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经频道

【西街观察】高校挂帘不必一刀切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杨月涵 网编:要闻新闻中心 2024-04-24

火车“卧铺挂帘”风波尚未完全平息,高校“宿舍挂帘”就已接档,在网络上掀起了新一轮争议。

近日,“多地高校禁止学生挂床帘”冲上微博热搜,而一些高校有安全隐患、阻碍同学间交流等解释,不仅没能缓解争议,反而激起了更大的不满。

话是气话,但不无道理。学生之所以不买账,一来在于安全隐患的说法立不住脚,宿舍防火真正的关键在于防止私拉电源、违规使用电器等,以安全为由禁挂床帘难免有夸大其词、避重就轻的嫌疑。二来阻碍交流之说,恰恰“舞”在了床帘设置初衷的雷点之上。

无论是火车下铺,还是高校宿舍,床帘的广泛使用都符合“存在即合理”的朴素逻辑。从物理上看,床帘确实代表着“隔离”,但多次引发的争议也已说明,问题核心其实并不是物理隔离本身,而是隐私和边界该如何设置。

高校宿舍,是比火车卧铺这种半公共空间私人属性更强的场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舆论对于火车下铺该不该挂帘尚有保留,但对于宿舍挂帘却出现了一边倒的支持情况。

长久以来,社会观念总是默认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学会融入集体,但这其实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活最不缺集体场景,而个人空间却成了稀缺资源,宿舍间作息规律、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摩擦,往往也来源于此。

床帘成为学生们的“标配”,反映出的正是学生对个人空间和边界的需求。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对隐私的关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映像,它的发展促使人们从最初关注有没有,到现在关注好不好。

大学应该“有容乃大”。对床帘“一刀切”,看似解决了学校的麻烦,实际却放大了学生的麻烦,本质上并没有改善住宿供给,又对学生的隐私诉求置若罔闻。正如央视的评价,这种处处是规定、句句“为你好”式的大家长作风,看上去是尽职尽责,其实有“懒政”之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此“大学”非彼“大学”,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大学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离开家生活的场所。大学之大,不该容不下一张小小的床帘。高校的教育,也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探索更加人性化、更为包容的校园生活环境,管理上留有空间,也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空间。学校可以是“大家”,同样也能是“小家”,在大学生活里,两者不该被人为对立。

北京商报评论员 杨月涵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