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健康 04-15
没想到,“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在精神科一号难求的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正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直抒胸臆,摆脱过往的伪装。

有人选择在互联网上尽情发泄,有人则选择走进精神病院,与病友们共同抵抗逐渐消失的生存意志。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关注,也成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去除 " 进精神病院 " 污名的契机。

在这其中,他们的身影,也许正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 在精神病院的日子

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

去年,关于 # 年轻人扎堆住进精神病院 # 的话题登上热搜,因为躁郁症先后三次进入精神病院治疗的主人公秦浪浪,因为严重的情绪问题被亲朋好友批评为 " 矫情 "" 脆弱 ",但在精神病院,只有感同身受的病友,和她一起与 " 与日渐消亡人类生存意志的情绪做抵抗 "。

她发布了一条 " 有些人其实很喜欢住在精神病院的生活 " 的视频,获得数万点赞,不乏很多网友的留言支持:

" 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

" 等我攒够钱了,我准备再去精神病院住一段时间。"

图源 /《飞越疯人院》剧照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同样在精神病院找到解脱的韦淮,从进入精神病院的第一天开始感受到了久违的平和。" 开始可以睡觉了,好像世界也清静了,甚至还萌生过一直在里面住的打算。"

此前,为了把自己 " 送 " 进精神病院,她甚至在摄像头计划割腕,以此让父母明白自己真正的痛苦。

而更重要的是," 把我们当正常人看待 ",是她在住院期间从医护人员身上感触最深刻的一点。在康复期间,韦淮见证了医院里的种种患者状况,决定康复后出来从事公益事业,并最终履行了自己承诺。

图源 /《展开说说》截图

在大众对精神病院避之不及时,如她们一般的人却将精神病院视为了庇护所,躲避外部世界的审判,安放着那些惶恐、焦虑、抑郁等错综复杂的情绪。

导致精神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病,而其他人不会?精神病是一种心理结构,可能在生命早期的最初几年内便建立起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会发疯,具有精神病结构和精神病发病之间是有区别的。为了触发精神病,其他因素必须发挥作用,关于这些 " 其他因素 ",大量案例和文献也给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遗传缺陷、生物化学的失衡、不良的养育方式、抑郁的母亲、缺席的父亲、社会性剥夺、沟通问题等等。

理论上每一个人都有精神病,但不能抛开剂量看毒性。他们的故事各有不同,却也有着太多相近的 " 心有戚戚焉 " ——

常常发疯的精神状态

从何而来?

虽然精神病院内仿佛一片 " 桃花源 ",然而,在大门之外的世界,依旧充满了各种压力和挑战。婚姻家庭问题、学业压力、工作困境、经济负担等种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从婚恋焦虑到工作压力,从学业困扰到经济贫困,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都可能成为许多年轻人精神健康的拦路虎 ......

为 " 爱 " 发疯?

催婚年年有。多年没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一返乡就受到了家人和亲戚的催婚 " 攻击 " ——女子辞掉年薪 30 万工作回家相亲、90 后小伙 5 年相亲 200 多位姑娘、女子吐槽 30 岁相亲不是二婚就是老头……种种听起来很匪夷所思,却也不算是出人意料的新闻频频爆出。

持续走低的结婚率,让不少年轻人年纪轻轻,就陷入了婚恋焦虑。此前,一则郑州 34 岁女子过年被催婚患上抑郁症的新闻就曾登上微博热搜。

不少网友留言表示感同身受:" 好烦啊,三甲医院编制,今年虚岁 33,每次和家人亲戚的任何交流都会扯上催婚,还会教育你,烦不胜烦。" 还有网友表示:" 我 28,被家里催的快断绝关系了 " ……

相关研究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患者约超六千万,占全球人口百分之四以上,62 岁以上女性十人中就有一人抑郁,女性抑郁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除 " 催婚 " 外," 失恋 "" 骗婚 " 等以 " 爱 " 为名的重压,同样也成为了不少年轻人 " 易郁 " 的高发导火索。

图源 /《你好,疯子》剧照

都是作业惹的祸?

曾有多起青少年自杀的极端案例,其起因多少让人有些难以置信,比如一篇英文作文没背下来,甚至是父母的某一句话……很多人粗暴地会将其归纳为 " 叛逆期 ",但其实,原因是他们病了。

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23 年 10 月发布的《2022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 14.8% 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在去年接受《时尚健康》采访时曾表示,影响孩子们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是过度的学业竞争与内卷," 就算是考上清北的孩子,也一样紧张焦虑 "。

去年冬天流感肆虐时,中小学生在医院边输液边做题的画面也一度引发高呼:还给孩子们生病时休息的权利 ..... 而这暴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

曾有一张 " 有问题 " 的语文卷子让人触目惊心,卷子的题目是:下面这些词语充满了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老师举的例子是 " 半晌 "" 将就 "" 比画 ",而这个孩子写下的却是:想死、自杀、跳楼、跳海、杀死、死亡……因为孩子只有 9 岁,认字不全,死亡的亡写成了忘。

而一旁孩子的母亲还在抱怨孩子 " 叫也不搭理,不好好吃饭,上学、写作业得催着、赶着 "。

很多家长不相信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直至出现极端事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往往为时已晚。

" 打工人 ",还会好吗?

工作强度大、行业变化速度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等,使得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在打工人群中发病率居高不下。

图源 /《展开说说》截图

曾在大厂就职的大曹因企业 " 内卷 " 严重而倍感压力,在她看来,同事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甚至会 " 表演工作 "" 互相拉扯 "。最后,她选择了辞职。

《逆卷而行— 2021 青年男女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青年职场人曾担心自己会猝死,从未担心过猝死的比例仅为 18.1%。18-35 岁的青年男女中,89.1% 感觉有压力,87.3% 感到疲劳,71.2% 感到孤独。其中,"90 后 " 是压力与疲劳感知最高的人群。

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截图

理想的 " 高开低走 " 和压力的无限升级,打破了青年人对物质生活和个人发展的乐观预期。一些年轻人的目标追求遭遇现实碰壁后,选择以 " 卷王 " 的姿态,试图通过 " 自我压榨 " 的方式在非理性的激烈竞争中突围;

另一部分不堪压力重负的青年则采用 " 自我矮化 " 的方式进行 " 自我贬低 " 和 " 自我攻击 ",尝试在焦虑、紧张、敏感和怀疑的气氛中,以低欲望或消极遁世的形式自我慰藉。

贫穷,掉入精神 " 魔窟 " 的新推手?

去年,4 名年轻人相约在天门山景区的跳崖事件刷屏了。贫穷带来的磨难以及不断新添的变故,或许是 4 位一心赴死的年轻人身上最大的共同点。

" 贫穷 " 长久以来都是深远而复杂的课题,所涉层面极为广泛,甚至也包括了精神疾病。

2020 年 12 月,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与高收入人群相比,低收入人群患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的概率要高 1.5-3 倍。2023 年 2 月,由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收入是影响抑郁、焦虑检出率的首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中,无业 / 失业人员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 31.0%,远远高于其他职业群体,且月收入越低,抑郁风险检出率越高。

因为穷,常被社会排斥,甚至边缘化,内心充满无力感和孤独感,精神世界一片荒原。

别羞耻,每届年轻人都有点 " 精神病 "

精神疾病并非遥不可及的险境,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挑战。他们或许是我们身边的人,也可能是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各不相同,但却共同面对着生活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困扰。

精神病院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更多的时候,它是一座庇护所,给予那些在生活中受到重重困扰的人一丝喘息的机会。

可以看到,一批面临精神、心理疾病困扰的年轻人,愿意根据个人病情进入精神病院接受专业治疗,并且在出院后 " 感觉良好 "。

也有越来越多有亲身经历的年轻人站出来,讲述自己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故事,既为公众眼中充满神秘色彩的精神病院 " 祛魅 ",也鼓励着更多有精神、心理方面困扰的年轻人积极就诊,接受医生的专业建议,在必要时入院治疗。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发起互助小组

别羞耻,每届年轻人都有点 " 精神病 "。

也别害怕,勇敢的人们会挥刀屠掉情绪的恶龙,失败了大不了就再来一次。

‍‍

因为只是生病,所以也会痊愈。

参考资料:

[ 1 ] 偶尔治愈 .《被误解「叛逆」的青少年,与他们对抗精神疾病的战争》

[ 2 ] 最人物 .《精神病院,当代年轻人的庇护所》

[ 3 ] 看天下实验室 .《孩子的卷子上写满死亡,精神科一号难求》

编辑   | 超楠

文字|尹伊

图源 | 网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抑郁 康复 精神病 公益事业 审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