可能就变了?

不会的。

老爷爷早就回答过这个问题:50 年后会不会变呢?

爷爷说,50 年都不变,50 年后也没必要再变。

还有一位老爷爷回归 20 周年时也强调过,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当然,还是昨天那话,如果你对整体体系都不信任,那我说啥都没用……

……

2、有人对少子化现象直观感受和数据不匹配。

原因是选择性偏差。

你有孩子,就会经常接触有孩子的家庭,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二胎甚至三胎,我儿子差不多一半同学都有兄弟姐妹。

但还有很多年轻人不婚不育,很多是贫穷底层,买不起甚至租不起你的小区,成不了你邻居。

就算租得起,也和你生活没多少交集,人家日常除了搬砖,就是撸猫追剧打游戏啥的,进入不了你的交际圈层。

100 个育龄女性,4 个生三胎,16 个生二胎,16 生一胎,25 个丁克,15 个单身贵族,总共生 4X2+16X2+16=60 个娃,总和生育率 1.2,这就是我国现在的整体状况。

单看上海,2 个生三胎,9 个生二胎、11 个生一胎,54 个丁克,24 个单身,100 个女性只生 2*3+9*2+11=35 个娃,总和生育率 0.7。

高房价高压力的大城市是最好的避孕药。

大城市生育意愿明显低于小城市,小城市明显低于农村,沿海明显低于内陆,汉族明显低于某些西部少数民族。

但整体生育意愿,都在下滑。

过去 10 年,连非洲生育率也在明显下降,印度最新的总和生育率更是跌破 2.0,已无法满足人口世代平衡,长期看,也将陷入负增长。

这其中,互联网起了非常重要的认知升级作用,很多年轻人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这不是政府搞点生育刺激政策就能扭转的。

何况我们现在还没出台有吸引力的政策,且国家财政也出不起这钱。

我说延退板上钉钉,不可改变,有人怼力哥,说我巴不得永远拖着不延,广大苦逼打工人都盼着早点拿退休金,力哥没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说话。

我当然知道大家伙心声,但主观期望不可能改变客观规律

AI 现在应用层面只能部分代替文字图像视频工作者,建筑工清洁工护工这些苦逼体力劳动岗都还代替不了,以后年轻人不够用,老年人怎么可能不晚点退休呢?

……

3、我说总资产超 1000 个 W 或金融资产超 300 个 W,在境内已属 3% 以内富裕阶层(4000 多万人),不少人表示质疑,感觉身边很多人都满足啊?

别怀疑,又是生活圈层造成的选择性偏差。

3% 不是我拍脑袋想的,有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支持,我去年专门写过,具体戳这里— >

毫不夸张地说,能看到力哥文章的人,财富水平最差也是全国前 50%,后 50% 的人,根本没理财意识 ~

……

4、快清明了,有人问如何看祭祖意义,年轻人还要像老一辈那样年年祭祖吗?

这问题潜台词是觉得不用。

小时候人生阅历有限,我对祭祖无感,反正爸妈要我做就跟着做,鞠三个躬,磕三个头。

22 岁那年父亲去世,对我此后人生影响很大,后来除疫情那几年,几乎年年扫墓。

但我爷爷和外公的墓在外地,疫情关系,5 年没去扫了,今年准备一并带娃去扫。

中国人有祖先崇拜传统,我信 God,不拜祖先,可即使西方人 / 印度人 / 阿拉伯人,一样有祭扫先人传统,《寻梦环游记》说的就是墨西哥人对死亡和列祖列宗的理解。

一文里,我发出 N 多灵魂拷问,有俩问题谁都绕不过:

你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问题一的一个答案:你是你列祖列宗基因代代传承下来的,你至死都被他们的基因捆绑。

每年祭扫先人,也是给自己一个放空机会,反思这一年都干了点什么,未来应该怎样活下去。

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来路。

问题一的答案,可能会启迪你找到问题二的答案。

年轻人容易叛逆,总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这代新新人类和父辈完全不同了。

活到 40 才慢慢意识到,我的行为举止、心思意念,越来越像我爸——像小时候记忆中,那个 40 多岁,很多地方不理解的爸爸。

所以祭祖不仅是传统文化要求,更是每个活着的生命,与自己灵魂对话的契机。

扯差不多了,下面是正文。

最近不少群里都看到这张图,挺有意思的。

避免有人钻牛角尖,我再补充点信息:

1、别说 500 万买不到京沪核心区,作者想表达的是中国保值升值潜力最高的房子,这样理解就行。

2、别说 LV 经典款还不行,换成爱马仕还差不多,作者想表达的是保值升值潜力最高的奢侈品,这样理解就行。

先投票,再看下去——

首先,这问题火,因为全是权益类资产,涨跌难料,大家看法差异很大,所以才会火热讨论。

所以不加预设条件,直接给出答案的,并不真正理解理财。

就算 5 年后猜对了,多数也是狗屎运。

这道题对我们的价值,在于思考不同投资品的特性。

从投资品种上看,可分五类:股票、房产、贵金属、数字货币、奢侈品。

5 者都有抗通胀属性。

政府超发货币,有钱人资金没地方去,就要变成各种投资品保值,越稀缺,保值性越强。

什么最稀缺呢?

应该是顶级奢侈品,限量供应,能彰显富人显赫身份,且奢侈品生意稳定性极高,最顶级的都是百多年前 old money 代代传承下来的,不像科技股,一不小心就被新贵赶超。

其次是比特币为代表的主流数字货币,总量也被锁死。

再次是总量持续加速开采的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

比特币和黄金都具有对冲信用货币风险的抗通胀属性,但内在逻辑又有所不同。

比特币总量锁死,但实际使用价值依然存疑,更多是靠共识或信仰在支撑价格上涨,阿尔法极高。

黄金总量持续稳定上升,但人类看到这种金灿灿的金属就会眼睛发光,这是刻在基因里的永恒记忆,阿尔法相对较低。

所以中短期(10 年内?)发展潜力,风头正尽的比特币,似乎更胜一筹。

长期看(100 年后?),黄金确定性更强。

最糟糕预期,万一哪天爆发核战争,全球网络长期瘫痪,比特币价值瞬间归零,你手里沉甸甸的黄金,却更值钱。

但请注意,作者给出的博弈周期,只有 5 年。

很多人以为时间越短,投资确定性越高,时间越长,不确定性最高。

摇头 ~

预测明天股票涨跌最难,但预测 10 年后,反而更容易些。

当年我说茅台将来总会涨到 3000,三年过去了,现在还在 2000 下方震荡,但我一点不担心,3 年不行 5 年,5 年不行 10 年,茅台内在价值持续增长,股价总会上 3000。

这个长期确定性,很强。

但你问今年会不会上?明年会不会上?天晓得了 ~

所以只看理论,5 年后,升值潜力依次是:顶级奢侈品 > 顶级数字货币 > 顶级贵金属

但这都是基于现状的静态推演,万一 5 年内发生剧烈变化,比如爆发世界大战,区块链技术有了突破性应用等,都可能改变比赛结果。

股票和房产稀缺性不如这三样,但也有这三样不具备的优势:经营成就价值

持有黄金、比特币、LV 包包,都只能单纯抗通胀,本身不产生新的价值(不考虑抵押拆借玩法)。

优质股票和房产加入了人类劳动和科技进步,是一个母鸡,能不断生蛋,创造全新的财富。

你能挣两份钱:央妈超发货币的钱和企业经营创富的钱。

通过二级市场低买高卖,还可能赚到其他韭菜的钱。

房产也类似,买的一座城市的股票。

城市兴旺、人口导入、产业发达,基建更新……相当于股票内在价值不断提升。

所以股票(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房产,一直是最主流权益类投资。

但股票和房产品种太多,分析难度也高得多。

所以关于房产,作者给出的选项是中国顶级城市顶级板块。

我相信即使在房价大跌的今天,还有很多人会选。

因为看得见摸得着,还能自住,怎么看都更踏实。

当然,也有很多悲观的人,觉得北上核心区房子,未来也不再会有良好回报。

那思路打开,不选北上,选全球顶级城市顶级板块呢?

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

牵涉到的变量大幅增加。

各国经济潜力、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政策法规、民族特性、国际关系等等,都要考虑。

股票最复杂,作者给出三个选项:茅台、英伟达、微软。

茅台虽为股票,但底层逻辑和 LV 一样,是中国本土唯一得到公认拿得出手的奢侈品品牌。

作为酒,除了有彰显身份地位的奢侈品属性,还有很强成瘾性,理论上说,茅台潜在需求高于经典款 LV。

但茅台软肋是只有中国市场买单,很难走出国门(可能还有些日韩市场),销量完全取决于中国富人消费力。

如果中国经济长期低迷 + 持续强调公平,富人购买力持续下滑,茅台也不一定能 hold 住。

而 LV 顾客来自全球,抗国别级风险能力更强。

英伟达和微软都是美国科技股龙头,代表着人类科技进步的希望。

英伟达先是搭上区块链大热的快车,现在又乘上 AI 东风,一度登顶市值 NO.1

微软作为老牌科技股代表,相对更稳健。

简单粗暴理解,这俩选项,分别代表科技股中的成长股和价值股。

对人类未来科技进步充满信心的,当然倾向英伟达。

对中国经济未来复苏充满信心的,当然倾向茅台。

当然,还要考虑这几只股票的估值问题。

总结:

选择,取决于你的认知和偏好。

本文只能提升你对这些品种的认知,但偏好,早就刻在骨子里。

理财最难的,不是认识外在客体(投资对象),而是认清自己的本心。

很多人,赚大钱的时候飘飘然,以为自己是激进型投资者,亏大发了才痛不欲生,发现自己是保守型投资者。

没有完美的投资品,就像没有完美的人。

所以才需要在时间上用定投方式,在空间上用资产配置方式,让自己尽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昨晚第一时间看了《沙丘 2》,视觉效果有惊艳到我!

《沙丘 1》更像传统太空歌剧,更多在阐述故事背景,帝国各派势力勾心斗角,政治戏码多,相对 boring。

《沙丘 2》视觉上更像爽片,但剧情本身又很饱满,有硬科幻感觉,是很少见的改编电影能超越原著的科幻片。

如果奈飞版《三体》能有这样的视觉效果,那就完美了 ~

唯一不爽的是女主赞达亚那张脸,当蜘蛛侠女友就让我很莫名,为啥这张黑人和印度人混血的苦瓜脸,那么受好莱坞欢迎?也是醉了……

《沙丘》系列有很强的宗教感,我觉得《进击的巨人》应该有借鉴。

和我之前写的《周处除三害》一样,很多最有深度的电影,都有宗教内核或借鉴宗教意象。

了解点相关背景知识,更容易理解导演想表达的。

《沙丘 2》剧情和画面多次让我出戏,以为在看 Bible 或《耶稣传》,从一开始就相信保罗是李桑 · 阿尔 - 盖布的斯第尔格,怎么看怎么像耶稣大弟子彼得,有时又有施洗约翰的影子。

但保罗所饰演的救世主(The One)、魁萨茨 · 哈德拉克、穆阿迪布、李桑 · 阿尔 - 盖布,又不是像耶稣那样,更像当年以色列人盼望的用武力推翻罗马统治的弥赛亚。

还是那句话,要真正理解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和信仰,一定要懂一点儒释道三家的 ABC,少一家都不行。

要了解西方人脑回路,一定要知道点基督教希腊神话ABC,否则对着卢浮宫满墙国宝,也只是看了个寂寞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丁克 抖音 上海 香港 非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