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04-19
互嵌共融促发展,同心同向同繁荣!奋力谱写新时代七里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index.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七里河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推动各民族由居住空间嵌入向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等社会结构的各层面、各领域的相互嵌入,营造了 "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 的浓厚氛围,被评为 " 第四批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 ",形成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构建 " 互嵌式 " 发展格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印发《七里河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七里河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试点工作测评指标》,着力构建自上而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族工作责任网络,形成了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有阵地、有制度的 " 五有 " 工作机制。同时,将民族工作纳入全区目标考核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区部门单位、乡镇街道干部例会、书记讲党课、支部 " 三会一课 " 等学习计划,定期开展微课堂、专题宣讲、交流研讨等活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掌握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构建共有家园,营造 " 一家亲 " 浓厚氛围。始终将宣传教育作为推动民族工作的有效途径,积极打造 " 线上 + 线下 " 宣传教育阵地,依托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立体化、多层次开展 " 线上 " 宣传,推送国家、省市重要会议精神、政策法规及区级工作动态 300 余条。利用绿化景观、墙体浮雕、宣传栏等方式全方位、广覆盖开展 " 线下 " 宣传,悬挂张贴大型固定宣传版块 180 余块,制作宣传喷绘 10 万平方米,路灯道旗 240 余个,花园立碑 17 个,打造七里河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宣传教育基地 3 个,民族团结文化墙 6 处,文化长廊、宣传阵地等 15 个,创建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32 个。同时,以红石榴 + 良好家风 + 邻里相助 +" 五好家庭 " 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 " 十进 " 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专题培训会等宣传教育活动 70 余场次,开展非遗展演、书画作品展等各类主题活动 300 余场次,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

三是增进民生福祉,打造 " 宜居型 " 社区环境。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重点抓好各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强化教育支持,建立控辍保学信息库,持续保持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控辍保学动态清零。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 " 红石榴 " 就业创业行动,推进 " 互联网 + 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大力开展以牛肉拉面、中式烹饪为主的技能培训,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 62 场次,参加技能培训 1.6 万人次,发放培训补贴资金 810 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1.5 万个。持续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示范街区、宗教活动场所 " 煤改气 "" 煤改电 "、少数民族实用技能培训等惠民项目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便民服务窗口等平台,大力推行 " 一站式服务 ",形成各族群众 " 生活便利、邻里和睦、精神充实,内外相融 " 新局面。

四是强化典型示范,推动 " 共治式 " 基层治理。打造 " 党建引领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 服务管理模式,搭建 " 五互嵌一融合 " 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积极探索多民族混居区域基层治理实践,先后涌现出工林路社区、柳家营社区、梁家庄社区等一批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交往交流交融新典范,总结提炼出 " 柳邻共筑 "" 一二三四五 " 工作法等特色品牌,形成了党建统筹引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同时,与西北民族大学签订意向校地共建协议,与临夏州东乡县、广河县、青海循化县等 20 多个县区签订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输出地输入地工作协作机制协议书》,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凝聚各方合力。

评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