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影局 03-20
开洋荤之前,别忘了国产剧版《三体》有多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兄弟姐妹们注意了!Netflix 版《三体》即将上线,就在明天!

虽然还没正式开播,但网飞这版《三体》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所谓 " 未映先红 " 也不过如此了。

而对于更多中国观众来说,担忧恐怕是要多过期待的,尤其前阵子传得沸沸扬扬的疑似叶文洁与伊文斯接吻,连杨冬都可能改成了他们俩的孩子,实在难以接受……

让一个降临派的头子和一个拯救派的统帅,去干幸存派才会做的事,这是哪位大聪明的主意?

当然,在还没有正式看剧之前,咱们也不好轻易下结论,今天我是专程来夸奖去年播出的国产腾讯版《三体》电视剧的。

有意思的是,腾讯今晚还专门上新了《三体》电视剧周年纪念版——

特意挑在网飞版《三体》正式亮相的前一天上线,不能说是有意为之,也只能算是存心搞事了,啥叫中门对狙呀?

那在开洋荤之前,不妨再来回顾一下这部《三体》有多好吧。

毫不违心地说:此版《三体》是国产科幻剧的顶峰,即便拿到优质美剧序列里去横向对比,也属于中上游水平,它在原本羸弱的地基上搭建起了不可思议的高塔,改编、制作、表演、名场面还原等各方面均表现出色,尤其是几处关键部分的优秀水准,足以让我包容它存在的所有缺陷。

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还是要提醒没看过剧集和原著的朋友——

前方剧透预警!

前方剧透预警!

《三体》的优点不少," 制作精良、用料有心 " 是首先要提的一个。

别的不说,光是 30 集下来先后用了版片头就够让我惊诧了,音画内容各不相同的片头与每集的主要故事内容都息息相关。

包括初涉奇异现象的悬疑主题、青年叶文洁回忆的红岸主题、进入三体游戏探索的游戏主题、后续深挖真相的现实主题,以及故事结束前的总结主题等等。

这些片头不全是正片内容的简单剪辑,而是加入了一些原创动画,例如最后一版就加入了古筝行动、三体世界解疑等画面。

这种做法和一道美食的最终摆盘差不多,不会影响食物的实际口感,但却是一个很隐蔽也很讨喜的加分项。

至于摄影、配乐、镜头、剪辑等其他方面,我用一句话总结是 " 外举不避嫌,内举不避亲 "。

以配乐为例,主题曲《时间的尽头》《The Day of Unknown》等几首歌,词曲创作班底是 " 国产 ",最终演奏人员和方式却是 " 美式 ",两者结合没啥违和,还保证了一份 " 熟悉的陌生感 ";

而在红岸往事部分,则大量采用了《我们走在大路上》《颂歌献给毛主席》《团结就是力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咱们工人有力量》《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时代金曲,年代感怎么强就怎么造。

还有摄影角度与镜头选取方面,《三体》也花了许多心思,比如时不时出现的虫子爬动、光影错位拍摄等,很有 " 高级感 ",许多尝试对叙事也有所帮助。

以第一集为例,就出现了不少 " 很三体 " 的信息细节。

比如在转换叶文洁家、汪淼家等场景时,都出现了窥镜式的非正常镜头,熟悉《三体》的朋友会明白,这正是监控地球万物的智子视角

又像是汪淼听到杨冬自杀的消息后,电视上播放了生物学家潘寒的访谈节目,输出着 " 现代科技文明是人类错误行为 " 的观念。

结合故事背景与前后细节,人类科技发展正在被逐渐抱死的氛围,就这样慢慢营造起来了。

虽说这些心思的效果有好有差,一些地方还处于模仿阶段,但综合看来,《三体》极大程度上已经摆脱了多数国产剧 " 制作简陋 " 的固有印象。

就说剧里这良湘粒子加速对撞机吧,直接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取的景,物理界的老师们看了都说好。

此外,该剧的特效不算太多、太好,但是管用、够用,并且用在了刀刃上。

前两集开场的特效长镜头最为典型:

第一集是从太阳系内部拉伸到星系星云,再从宏观远景拉到微观近景,直到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出现打点纸带为止,象征着两个文明之间建立了奇妙连接;

第二集是从星球分布到链式排列,再由水滴式的水链缓缓变成了丁仪手中的红酒,暗示了三体文明的现状与困境,以及其对人类文明不对等的关联。

其他特效场景的选择,《三体》展现出了有所取舍、详略得当的策略,像是汪淼与丁仪模拟粒子对撞实验,就采用了先实后虚的办法,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物理学所面临的绝望。

当然了,制作方面的优劣,对于多数观众来说是次要的,大家最看重的还是故事讲得好不好。

《三体》基本上按照原著小说的故事线设置来拍摄,即分为三条线,一条大主线是 2007 年时一步步揭露 ETO 的真相,一条支线是历史中的红岸往事,一条支线是三体游戏的进程。

我个人的感受是:" 现实线 " 部分有起伏,总体向好," 红岸线 " 部分尽力了,也完成了任务," 游戏线 " 最棒,几乎全是满分。

现实线应该是被大家诟病最多的部分了,慕星与潘寒被放大的支线、徐冰冰等角色的加戏、慢节奏叙事等都是标志性的槽点……

只能说这些瑕疵没有太过影响整体观感,而且主线进入正轨后始终保持了核心不偏离,即便偶有错位,最终也都服务于故事了。

红岸线的节奏也不快,可因为有老年叶文洁娓娓道来这个前提存在,加上有特殊历史背景元素的加持,所以看着相当舒适。

红岸往事是整个《三体》的起源和基础,关乎 " 时代对于个体的塑造 ",一切旁枝末节都必不可少。

剧集在叶文洁进入林场工作后拉开了平铺直叙的大幕,几个重点段落都完成得不错,特别是发射信号的猜想、决心回复三体文明的冲动、安居齐家屯的美好生活等几段戏,氛围感和沉浸感都十分到位。

这条线不丢分就是胜利,更何况还有不少出彩,还有啥不满足的?

我最满意的还是三体游戏——看剧之前,我一直担心这种 " 又抽象又实际 " 的内容会如何呈现,甚至觉得根本没法呈现出来……

结果,《三体》还原了五成我脑海中的样貌,并另外贡献了五成我无法想象的场景画面。

商周时期的蛮荒,墨子模型的奇巧,阿兹特克周围的湿闷,欧罗巴恢弘下的压抑,末世巨摆的不甘与屈服,中西文化元素的混搭,无不令我叹为观止。

科幻的粗略定义,本就是 " 用幻想艺术形式去表现科技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 ",而三体游戏中试图解决三体难题的过程,又多了一份穿越古今中外的美感。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肯定要数第 15 集时的 " 秦一号 " 人列计算机!

我看到、听到了什么?

冯•诺依曼和牛顿来到了东方,向说着陕西话的秦始皇献计献策,伴随着《将令一声震江山》和《华阴老腔一声喊》的高亢调子,上千万执行简单指令的士兵汇聚成了一台庞大、笨拙又气势恢宏的计算机,那是来自往昔历史的沉吟,亦是面向未知未来的嘶吼。

我从没见过哪种 " 夹带私货 " 还能让人如此热血沸腾,人列计算机这场戏同时串起了过去和未来、现实和幻想、戏内和戏外,比我原先预想的场面还要好上许多倍,我看到后差点跳了起来。

《三体》用事实证明,即便特效画面、动捕渲染效果等不是顶尖的,也不会影响好内容的表现,创意和美感依靠技术实现,但绝不会受限于技术。

(流浪地球 " 三体•燃烧•青春版 " 点了个赞 ~)

可以说,《三体》的优秀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原著小说的忠实 " 搬运 ",有时候都不用改,直接拿原句当台词就能出效果……

但这不意味着创作者对改编没有想法,尤其是一些名场面,改编是势在必行的操作。

以古筝行动为例,这段戏不仅是《三体》完结前的高潮,也是最具可视化发挥空间的部分,于情于理都要下大力气去做。

剧组背后所花费的精力不提了,只说说实际表现:作战会议上的讨论很到位,史强与斯坦顿之间先针锋相对再惺惺相惜拉满了 " 爽文感 ",行动筹备阶段全是按着动作大片范儿拍的;

更绝的是往审判日号上面安排了一堆杀人犯、恐怖分子,这样做可谓一石三鸟,先强调他们都是死有余辜的人渣,减轻了行动的罪恶感,再让他们杀掉引航员来回避道德负担,最后还让他们充当鲜活教材,成为伊文斯时刻教育船上 ETO 降临派 " 人性本恶、人类没救了 " 的论据;

等到了纳米飞刃真开始切割船体时,原本紧张的快节奏却慢了下来,怎么切船、切人都给足了细节,切到伊文斯房间那镜头还致敬了《功夫》里的名场面,整一个慢刀子割肉,从微观细节到宏观场面都给足了展现。

古筝行动这场戏,不敢说一定青出于蓝胜于蓝,但 " 不亚于原著情节的改编 " 肯定可以夸。

另外还有一点改编上成绩,我觉得是独属于《三体》剧集的优势,那就是演员们的演绎,为角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个人感觉,《三体》小说的最大优点,在于天马行空又符合国人审美的奇思妙想与创意设定,以及大开大合又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相对而言,描写人物方面是偏弱的(尤其第一部《三体》)。

倒不是说人物形象就不饱满了,只是读者们对于角色的理解,更多是通过外部施加,而非内生衍变,这就导致《三体》里的角色普遍比较 " 冷 "、很容易看成工具人,即便是性格最突出的史强,也像是塑造了一半。

因此,剧版《三体》必须给予演员们更大发挥空间,让他们通过对人物的理解和再创造,使原本冰冷的故事渐渐变得有 " 人味儿 " 起来。

张鲁一的汪淼,在第 5 集时就阶段性地完成了使命,他接受了眼前倒计时后的坦然和坚定,使得后面所有不算出格的情绪波动都自然了。

于和伟的史强,也逐渐获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他把出身草根的赤诚坦率、经验丰富的智勇双全,以及兼具古风武者和现代警察的侠义感,都加到了史强身上……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史强,但这个史强肯定不会令人讨厌。

至于叶文洁,相比起王子文着重演出了青年时期 " 随时会断线的破碎感 ",我还是更喜欢陈瑾饰演的老年时期。

以第四集叶文洁出场的戏为例。

先是在她回家前,增添了一段小区里两位妈妈关于孩子的日常对话,之后又在三个孩子画完画后放《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她与汪淼开始交谈时,附加一道略显嘈杂但很有生活气息的背景音轨。

这些细节添加,不但是观众们思索叶文洁和杨冬母女关系的情绪补充(包括叶文洁本身的存在含义),也让《三体》这个快要飘到天上去的气球,重新拉近了与地面的距离。

说一个细节,叶文洁每次在家里出场时手上都有活儿,择菜、收报纸、剪盆栽、晾衣服。

陈瑾的台词总在让叶文洁慢下来,动作上却往往保持匀速的充实,这种具有反差感的和谐,与她同时身为大学老师和 ETO 统帅的感觉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国剧版《三体》为今后所有国产科幻作品(乃至所有改编向作品)提供了一个好榜样:

创作者首先是忠实的观众、读者、粉丝(导演编剧等主创都是科幻迷和大刘粉),能够充分明白原著精彩、好看在哪儿;

在整体忠于原作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可视化的改编,挠准观众们的痒点;

实际拍摄时要不拘一格,不必迷信外面的成功经验,更不该执着于所谓的 " 国风 ",实用、好用才是第一位的。

在此借用《三体》第 30 集最后一段高潮戏来收尾:敬虫子,敬人类。

哎,幸好在一年前看了国剧版的《三体》,心里踏实了许多,有感触的朋友,不妨趁此机会入个坑,或者回味一番。

至于网飞版的美剧,就当是外国同人作看吧,起码的开放包容态度还是要有的:

无论最终品质如何,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来演绎这个经典故事,总归是一件好事,对于任何 IP 来说,敝帚自珍、圈地自萌是走不远的,只有不断有人加入其中,才能保证历久弥新、永葆活力。

看起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腾讯 降临 三体 美剧 子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