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胡子说房 04-15
万万没想到,人口下降的红利来得这么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最近网上有个新奇的观点很火:

说是我们过去改开以来的人口增长红利跟我们普通人没有关系;

但是现在人口减少了,普通人就可以享受到这实实在在的人口红利。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大部分都基于这 2 个假设:

1、人口减少,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的竞争也将减小

2、人口减少,人均资源增多,购买力增加,可以进一步推动更多的无产者变有产

以上,我只能说,乌托邦永远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更出乎你的意料。

人口红利跟我们普通人没关系?

有人说,和经济吃到的红利相比,作为人口红利本身,却没有感觉到足够的幸福,反而是生活越来越卷了。

不怪我说你,你要真这么想,那就纯纯属 "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 的行为。

怎么说?

想想过去 40 年我们经济发展起飞的时候,核心引擎是什么?

城市化发展和中低端制造业出口。

前者,是农村人口进城,让中国的城镇化率一下子从 30% 提高到了 70%;

而吸引这些人进城的,正是国家带动一轮又一轮基础建设的同时所源源不断需求的就业岗位。

基础建设的爆发又催生了房地产的全产业链条,上至钢筋、水泥、河沙,下至家电、家具、装修等等。

大量的人进城,创造了大量的需求。

需求又推动消费、发展,国家财富快速积累。

这些你不也参与其中吗?

怎么说没享受到人口红利?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房地产不能倒的原因,难道失业的人还嫌不够多吗?

至于后者,则是我们在经历对外开放浪潮的同时,大量正增长的劳动力人口依靠成本优势,吸引到了一大批外资前来投资建厂,带来的产业链又加快了我们制造业崛起的步伐。

以前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就因为我们人口总量高吗?

就这么说吧,你以为苹果来我们国家建工厂的核心是什么,不就是人工成本低,而现在人家要去印度越南了。

经济的三驾马车里,我们的出口数据也因此得以越来越好,就更别提我们本身所拥有的巨大人口规模还代表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消费潜力;

生活品质在这期间也随着一路拔高向好,这不是红利又是什么?

当然,还有一个:现在的人口负增长,也是过去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单从这一点来说,你都算是享受到了过去的人口红利。

大家现在不是都不生孩子吗?

你觉得是为什么不生?真的是年轻人压力太大了?

不是有句话说嘛: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不好意思不是,经济发展才是最好的避孕药。

看一下全世界范围内的统计数据,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都满足以下规律:

穷国比富国更爱生孩子。

农村人比城里人更爱生孩子。

学历低的比学历高的更爱生孩子。

再看看最近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预测:

到 2050 年,四分之三的国家或地区都会走上人口减少这条路;

而到了 2100 年,人口负增长的地方能有 97%,只剩下 6 个例外,分别是萨摩亚、索马里、汤加、尼日尔、乍得和塔吉克斯坦,全在非洲。

哦,对了,这里还可以给大家补一个知识点。

人口负增长房价就不能涨了?那世界上房价最贵的地方应该就是非洲了。

所以明白了吧,不是所谓的什么生活成本高压力大,而是因为过去 40 年的经济发展,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了,女性才拥有了更多除相夫教子外的选择。

进一步来说,也是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虽然计划生育也在这其中起到了作用,但从历史数据来看,直到 2016 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来后,生育率也只在两年间出现了短暂回升,在 2018 年甚至回落到了比 2015 年更低的位置,此后再一去不复返。

顺带一提,2016 年刚好是我们经历完涨价去库存后房价开始暴涨的年份。

那么,人口数量到底跟不跟房价成完全正相关的因素,相信大家也便心里有数了。

以上,我说这些是想说什么呢?

当城市化发展和低生育率是大势所趋,我们也再吃不到原来人口增长的红利,那么我们将倚靠什么去对冲这种影响?

我认为有一个:就是提前做好城市选择,因为这背后潜藏着巨大的财富分化。

因为刚刚不是也说到了,要实现阶层跃迁吗?

如何实现阶层跃迁,首先就要审视你现在所在的城市,人口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

以及你手上的资产,如果有的话,又是否能在未来实现资产增值。

如果不能,那我现在要不要卖,然后再去置换到更好的城市?又该如何评估自己手上房子的价值?

如果你不懂如何判断,也对优化置换有疑问的,都可以先扫码加到我微信,领取免费的直播门票,关于城市价值和底层逻辑,我会在闭门直播间里和大家聊聊。

好,那我回答大家第二个错误认知:

人口减少,你享受的人均资源就能变多,你的美好生活就能实现了吗?

先说第 1 个假设:压在我们身上的三座大山,真的减轻了吗?

医疗:

2016 年最后一波的生育小高峰,1786 万的出生人口数狠狠地给妇产科医生们带来了个大震撼,拥挤的床位和没有周末的排班;

加之产科又是所有临床科目中工资最低的,那时候的妇产科医生可谓是道尽心酸。

时间滚到 2023 年,出生率一朝从 2016 年的 13.5% 一路下滑到了 6.4%,不少非三甲的妇产医院也已经可以随时挂号,随时生孩子。

教育:

曾经抢号摇号才能上的幼儿园,现在都主动给家长打起了招生电话。

最后是大家最关注也争议最大的住房

——似乎也应了房地产 " 长期看人口 " 的那句老话,在 2016 年达到了最高峰之后就开始一路走低。

所以才会有更多人认为人口下跌就是影响房价的根本因素,这个逻辑当然是错误的,不过我这边不赘述,想知道具体为什么的可以去看我之前的文章,或者到我闭门直播间里,详细跟你捋清楚。

OK,那么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房价下跌,人人就都买得起了吗?那你为什么不买呢?

还有学区房,也不需要掏空 6 个口袋挤破头去抢了吗?

这就涉及到第 2 个假设问题了:人口减少,我们的人均资源就增多了吗?

事实上,这些年关于产科、幼儿园关停潮的新闻不断;

乡村孩子的辍学率也一路回升,而这源于乡村学校的撤并,基本上都被分流到了镇上。

单说这个月,就已经上了不知几回头条。

而把这些新闻连起来看,你就会发现一个事情:资源非但没有增加,反而还更集中地变少了。

对比隔壁同样正在经历人口危机的韩国,他们无止境的学业内卷就是一个现象级的例子。

数据显示,2007 年韩国的大学入学率是 69.4%,2017 年降到了 67.6%。

再看逐年递增的复读率,人口减少,韩国高考竞争激烈程度却不降反升。

说明什么?

哪怕未来的孩子少了,但是因为生源也少了,学校关停,他们可以选择的学校也只会更少,所以竞争不会变小,而是只会更激烈。

所以,人口减少,人均资源不一定增加,甚至可能更少。

而且,必然是往更集中的地方去。

毕竟人口减少,未来人口老龄化势必加剧,延迟退休的趋势也势必更突显;

没有年轻人给老年人的养老交钱,那老年人不就只能一直打零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嘛?

以后大家长为了保证老龄化跟低生育率下的国际竞争力,也势必将更大程度地把资源往超大特大城市去进行倾斜。

这也意味着,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工作机会都会对小城市形成降维打击;

那么从这个维度,再回到刚刚讨论的房价上去,你就能得出一个结论:

持续下跌只会出现在小城市,因为人都跑光了,而大城市反倒会因为人口的聚集而逆势上扬。

你就这么想,一座金字塔,不管你人口数量怎么缩小,只要上下的比例不变,永远都会是最少的那部分人站在最高的位置上。

而那部分人都集中在哪里?大城市嘛,所以往后分给更多人的机会,也一定是更少的。

但是,你要说就完全无解吗?

也不是,因为时代在更迭。

而时代的更迭,也必然伴随着财富会再一次进行大洗牌,而到彼时彼刻,拼的也将不再是信息差,而是认知差了。

其中第一条就是富人不是慢慢变富的,而是瞬间变富的。

要知道,过去简单的生娃致富、钱生钱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那么,如何才能理解并把握这一个 " 瞬间 ",从而避免被财富分化影响,去考虑更长远的周期价值呢?

而我们普通人又应该做好哪几手准备,迎接下一个新周期的到来?

包括说这一轮财富分化会不会让钱进一步变毛,手上持有的资产又该不该进行优化或置换,想在当下提高房商、改变认知、对时代趋势变化有所了解的,也都可以先扫码加到我,我们到时候都会放到直播课里去一起聊聊。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普通人 基础建设 学历 房地产 制造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