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03-11
王立群:如果有2.0产品出现,CGT的“寒冬”将会很快结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胡香赟

编辑|海若镜

过去四年间,医疗赛道经历了 " 过山车 " 式的暴涨与暴跌,如今寒冬已经弥漫了两年多。据医药魔方数据统计,2023 年医疗健康赛道一级市场融资金额总计 830 亿人民币,同比下降 34.41%;与 2021 年相比,总额腰斩。

2024 怎么投、如何退?行业下跌走势何时见底?中国市场还能否支撑投资医疗创新的信仰?2024 年开局之际,36 氪访谈了四位在医疗赛道从业超十年的投资人,以及三位创新药企创始人,选取其中精华思考,成文《医疗 2024 展望:现金流为王,谁能拿到「续命药」?》

其中,为保证观点连续性,受访者的全部观点在此单独发布。本篇的讲述者王立群博士为星奕昂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成立星奕昂之前,王立群曾任复星凯特创始总裁,用不到 3 年时间带领团队完成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 CAR-T 产品 " 奕凯达 " 的技术落地、注册临床和生产。

以下为王立群观点全文:

2023 年,中国经历了 1 年多的审批空窗期后,驯鹿生物和合源生物两款国产 CAR-T 产品先后上市;TIL,TCR-T、NK 和 CAR-NK 细胞等多类细胞疗法也都有管线进入临床。

这些事件发生背后的明显趋势是,细胞治疗由单纯的自体 CAR-T 向别的种类蔓延的方向已经形成,这不仅是迫于资金和市场内卷的现实,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经历程和临床需求的召唤。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 4 款自体 CAR-T 细胞疗法定价在 100-130 万元不等,可以把它们统称为 " 细胞治疗 1.0 时代 " 的产品。自体应用的高成本决定了无论在模式、运营上怎样改变,对商业化的影响都有限,能够持续维持现在的销售量,慢慢通过逐步降价再吸引一部分患者就是最好的结果。

现有的降本思路,比如国产设备替代、自动化,能够在小区域内降低价格幅度。这些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比如对细胞培养、包材、设备等方面的新需求,也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更多机会。比如此前主流的自体细胞疗法对体积没有特别要求,在制备时一般使用 100-200 毫升用生物反应袋即可,而通用后的规模化生产就会用到反应器,可能只是体积上不如现有的抗体药反应器那么大,这对上游生产商来说就是再开发一个不同大小的销售品类。

归根结底,自体细胞疗法的工艺决定了它不是一个可以规模化程序化的产品。至少目前为止,把血液样本放进一个盒子里就有工程化细胞出来的故事还是天方夜谭。

换一种技术路径,突破异体通用的技术门槛是打开 CGT 市场的最好解法。目前,国内 CGT 企业的技术路径,比如细胞类型选择,都与国际上比较吻合。单从技术水平上而言,中国和海外企业的差距在半年到 2 年之间的范围里,这在创新药领域,几乎可以理解为同步状态。

而且,在一些新靶点、新适应症的探索上,国内 CGT 企业的布局并不逊色于海外企业。2023 年年底,传奇生物与诺华签下有关靶向 DLL3 CAR-T 治疗实体瘤的授权,总交易金额将近 11 亿美元,因为它的开发进度相对领先,而 DLL3 也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新兴靶点;国际交易上,去年西比曼、传奇生物和亘喜生物相继与 MNC 签下大额授权合作或被溢价收购,大 deal 的出现也反映了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的认可。

中国企业的另一大优势还在于能做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在对安全性有把握的前提下,可以尽快获得人体数据,增加成功率并缩短临床开发时间。

尽管国内细胞治疗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一定优势,但客观现实是现阶段资本市场 " 寒冬 " 还在持续,CGT 领域也不能幸免。能出手的基金很少,出手的要么不投早期,要么不投特别创新,或看到已经有产品上市的几家企业的商业化表现不如预期就很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但另一方面,我们相信为数不多且真正创新有价值的管线,一定会被慧眼识珠的投资人看到。

其实,当前市场对 CGT 产品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很大程度受制于自体的高成本高价格局限,甚至担心哪怕未来真的做到了异体通用,最终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和抗体药、小分子药等的价格相比不够有竞争力,而与价格更便宜的成熟产品竞争,高价的矛盾就会更强烈。

这个思路的问题在于,说技术时讲通用,但说价格时就又回到了自体 CAR-T 的概念里。我们尝试了这么久,要做成通用和规模化生产,就是要把 CGT 产品做到和抗体、ADC 等产品同样数量级的价格,让它实现临床可及性,成为安全有效且可支付的治疗方式。这时候价格就不再是细胞治疗产品的劣势。

当然,新的技术验证一定会带来新的商机,只是现在很难判断技术突破的时间点。

CGT 领域的实质性技术突破终归是要看临床数据,在通用的同时还需要很好的疗效,而没有一个天然的细胞可以不经过改造就兼顾这两点,这也是现在大家正在攻克的难题,比如 T 细胞就要解决攻击宿主、排异的问题;NK 细胞虽可天然通用,但活性和持久性需进一步加强。

这毕竟是发展相对早期的赛道,到底要改造或完成多少基因编辑才能看到足够优越的效果,尚不可知。但目前为止,确实有很多通用、针对实体瘤的产品已经申报了 IND。我们期盼这个突破的时点能早点到来。实际上,最近 FDA 已经批准了全球首款 TIL 疗法用于治疗黑色素瘤。

在这些愿景尚未实现之前,2024 年,CGT 赛道面临的很可能是一场 " 动态博弈 ":一方面,创新技术的确已经实现一部分积累;但想要它继续走向成熟、拿出更令人信服的数据,就需要更多资金参与,而这恰恰是当前最为欠缺的。在融资、现金流紧缺的挑战下,很可能原本想要尝试新技术开发的企业就没有机会了。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想度过这个阶段,BD 是一个很好的思路。那么,怎么做?首先,创新不是一个理念,绝大部分 BD 最好有一些临床数据,但我不认为一定要中美双报,临床质量做得好,即便只有国内数据也完全有可能 BD 出去。反过来,运营中美多中心的费用和风险都太大了,尤其是在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

说到底,在通用或实体瘤任何一个维度,只要有 1 到 2 个成熟的产品即细胞治疗 2.0 版本在临床上实现突破, CGT 的春天就可能比别的赛道更早到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生物 医疗 创始人 中国市场 首席执行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