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未来要做到三个“更加突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4-04-22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拥有 33 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太保,对管理人员的安排始终以稳定为原则, 其稳健的经营风格也因此得以长期延续。2023年 12 月 6 日, 中国太保召开干部会议,宣布傅帆任中国太保党委书记;赵永刚任中国太保党委副书记。 12 月 11 日, 中国太保召开董事会, 审议通过了选举傅帆为董事长、赵永刚为总裁的相关议案。

2024 年 1 月 29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任职资格公示显示,核准傅帆中国太保董事长任职资格。

傅帆于 2019 年调任中国太保集团,在接棒中国太保董事长前出任集团总裁已经近四年。在进入中国太保以前,傅帆曾任上投实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等。在金融资产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提供

总裁到董事长——未来要做到三个“更加突出”

对于当前从总裁到董事长的身份转变,傅帆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个人而言,岗位的转换,身上感受到的责任更重大了。尤其是面对保险业的深度转型,中国太保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走向哪里,需要思考得更多,想得更远。”

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是您履职中国太保董事长的第一年,您在公司的整体策略上有没有一些新的规划?

傅帆:新的规划方面,我想主要是要做到三个“更加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战略引领作用。强化战略共识、增进协同合作、定期评估优化。进一步推动完善从规划到宣导,从实施到反馈的战略闭环,加强集团和子公司在战略规划和发展上的有效协同;推进大健康、大数据、大区域三大核心战略的评估和优化;围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大命题,探索战略新机,拓展战略新路。

二是更加突出价值创造功能。价值创造是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也是手段。所谓价值,包括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提升经营效益是企业存续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国家的物质和能力支撑,是我们的立命之本。随着行业粗放式经营模式的不可持续,我们需要强调优化业务品质和规模合理增长间的平衡,提升精细化、专业化、数智化经营能力,实现有效益的增长和有现金流的利润。

三是更加突出管理模式的提升。现代化的企业需要更高效的治理模式来赋能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公司管理改革,提升管理效率,激发主体活力。首先是提升机构自主经营的主动性,更好响应市场变化;其次要加强集团对子公司战略方向、重大业务及关键流程的把控,确保发展不偏航、风险守底线。最后要增强集团服务子公司的意识和能力,包括加大对子公司业务发展合理需求的战略投入,提升优质资源在各子公司之间的有效共享。

深化养老 致力形成“产品-服务-投资”循环

21世纪经济报道:养老目前是一个深受社会关注的大问题,银发经济中保险也是大有可为,在这方面,中国太保下一步希望如何深度参与到银发经济中去?

傅帆:去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将养老金融列入金融五篇大文章中,今年国务院发布的一号令《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围绕为老和备老两个阶段,提出七大潜力产业培育要求。

养老金融作为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配置手段,承担着养老金筹资管理、养老产业布局发展和服务链条拓展的功能。保险业通过做强经济补偿、突出保值增值、强化服务对接、延伸服务范围,将在养老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太保依托旗下多元金融和产业主体布局优势,致力形成“产品-服务-投资”循环。

一是做大养老金管理,发挥旗下长江养老在养老金管理深耕优势,助力养老资金保值增值,目前公司已累计为1万多家政府与企业客户及上百万年金受益人提供养老金融专业服务;截至目前管理的养老金资产规模超6800亿元,累计为养老金受益人创造超2800亿元的投资回报,2022—2023年公司企业年金单一固收、集合固收业绩分列行业第1和第2,含权组合累计业绩超越行业平均。

二是做强养老服务金融,在业内签发了全国首张个人税延型养老保单,积极参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陆续推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互联网养老年金保险产品,覆盖灵活就业人群;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保障体系建设,服务参保人群逾5000万,累计支付长护保险待遇超30亿元,为不同程度的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和医疗护理等提供服务和资金保障。

三是做优养老产业金融,围绕服务老年人全病程管理和养老照护需求,加快康复医疗、养老服务产业布局,构建“养老金+健康+养老”的全流程服务方案,提升客户的获得感。

下阶段,我们将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围绕国人为老、备老需求,持续加强“产品+服务”创新,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提升投研能力,管好“养老钱”。二是强化资源整合,建好“生态圈”。三是坚持共生互赢,当好“助推器”。

坚持股息价值策略 配合多元管理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太保在2023年报中下调了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和风险贴现率经济假设。您如何看待未来的利率走势,低利率环境会否给公司投资端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傅帆: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与风险贴现率假设影响保险公司的一系列重要业绩指标,行业惯例通常不会轻易变动这些关键假设。随着近年来市场利率中枢显著下行且趋势越来越显现,叠加考虑资本市场高度波动等因素影响,基于公司评估价值的持续性与稳健性要求,我们根据对中长期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的研判,将长期投资收益率假设从5%下调至4.5%,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经营管理。

对于未来的利率走势,我们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状况、货币政策、国际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全球经济面临复苏压力,西方主要经济体应对高通胀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长期溢出效应。在此背景下,中国可能会继续实施相对宽松且更加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水平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关于权益投资领域,中国股票市场整体上看已具备相当的安全边际和长期配置价值。我们将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加强投资研判与风险管控;在坚持长期有效的股息价值策略基础上,通过强化风格、适度多元的管理机制,保持波动性可承受的合意资产组合,结合新会计准则的合理运用,推动权益投资回报达成战略资产配置的预定收益目标。

“报行合一”与“长航”转型目标是一致的

21世纪经济报道:当前,行业全面实施“报行合一”,严格费用管控,这对太保寿险长航转型有何影响?从行业的层面,您如何看待“报行合一”?

傅帆:去年下半年以来,监管大力推动“报行合一”的实施,其意图非常清晰,一是促使销售渠道成本的合理化;二是禁止以渠道费用开展恶性竞争,特别是违规竞争;三是推动费用管理真实、透明。这些都涉及保险公司经营中至关重要的方面,是监管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的是进一步促进行业回归理性,去芜存菁,真正发挥寿险业穿越周期的特性,夯实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短期看,“报行合一”将扭转无序竞争的市场情况;长期看,将有效降低负债成本,为行业长稳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国内头部保险公司,对于“报行合一”的政策,我们乐见其成,这与我们近些年推进的“长航”转型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首先,银保渠道作为“长航行动”多元赛道中的重要构成,被认为是价值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去年,“报行合一”在银保渠道率先落地,我们积极拥抱政策,推进价值银保转型路线图,包括优化重点区域配置,深化银行合作,推进队伍建设,丰富产品供给,推出主打高品质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的银保专属服务俱乐部等。此外,“长航”转型也将让中国太保在个险渠道的“报行合一”中具备较好的先发优势。我们提出的“三化五最”,是立足于代理人能力打造的转型路径,培育了一批可以自主经营、能够提供专业销售,并具有职业精神的个险队伍,完全符合新的政策导向。后续,公司还将结合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加大代理人队伍建设力度,更好促进队伍质态的提升。


(作者:孙诗卉 编辑:李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