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新质生产力深刻改变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4-19

随着中国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4.0”版本的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闪亮登场。

4月13日至18日,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消博会在海南举行。今年消博会首创全岛办展模式,汇聚71个国家和地区超4000个消费精品品牌。与首届消博会相比,第四届消博会在展览面积、参展品牌个数、各类采购商和观展商人数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在“消博会效应”持续释放之际,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7%,消费呈现出服务消费强于商品消费的格局。未来仍需进一步化解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中国的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我们将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为主线,突出亚太地区最大消费精品展优势、消博会和离岛免税“平台+政策”叠加效应,充分发挥消博会对新消费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

消博会是商务部“消费促进年”活动的一场“重头戏”,如何看待“消博会效应”?中国经济如何打好扩内需基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怎样打造新质生产力?企业又该如何拥抱绿色转型机遇?带着一系列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专访了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

毕舜杰。资料图

如何打赢扩内需“硬仗”?

《21世纪》:4月13日至18日,第四届消博会在海南举行,如何看待“消博会效应”?这几年你观察到了哪些变化?

毕舜杰:过去几年里,我们目睹了消博会的蓬勃发展。“四岁”的消博会已经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其规模、质量、成效和影响力均获得了显著提升。“消博会效应”表现在方方面面,不仅是展示全球消费精品的重要平台,更是丰富国内消费供给、引领消费潮流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激发消费潜能、扩大国内需求。

今年消博会还首次采用了“1+N”全岛办展模式,在主会场之外设置免税购物、国际健康分会场,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展现消费新场景、新领域、新亮点。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盛会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推动中国经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21世纪》: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同时居民收入和信心等面临挑战,如何打好扩内需基础?中国经济如何走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局面?

毕舜杰:为打赢扩内需这场“硬仗”,建议可以从多个维度着手。首先,促进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是关键。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从而增强其消费能力和信心。其次,优化落实促消费政策,既要激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新,也要在需求端加强政策引导,逐步释放消费潜力,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此外,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举措也是推动消费增长的有效途径。

我们坚信,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打好扩内需这场硬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加上城乡融合发展、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质生产力深刻改变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

《21世纪》: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中国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可以在当中发挥哪些作用?

毕舜杰: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量,需加快将人工智能融入各行业场景,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式,构建从基础设施、算法工具、智能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产业生态。同时,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需做好前瞻性研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资本市场通过系统性改革,引导大量中长期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领域和新业态,在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绿色发展和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能力,尤其要发挥科创板、创业板的引领作用,强化资本要素与技术、数字要素深度融合。

《21世纪》: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如何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如何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毕舜杰: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正深刻改变中国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需积极探索转型之路,重塑发展新动能。在技术层面,企业首先要做好“升级”,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加速突破5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重视通用技术,打造形成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技术体系。

其次,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企业应合理布局数字化产业,推动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运营、平台服务、新零售等业务发展,在细分的产业赛道中打造出企业的比较优势,满足消费者与时俱进的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系统性工程。囿于企业自身规模、IT经验与员工数字技能不足等问题,零售消费的数字化实践仍面临诸多挑战,因而无法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变革。因此企业还应大力培育关键人才力量,通过搭建成熟的数字化转型团队,推动形成技术驱动的创新文化,加快业务和数据、技术的融合。

多维度拥抱绿色发展机遇

《21世纪》:消博会组委会发布了绿色办展指引,在参展、搭建、出行、餐饮、物流等方面各个环节采取相应举措,充分营造绿色低碳会展氛围。如何看待这股绿色办展风?企业如何平衡好绿色发展的成本和效益?

毕舜杰:随着绿色低碳成为中国当下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产品的绿色环保属性提出更高要求与更多期待。四届消博会,安永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绿意”,全球头部品牌携可持续发展理念产品汇聚海南,营造了绿色低碳的展会氛围,推动消博会成为促进绿色消费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整体来看,消博会打造了绿色办展的“海南样板”,也作为一个创新试验地,帮助更多海内外参展企业洞察趋势,加快转型。企业绿色转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产品成本和消费者接受度之间寻找平衡,既要保证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又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企业还需要在绿色形象和实际行动之间保持一致性,同时还面临着短期效益和长期影响、内外部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以上的平衡难点。通过ESG策略,企业推动商业模式变革,增强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感,符合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期待,从而获得更好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认可。

《21世纪》: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以消费品企业为例,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并赋能发展?

毕舜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对推进绿色消费进行了全面部署。培育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品行业应重点加大研发与创新投入,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同时有效运用自身品牌影响力,以消费者环保行为激励、公益项目等多元方式,传播绿色理念,驱动绿色消费,与消费者共同打造美好绿色生态。

消费品行业的绿色发展不仅体现在生产端,更体现在全价值链的全面减碳。有研究指明,消费品行业80%的碳排放来自供应链端,企业如何与供应链展开合作,是实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企业应以负责任的方式制造、交付、使用和回收产品,携手供应商就节能降碳达成广泛共识,通力合作共建绿色供应链。

(作者:吴斌 编辑:胡慧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