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容永祺:连续6年关注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进展,期望开业后为三地消费者提供便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4-03-1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庞成 许爽   北京报道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有着“量”与“质”的优势,各个金融领域发展蓬勃。

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长、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区域执行总监及荣誉顾问容永祺接受了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未来香港保险业应积极配合香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的定位,与其他金融业务相互匹配,为世界投资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建设中,香港保险业亦能够发挥最大效用,为出海企业、项目保驾护航。

事实上,作为连续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容永祺亦一直关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曾围绕“建立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提交多份提案。今年年初,广州将“推动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开业”纳入金融高质量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对此,容永祺表示,香港保险业人士一直关注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期望该中心将为三地消费者提供便利。

鼓励企业为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

南方财经:作为香港全国政协委员,你今年两会带来了哪些提案?

容永祺:今年两会,我在保险领域提交了一份关于“如何鼓励企业为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的提案。

在这份提案中,我建议明确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健康保险费用列为企业“税前列支”,允许企业使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购买合资格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时,相关费用可享受“税前列支”政策。保险保障范围除了医疗保障外,也可包括重疾、长期护理等健康保险。企业为职工购买的商业健康保险保费,可以在员工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列为“税前列支”,并可设一个最高额度。

同时,对于部分企业为职工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改善服务,或购买相关服务的情况,我亦建议明确允许企业使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认可健康管理机构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并经相关部门判定,可享类似的税优政策。

国家逐步迈入中度老龄化,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认为推动企业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将有利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减轻职工的自付医疗费用压力,并长远地减轻国家公共卫生开支负担。而对企业发展来说,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提供额外的医疗补助,有利于职工队伍稳定。

南方财经:香港有哪些做法、经验值得内地参考?

容永祺:目前,香港约有128万名现职私营机构雇员享有雇主所提供的医疗福利,当中大部分是雇主为雇员购买的商业团体医疗保险,帮补雇员支付部分医疗费用。在此过程中,雇主保险支出相关费用可用于报税。作为一种员工福利,雇员亦无须为此在个人收入中额外缴纳税费。

这使得员工有意识地重视医疗保险的功能。香港的医疗费用较高、公营医疗机构负担大,所以除了获得企业雇主购买的商业医疗保险福利外,许多员工还会自行增配个人医疗保险,继而提升选择优质医疗服务的范围和能力,为自己提供长期稳定的安心保障。

期待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尽早落成

南方财经:你曾多次在全国政协提议“在大湾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今年年初,广州将“推动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开业”纳入金融高质量发展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你对此有何看法?

容永祺:这段时间我一直有和香港的许多朋友分享这个大好消息,香港保险业人士亦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我记得我首次提交“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相关提案是在2018年的时候,此后的每一年都在提交更具体的跟进提案。

回顾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内地消费者投保香港保险越来越多,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生活、创业、就业、求学亦成为新趋势,两地商业往来、人才交流日益密切,对跨境保险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强。为此,我提出了在大湾区设立售后服务中心这一想法,希望能够在保险领域为三地消费者提供便利。

南方财经:你期望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具备哪些功能以满足三地消费者的需求?

容永祺:据我了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等待国务院对该事项的审批。目前,大湾区的相关监管部门已经召开多次会议,对监管架构、协调机制等工作做了充分准备。香港保险业联会也与香港的保险公司沟通好如何入驻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如何开展服务等细节。

我期待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成立后,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保险理赔、服务咨询、保费后续缴纳等一系列售后服务。保险售后服务的类型十分多样,但关键要先做好上述基础工作。

保险业应推动香港国际资管中心发展

南方财经:自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保险尤其是寿险业回暖迹象明显。从长远来看,香港保险业应抓住哪些机遇?

容永祺: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香港资产管理规模增速相当迅猛,规模从2018年的24万亿港元增长至2021年的35.5万亿港元。尽管2022年资管规模有所下降,但长远来看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潜力势头不会改变。

保险业在财富管理、风险管理扮演重要角色,许多投资者将保险产品视为财富管理的重要一部分,这也反映在近两年香港正大力发展的家族办公室业务上, 所以未来香港保险业应积极配合香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的定位,与其他金融业务相互匹配,为世界投资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

南方财经:在提升保险服务水平、丰富产品方面,你有哪些思考?

容永祺:香港保险业发展至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险种十分丰富。我认为其中具有财富传承功能的保险产品在当下更值得关注,香港已经出现越来越多这类型的产品。在险种开发方面,我认为长期护理险是我国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险种,但目前,较高的长寿风险令该类型产品开发难度较大,亟待期待保险机构和精算师发力研究。

南方财经:香港提出要打造国际保险业务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中心,这一定位给香港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建设带来哪些机遇?

容永祺:在风险管理领域,香港拥有100多家保险机构,其中不乏拥有国际背景的跨国大型保险机构,在业务规模、跨境业务风险管理能力以及赔付储备等方面都有较强的优势,可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机构、项目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

据我所知,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十分重视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已牵头邀请多家出海企业与保险机构“建群”,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以及业务渠道。

南方财经:你对香港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有哪些体会?

容永祺:过去三年疫情,科技帮了香港保险业很大的忙,比如我们运用金融科技的“沙盒技术”实现了遥距投保,保险代理人可基于此实现远程销售,并在合规方面与亲身面对面销售并无分别。

如今,香港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十分明显。比如在大数据方面,保险公司通过推送文章给消费者就可以了解到客户对理财、子女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不同领域的偏好,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行为与偏好;在监管方面也能够透过相关数据了解客户赔偿行为,提升监管能力等。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节目嘉宾意见仅代表本人观点。)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责任编辑:施诗 

记者:庞成 许爽 李依农

制作:李群

拍摄:宋子荣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张伟韬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作者:庞成,许爽 编辑:萧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