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5.3%的AB面

欧阳晓红2024-04-20 08:53

经济观察网 欧阳晓红/文 在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怎么看经济增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96299亿元,同比增长5.3%。如此增速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出积极向好的A面和不乏挑战的B面。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朝着设定的GDP增长目标稳步前进,但是可能仍然需要更多相关政策支持,以改善家庭和私营企业的情绪。

A面是经济增长的向好表现。从宏观层面来看,5.3%的增长率表明中国经济依然具有强大的韧性,主要驱动力来自固定资产投资的超预期增长,尤其是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此外,尽管面临国际市场的波动,出口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一季度出口增长4.9%,好于预期。

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9.9%、6.5%,保持较快增速;民间投资增长0.5%、增速进一步回升,占全部投资的51.6%。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势头强劲,这可能与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的支持有关。赵耀庭分析,GDP超预期的表现主要是受惠于过去数个季度针对基建行业的强有力的财政刺激。

在4月1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称,在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方面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7000亿元。截至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已下达超过2000亿元,占全年比重超过30%。二是完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初步筛选。今年专项债券规模为3.9万亿元。此前,发改委联合财政部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范围。三是推动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今年2月,发改委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将增发国债资金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

对市场关注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问题,刘苏社称,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在支持领域方面,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诚然,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对债券市场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利率和流动性方面。长期资金的稳定供给可能会降低长期借贷成本,同时明确的政策方向可以提升市场和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稳定性和增长潜力的信心。针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将直接刺激相关行业和区域的经济活动,有助于提升整体经济的动力和创新能力。

无疑,类似政策安排亦是经济向好的加分项。在4月1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称,从目前所掌握的数据分析,主要表现为“三有”,即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改善。其中,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产业结构稳步趋优,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制造业发展较快,一季度同比增长6.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新兴产业加快发展,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0.6%、26.7%;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7%,较上季加快2.5个百分点。“三驾马车”拉动更加协调,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一季度内需贡献率为85.5%;净出口拉动作用增强,外需贡献率从上季的-3.1%转为14.5%。

不过,袁达也坦言,外部风险挑战仍然较大,国内经济运行还存在不少困难。

目光不妨再投向5.3%的B面——可能面临的挑战。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呈现出“三重背离”:实际增速与名义增速之间的背离;宏观数据与微观高频指标之间的背离;经济数据与金融数据之间的背离。

该如何理解?罗志恒认为,总体上看,统计指标间能够相互验证,但结构分化引发了表面的背离。

3月社会融资规模的放缓反映了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出现减少,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然而,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反映出经济的韧性,这可能部分得益于之前周期内社会融资规模的积累效应和政府的其他经济刺激措施。

与GDP增速表现形成对比的是,3月份的主要月度活动数据表现不佳,特别是工业产出和零售销售的增长出现放缓,这可能表明经济内部存在需求疲软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较1—2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20亿元,同比增长3.1%,较1—2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

刘苏社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但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较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或许,从微观层面来看,经济的复苏并未均匀分布。尽管GDP增速给出了乐观的信号,名义GDP增速和平减指数的低迷则反映了物价下降和企业盈利能力下滑的情况。这种现象在许多中小企业和部分行业中可能表现得较为明显。

房地产市场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仍旧是经济的风险点。此外,尽管宏观政策支持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增长,中长期贷款的放缓反映出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和信贷市场的谨慎态度。

数据显示,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9万亿元,同比少增8000亿元,环比多增1.64万亿元。在4月1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称,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与今年的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特别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8.7%左右的增长,实际上是不低的。同时,今年中国人民银行更加注重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均衡增长,一季度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虽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上比较高的水平,在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避免过度冲高导致后劲不足,有助于增强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

关于外界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室主任金贤东称,产能过剩的问题应从经济规律角度来辩证看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不平衡是常态,而适度的供大于求是市场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表现。

他反驳了将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直接挂钩的观点,认为单纯从出口商品的数量来判断产能过剩是不合理的。他举例说,中国大量进口的芯片、飞机等高价值商品并不意味着出口国存在产能过剩。

金贤东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来优化产业布局。

从消费来看,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2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280亿元,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5.2%。

金贤东称,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总体恢复良好。从年初的“冰雪经济”、到春节期间的“年味经济”、再到现在的“假日经济”,消费新热点新潮流不断涌现,持续带动消费平稳增长。

展望全年,金贤东称,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带动下,各地方各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支撑消费增长的积极因素在增多,消费有望保持平稳升级、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不过,当前来看,房地产领域的挑战不容小觑。房地产部门仍然是经济中的一大拖累。新房销售继续下降,这将进一步考验经济和金融的承压能力。

在5.3%的A面与B面之外,政策与产业的共振或将催生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低空经济。这既是经济增速A面的加分项,亦可能是新的资本风口。

值得注意的是,金贤东在回应有关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规划时,强调了低空经济的重要性和多元化潜力。低空经济涵盖了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农林植保、应急救援、体育休闲和文化旅游等领域,展示出其广阔的服务范围和产业链的多样性。此外,它也与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紧密关联,显示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性和创新驱动的特点。

金贤东总结当前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三个有”:有政策——涵盖飞行活动审批、空域管理和无人机注册等领域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有基础——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如通用机场和飞行服务站的建立,以及实际应用示例,如“深圳—珠海”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城际飞行;有能力——新型低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通信和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不过,金贤东亦指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和基础规则制度体系、培育市场业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相关部门合作,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技术创新为驱动、空域开放为保障,推动形成场景丰富多元、供给智慧高效、监管安全规范的低空经济健康发展良好局面。

综上,中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较为复杂,显示出增长的韧性,但也反映出内部结构性问题。赵耀庭分析,增长前景向好可提振市场情绪,且仍有许多政策工具可供使用。

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资本怎么看5.3%的A面与B面,尚待时间作答。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