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03-13
小米生态链模式十年来最大调整,提出分级管理策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作者丨邱晓芬

编辑丨杨轩

  36 氪独家获悉,小米生态链部门近期提出了 "SAN 分级管理策略 ",并相应做了组织变革。知情人士称,这也是小米生态链模式十年以来的一次最大改革

具体而言,小米将以 S、A、N 三个分类逻辑来划分众多的生态链品类。其中,S 类将作为小米生态链未来最关键的品类,小米梳理出了音箱、路由器、门锁、摄像头四个方向。

一位知情人士称,S 类是未来有机会做到 50-100 亿市场规模的品类,由小米生态链和生态链公司共同负责。

S 类当中,目前小米被选中合作的生态链公司还在持续确定中——小米音箱的合作方为此前负责过 " 米兔故事机 " 项目的小米生态链企业「机器岛」;门锁则选择了此前负责小米智能锁公司的「鹿客」;摄像品类则选择了六家;路由器品类暂时挂空挡。

另外,A 类别为未来有机会超过 10 亿元规模的品类,包括空气炸锅、电饭煲、净水器、厨电、空气净化器等等。这一类别的产品运营方式和原来的生态链模式类似,没有出现太大的模式调整。

N 类的模式变化较大,主要是锁定规模为10 亿元以下的品类。36 氪了解到,这一品类中,小米未来将会重点把握品质,但对于定价体系、立项标准等等,则会相应放松管控,把控制权交还给生态链公司。

目前,小米生态链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和小米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对此,小米方面暂无官方回复。

出现这种调整其实也并不意外。在此之前,小米 IoT 业务的划分逻辑主要是按照产品大类——分为智能连接、清洁电器、IoT 产品、厨卫电器、健康出行、数码消费、环境电器七个细分事业部,看起来相对繁琐。

Slei 生态链原先的这种划分模式,也得到了小米方面的反思。

36 氪了解到,不久前的一次会议上,小米方面表示,此前的分类模式,导致生态链项目执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精力分散,业务缺少优先级。再加上,小米生态链各个品类近几年遭遇增长瓶颈,若继续坚持过于复杂的组织架构,难免导致整体合作效率变低、项目之间的博弈增强。

为了适应这次生态链分类逻辑的转变,小米生态链部门近期在组织架构上也相应做了调整,三个新事业部的负责人重新明确——S 类体系负责人为程亮,A 类为杨浩东,N 类为刘迪。

一位知情人士解读称,从原来的 7 个事业部减轻为如今的 "SAN" 三个事业部,本质上为了是让 "重的变重,轻的变轻 "

前述人士称,对于 S 类当中的关键品类,小米未来将会加强资源倾斜;而对于整体盘子没那么大的品类,小米则计划将整体流程变得更 " 轻 ",包括推进快速立项、弱化整体的过程管理,废除单品立项标准等等。

生态链模式是小米在流量时代诞生出的产物,在承接小米手机外溢的流量之余,小米对于生态链公司进行投资、业务孵化、模式输出。在过去的十年间,许多不起眼的蚂蚁市场,通过小米生态链模式也跑出了不少爆款。

对于小米来说,生态链模式的支持下,IoT 业务不仅支撑起了小米账面收入的 1/3,还贡献了不小的投资收入。只是,在小米如今全力押注 " 人车家全生态 " 的当下,精力逐渐向造车业务倾斜,过于纷繁复杂的的生态链模式也需要重新思考,以适应如今的生存阶段。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小米生态链 小米 生态链 iot 空气净化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