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报 04-18
不内卷、好赚钱的电商平台,现在还有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这几年,那些规模扩张、速度至上、全渠道覆盖的宏大叙事一一瓦解,平台内卷白热化,规则和玩法越来越复杂,商家们的利润空间不断受挤压。

于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回归现实,更关注一个务实的问题:当前环境下,怎样才能赚到钱?

新春一开年,我们带着这个命题,走访了多个不同消费赛道的商家,了解他们的生意现状,在访谈中,我们频频听到一个名字:得物,意外发现在这个以潮流文化和球鞋交易起家的平台,不少数码、美妆、珠宝、家居商家,甚至食品品牌正在上面低调掘金、逆势赚钱。

我们非常好奇,他们如何发现得物?又在得物掌握了哪些财富密码?

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生意机会

这几年平台和渠道端的流量狂欢、讨论谈资,似乎都不太有得物的身影,这样的低调也导致了很多人没有注意这个平台。

正如我们所走访的经营多个知名品牌的某经销商所说,很多人对得物的印象,还局限在过去的潮鞋、潮服领域,认为这就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小众潮流社区。

从 " 毒 " 慢慢演变成 " 得物 " 的那几年,其率先建立的鉴定体系成为了潮流行业的权威," 得物 = 正品 " 的普遍认知和 " 先鉴别,后发货 " 的创新机制,创造出社区内容与电商生意的闭环,让其坐上了国内潮流电商的第一把交椅。同时也吸纳了大量年轻人的兴趣,大学校园的快递站满是蓝色快递箱,就足够说明年轻人在得物的购买力。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延伸出更丰富的消费需求,得物也开始了更多元的品类扩张:

每 33 秒卖出一台剃须刀,每 9 秒钟售出一只奢品包包,日均 11 个用户在得物拿下劳力士,食品 2023 单季度同比突破 26 倍增长,酒水连续两年销量翻 3 倍,家居 2023 平均季度增速 250%+,超千万人选择得物美妆礼盒 ……

为了满足供给,平台也有意引入更多品牌,COACH、New Balance、卡西欧、Champion、华为、大疆创新、戴森、Beats、轩尼诗 Hennessy、拉菲 Lafite 等国内和国际一线品牌官方授权入驻。

现在的得物,已经成为一个覆盖鞋、潮服、手表、配饰、箱包、服装、美妆、潮玩、3C 数码、家居家电、食品、图书、汽车用品、艺术品等 20 多个品类的平台。

例如曾被称为 " 中年人专利 " 的垂钓,在得物月销量环比提升可达 6 成,其中 95 后消费者占到了 40% 左右。Abu Garcia、哈斯达、创威、钓迷等国内外头部钓具品牌官方入驻,以年轻人为突破口扩大在中国市场销售。

伴随品类扩展,供给缺口的红利期,不少嗅觉灵敏的商家,实打实地赚到了钱。

"2021 年,我们在其他平台看到有许多博主在引流得物,出于好奇下载了得物 app,搜索了戒指、项链等首饰相关品类词,惊讶地发现整个首饰品类市场体量非常大,而且得物可以直观地看到时段销售记录,于是我们内部迅速商讨希望接洽得物达成入驻。" 首饰品牌 " 范琦 " 相关负责人表示。

" 非常惊喜的是店铺 11 月一上线就迅速有了销售反馈,所以我们迅速开始拓展货盘。"

当时为了迎接 12 月的圣诞节,范琦补充了一部分情侣对戒产品,而正是这部分对戒产品让其抓住了双旦和 2021 年情人节这两个高爆发节点,完成了 0 到 1 的销售增长。

" 要做年轻人的生意就必须去年轻人聚集的平台。得物有超高的 95 后用户比例,另外得物还有完整的转化流程,不仅可以做种草与内容传播,也可以在站内直接完成购买,不需要进行跳转,减少流失。" 据外部报道,得物是范琦的重要渠道。莫比乌斯对戒等热门款在得物平台的购买量能达到淘宝、京东等其他电商渠道的十倍,甚至数十倍。

走访的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位主做数码 3C 的商家,原本主要给几百家线下门店供货。

2023 年首次触网入驻得物,现在智能手表一年销售额就近 3000w,远远超过原本预期。" 我们现在就打算 2024 重点投入得物,把品类做得更全,包括手机、耳机,充电线材都准备尝试。"

" 这天下还有没有好做的生意?"

在这个存量时代,各个平台对消费者的争夺再次升级,压力加速向电商网络的每一个末梢传导。它们是上百万商家内卷的源头。

" 头部平台规则、营销节点、促销机制越来越繁复,为了配合平台的大促、满减和各营销节点,本来就微薄的利润还要多摊去十几个百分点,一年到头算账下来也就是赚个辛苦钱。"

不仅如此,很多商家都反馈,店铺权重、产品曝光、引流转化、搜索设置等等,很多平台逻辑烧脑、操作复杂,快把人搞晕了。

而且在一些营销节点,一些平台会要求商家在橱窗、店铺装修、美术包装、商品陈列等各方面做好视觉焕新。还要结合好平台主推热点,做好内容上的共创和节奏跟随。

甚至有平台负责人直接表示:" 我们希望商家能够同时把内容能力、货架能力、营销能力全部具备好。"

理想情况下,这样的策略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对不少商家来说,哪有那么多的人手、资金、精力、经验来应付方方面面。

但是在得物,商家们却描绘了一种轻松的状态,不用瞻前顾后,大家 " 甩开膀子挣钱 " 才是当务之急。

有位手机经销商,在得物上没有投放引流,仅靠 3 个运营就做到了年收入破 4 亿。

另一位主做数码 3C 的 00 后商家,在得物的团队也就只有 3 个人,分管仓库、采货、运营。" 每天改改价格、发发货就可以了。要在线下做成这样的生意体量,至少要十几个人。"

我们走访的很多商家都表示,选择做得物的理由,并不仅是能带来切实的成交和利润。面对 2024 复杂多变的局面,除了赚钱,还有一道必答题——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和损耗。

" 以我从事零售近 20 年的感受来说,感觉得物更加接近生意的本质。商家运营成本和获流成本低,可以聚焦在货品本身。" 一位经销商负责人表示。

某种程度上,得物相当 " 返璞归真 "。商品上架即可售卖、无需进行店铺复杂装修。

同样的商品,好的价格就有流量,商家不需为曝光烦心,新商品上架后自带冷启流量,也节省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站内社区种草与交易打通,内容铺设也为商品带来讨论度和流量。

商家更有共鸣的点,出现在了 " 退货率 " 这个话题。对比下来,得物平台的平均退货率低于其他平台 60% 以上。

有位珠宝类目的经销商透露,得物是其全渠道退货率最低的平台,客服、售后等工作相比起来也是异常省心。

" 我们珠宝类目平均退货率一般会达到 40%-90%,但在得物不到 10%。我店里客单价 1000+ 的和田玉手镯,退货率也才 8.9%,黄金类目的退货率也仅为个位数 。"

" 这是大家的痛点。" 一位顾客退款后,商家不仅面临着商品价值的损失,还可能承担物流费用、库存积压等额外成本。

特别是在批量销售和低利润的情况下,这种损失往往会使商家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倒闭。对小店铺来说,他们往往无法承受这种经济压力。

现在许多消费者为了凑出平台繁复的促销活动满减,往往会习惯性先买再退。" 就算是他们把商品全部退回来,快递费、误工费、链接下架、店铺等级下降,加起来的损失远大于能要回的本金。"

锚定未来长线增长,年轻消费仍有大把的红利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除了惊讶于得物的生意潜力,也逐渐浮现了一个疑惑——在平台们互相拼刺刀,整体线上增速回落的今天,为什么是得物让商家们拥有了能够切实赚到钱,再次开启生意增长的机会?

答案还是应该回归到 " 人 " 上——客群的差异,让得物的生意经天然区隔于其他平台,有着很强的独特性与差异化竞争优势。

" 京东用户偏商务一点;天猫的用户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以年纪偏大为主;拼多多主打低价,用户群对平台的忠诚度很低;抖音背后的人群画像则真的是五花八门。而得物,我们最明显的感知就是,年轻人是真的多。"

正如这位商家所说的,得物拥有全电商平台最年轻的用户,在中国 2.6 亿 95 后年轻人中的用户渗透率高达 70%,35 岁前用户占到了 99%。

他们对未来的消费信心更乐观,购买频次和付费意愿更强、更愿意尝新,也更愿意为认同感付费,在得物创造出了一个非常大的生意盘子。

得物如今的消费者年复购可达 4.6 次,礼赠 2.9 次;月搜索 6.9 亿次,送礼相关搜索 4.1 亿。这为品牌触达增量市场和新客群带来了天然的便利,使商家在得物的资金和运营效率远高于同业。

但不是所有平台都能赚到这批年轻人的钱。他们与其他代际人群在特征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 从认知与习惯、到审美与消费,再到价值观与信仰。

比如 Z 世代很喜欢边逛边买,与同龄人分享真实的生活、情感及购物体验,来实现价值认同。

所以在 " 货 " 之外,内容化的 " 场 " 相当重要,在得物,80% 的商品都与内容联通,社区发现好东西,然后点击购买,开箱后回到社区分享,从而实现种草和交易的闭环,两者的自然反哺,正是得物天然的环境。

" 以前我们抖音推广效果是最好的,但去年 4 月以后其实慢慢在减弱。小红书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但内容沉淀以后,能落地到终端的销售数据不是很好。天猫反哺流量的趋势慢一些,测款不够精准,需要额外花成本去持续打这个品,投放营销推的品又往往和用户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有差距。" 一个商家表示,近期,他把所有外部渠道都引流到得物,最后发现得物的流量效率是最高的。

虽然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但与旺盛需求相对的是,平台内的供给依然有很大的空间。

我们最早走访的一位经销商,生意基本覆盖了耳熟能详的主流平台、私域、以及 Lazada、Shopee、亚马逊等海外平台,但近 2、3 年内,得物的生意规模和增速是线上平台中最高的,且每年占比越来越高。

"2024 年,得物是我们最重点的投入方向,内部非常看好。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基本上主流品牌都已经入驻天猫、京东、抖音。但在得物还没有那么多,目前看有非常多的品牌有特别大的兴趣,从整个公司策略上来说,希望可以把更多的品牌带到得物来。"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