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04-18
《说文解字十二讲》:接续“认字明理”的教学传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认字明理 " 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藉由 " 识字 " 和 " 解字 " 这一途径,可以明白事理与天道;同时也是中国延续了二三千年的教学传统:两千五百年前,"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 六书 " 即古人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方法中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则。古人八岁便开始掌握汉字的构形理据,直至清末民初,小孩子上学先学 " 三百千千 "(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以系统认字为先,再辅以诗词背诵,巩固所学字词。

武汉大学万献初教授的《说文解字十二讲》一书,先是以同名公开课的形式,在武汉大学课堂上、国家视频公开课上广为传播,讲课内容后来经整理成书出版,成为说文解字入门进阶书。

我们知道,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几千年来未曾出现断裂,且一脉相承的文字体系。对汉字进行研究的中国文字学始于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 文字 " 现在通常并称共用,但在古代 " 文 " 是 " 文 "," 字 " 是 " 字 "。" 文 " 是指独体的象形表意字," 字 " 则由 " 文 " 生出来的,指的是用两个以上的 " 文 " 拼合出来的合体字。简言之,"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 文 " 和 " 字 " 代表了汉字构形表意的两大类型,合称 " 文字 "。也就是说," 文 " 是独立的图像,说明其构形就可以了;" 字 " 是 " 文 " 的组合,一定要解析才能明了。许慎的 " 说文 " 与 " 解字 ",即由此而来。

许慎将汉代常用的 9353 个文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 540 个基础字形(或称字根)——也就是 540 个部首,其中大多数是构字能力很强的独体之文,也有为数不多而构字能力较强的合体之字。其他的文字,就由这些基础字形按照一定的规则逐渐生成、组合而来。而对汉字生成或构造规则的经典概括,就是所谓的 " 六书 "。" 六书 " 是古人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方法中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则,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做了界定,对此后的文字学研究影响深远。

当然,许慎的 " 六书 " 主要是对秦代 " 书同文 " 以来小篆字形的构形规则所作的分析和总结,因此最适宜于小篆的构形分析,而不是广泛适宜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隶属、楷书等各阶段各体文字的普遍性汉字构形规则。万献初教授的《说文解字十二讲》即以许慎《说文解字》中的小篆字为基准,选列出土文献中的甲骨文、金文等字形作参考,尽量说清楚各字形的构形意图。

也就是说,《说文解字十二讲》中的 " 说文解字 " 有双重意思:一是说说文、解解字,就是系统分析讲解基本汉字的构形原理及其规则,也就是汉语文字学。二是介绍《说文解字》这本书,重点在于逐一解读其 540 个部首中 470 个字根的构形原理及其应用,再讲解 " 六书 " 理论,说明汉字的构形规则。在行文体例方面,本书讲解顺序为:先列甲骨文、金文及相关古文字字形,有的附列示意图片,以便直观理解构形意图;次列字头,加注汉语拼音,用括号引述许慎的解读;接下来进行作者的分析讲解。

掌握了 " 说文解字 " 中的 540 个部首,以及汉字的造字原则 " 六书 " 后,有什么实际作用呢?万献初教授说,大部分汉字经典都产生于先秦,离汉字构形表意的时代不远,用当时的人构形表意的思维去读他们的经典文句,更能理解文字后面真实的含义。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系统掌握并深入理解日常所用的汉字,真正读懂古文、古诗词了。

总之,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前世今生,沟通着神州大地的南腔北调。我们要珍惜、学习、掌握、传承汉字,首先要熟悉《说文解字》540 个部首里边的 470 多个字根,其次要了解汉字构造和使用的条例或规则—— " 六书 ",就有可能举一反三,系统掌握汉字王国里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的真谛。

作者 郑文丰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甲骨文 天道 教学 武汉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