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人群癌症年发病例超200万,老年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如何保障?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4-04-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实习生孙航星 北京报道  “我们要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对患者进行教育。有了疾病的苗头或特征,能不能及时到医院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筛查,是患者能否获得长期生存、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近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梁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面对老年肿瘤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压力,梁军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老年肿瘤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据估计,2022年中国老年人群癌症发病279万例,死亡194万例,分别占全人群癌症发病和死亡的55.8%和68.2%。在所有患癌人群中,大约10.0%的病例和17.7%的死亡来自80岁以上的老年癌症患者。

早筛早诊早治,实现肿瘤三级预防

《2022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2022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的预测数字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80-84岁年龄组所有癌症部位发病率达到最高。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达到峰值。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SMR)归因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开展癌症早筛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在农村高发地区、部分城市开展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后,一些项目地区癌症早诊率超过80%,治疗率达到90%,筛查人群癌症死亡率降低46%。

以消化道癌筛查为例,自2005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进了上消化道癌筛查。截至2019年,已有200万人次受益于标准化内镜筛查,筛查发现患者3.2万人次,早期发现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72.64%和83.38%。

近年来,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上升到了2022年的43.7%。生存率的提高不仅受益于肿瘤的筛查工作,还在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推广、精准肿瘤学的实施、新药的研发和创新等多方面。据了解,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MDT专委会已成立,力求推动全国各级医院MDT的实施,服务更多患者群体。

对老年肿瘤患者,实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及时发现癌症、应对发病的有效举措。但是肿瘤筛查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梁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表示,有效举措是要提倡肿瘤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养成健康的生活、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行为,对杜绝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益处。二级预防是定期筛查,在疾病早期通过定期筛查将其发现,并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实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合理治疗,肿瘤患者要根据现有医学的能力、水平和技术积极治疗,进行规范化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和复发。

“以前的策略是有病治病,在预防上下的功夫很少,在筛查上下的功夫也很少,这涉及一系列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做好自己健康的主人对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大益处,肿瘤三级预防是老年人疾病预防和健康生活的关键点。”梁军表示。

肿瘤慢病化趋势下,如何实现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

“现在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能够按照得病的驱动基因的变化来进行治疗。比如肺癌是我国肿瘤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但现在肺癌治疗中,我们有了按照驱动基因治疗的药物后,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有了明显好转。部分癌症出现了慢病化趋势,我们能够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梁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

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位列全球首位,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有21个是中国患者。中国疾控中心全国死因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民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上升至88.46%,其中恶性肿瘤所占构成比为27.23%,位居第一。

癌症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一旦查出,往往已进入癌症晚期,很多患者深受疾病的折磨和治疗的痛苦。实际上,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癌症的演变和治疗并非一蹴而就。

梁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癌症逐渐成为一种慢性病,从这个角度看,要疏导老年癌症患者理解肿瘤的病因,不是患癌如同判了“死刑”。同时要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居家照护。随着政府、企业、医院等主体,全社会都在全方位给予老年人关爱和关怀,这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中非常重要的社会群体性工作。

随着肿瘤慢病化的趋势加强,推进医养结合,同样能够让老年肿瘤患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安享晚年生活。“治病是人固有的权利,是国家的义务,但健康更是老百姓的义务,如何把三者融合起来,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医养结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根据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积极提供居家医养服务,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优化服务衔接,加强医疗养老资源共享,积极发挥信息化作用。

据《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两证齐全(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6986家,比上年增长7.6%;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8.4万对,比上年增长6.7%。医养结合持续深入发展。

但我国医养结合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问题亟待解决。对此,陈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实现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模式。医疗体制改革要以健康为中心,发展到社区院外,发挥医保的作用;国家医学中心要创新技术,开展多中心研究,将方法与技术转化为现实进行推广。

陈彪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实现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需要落地措施,通过社区的联合和保险资源的参与,并通过老年医学中心进行模式探索,创造医防融合和医防协同体系,做到真正使养老服务产业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保险似乎在促进医养结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15年至今,中国的医养结合经过数年发展,如何保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已成为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卫生体系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芳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时表示,第一是国内缺少医养结合专项资金。从养老方面来看,民政资金对建设养老院、床位等有一定支持,但是在全国医养结合试点以及各地推进医养结合过程中,不论中央还是地方财政,都缺少医养结合的专项预算。

第二是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问题,2016年6月,第一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正式启动,在2个省和15个城市试点,2020年9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4个城市。经过多年探索,很多地方已积累不少经验,但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是否在全国推广长护险仍然是重要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体系、一个生态,促进实现保险资源和医疗融合。我们希望通过强强结合,把疾病和健康结合,院内与院外结合,打通各项老年人保障。”陈彪进一步表示。

(作者:武瑛港,实习生孙航星 编辑: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