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04-24
深化内地交流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志打造科研高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网财经 4 月 24 日讯 日前,香港中文大学 ( 以下简称 " 港中大 " ) 校长段崇智在 60 周年校庆活动上,针对 " 香港高校如何走好科研成果助力国家发展之路 " 作出发言。

据介绍,创立于 1963 年的港中大已跨越一个甲子,学校自去年 2 月 12 日启动历时约一年半的创校 60 周年庆典起,已举行了超过 120 项,涵盖学术、体育、艺术、文娱、交流等多个类别的庆祝活动。本次,港中大邀请内地重点新闻媒体走进校园,展示其在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地理学等卓越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现场,段崇智从学校排名、策略计划、创科中心、科研成果、内地布局等方面介绍了港中大的发展面貌。据他强调,作为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港中大 " 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 " 的初心使命,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均以发掘、创造、传播以及应用知识为谋,改善人类生活、造福社会为任。" 希望凭着大学作为人才高地和知识摇篮的优势,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助力国家的创新科技与发展。"

根据港中大五年 ( 2021-2025 ) 策略计划,学校制定了七个重要目标,重点范畴之一便是 " 研究和创新 "。段崇智认为,在大学的发展蓝图里面,研究不只停留在求知、挖掘和创造知识的层面,而是专注把研究创新和企业结合成一个服务生产力的连续流程,可以说是一条龙,把研究成果转化到实体的利润,把创新转输到全世界。

为此,港中大一直鼓励大学成员创业,直接把研究的成果商品化,输送到更广大的市场。据介绍,学校历年孕育了多家的出色的企业,部分港中大培育的企业跃升为独角兽和上市公司,不但完善了国家的创科生态,更为社会带来了实际的经济利益。

以港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 ( 内地事务 ) 暨卓敏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于君对消化疾病的研究为例,其团队主持的肠癌和胃癌的早诊分子标志物研究成果转化已在临床应用,帮助癌症患者早筛早诊作出重大贡献,惠及全中国及东南亚。于君表示,她所在的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与内地多所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目的是培养消化领域的科研人才和临床的转化人才。" 我们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内地的联系。希望在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的基础上,能够开创新的基础科研和转化研究,致力于提高病人的健康,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港中大工程学系卓敏机械与自动工程学教授、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亦是将高端科技成功转化落地的代表。据介绍,刘云辉主要研发智能自动机器人,协助物流、建筑、医疗等不同行业应对 AI 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目前,其已创立多家科技公司。在他看来,香港具备国际化优势,只要跟内地紧密合作,就能跟国际保持同步发展。" 希望国内的同行能充分利用香港的这些优势,一起推进 0 到 1 或者关键技术的研发。"

港中大深港创新研究院 ( 福田 ) 院长、卓敏矫形外科与创伤学教授秦岭身为主持过 " 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 " 重点专项等代表,同样表态道,学校建立深港创新研究院 ( 福田 ) ,宗旨就是依托香港的基础科学研究优势以及深圳的产业化优势,打造国际一流的专注于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医学领域的研究机构,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智能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业等领域的蓬勃发展。" 让港中大的成果、深港的创新科技以及大湾区协同发展,最终服务于国家的经济。"

除了重点发展学术和研究之外,港中大亦抓紧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 " 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 " 一带一路 " 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段崇智介绍到,为了配合国家科技强国、人才兴国的战略,港中大继续在内地建设科研平台,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的核准下设立了 5 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例如,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汉明教授介绍了香港首个在太空进行空间搭载实验的农业研究项目——大豆固氮菌菌株 " 根瘤菌 " 项目。2023 年 5 月," 天舟六号 " 货运飞船搭载大豆植株升空,为国家航天科技与农业技术结合揭开新篇。同时,该实验室还进行非转基因大豆研究及应用推广,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除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外,港中大还有四所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前沿学科如转化肿瘤学、药用植物应用研究、消化疾病研究与合成化学研究,致力于在为国家重点项目输送科研人才,引领年轻学者为国家重要发展问题作贡献。

参访过程中,港中大关美宝教授团队及地理与资源管理系校长特聘助理教授马培峰还介绍了港中大关于 " 卫星遥感技术在城市安全、城市健康方面的研究 " 新进展。据了解,研究团队采用卫星雷达遥感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数据验证,构建一个天地立体的监测数据体系,可有效监测和预防台风、水灾、山火、滑坡等灾害,以及应对交通拥堵等快速城市化的挑战。" 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还将研制并发射首颗港中大卫星,促进港中大在碳中和、智慧城市、粮食安全、生态系统保护、地球系统科学和海洋科学等重点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段崇智指出,历年来,港中大矢志强化跨学科研究,以发掘、提升及应用知识为谋,改善人类生活质素,造福社会为任,积极建设植物与环境互作基因组研究中心、分子生物探针医学工程中心、母体血浆胎儿核酸研究中心等,在多学科领域进行的研究及发展项目影响深远。

谈及如何加强与内地联系,段崇智表示,作为第一家全面进驻大湾区的香港高校,港中大一直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基地,自 2006 年起就在大湾区设立多个教育和研究平台,配合中央政府在 2019 年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开拓区域内的发展空间。同时,学校还在全国新设六个产学研基地,围绕京、沪、深建立强大的科创网络——北京中心、上海中心、国家 ( 中关村 ) 火炬科创学院中心、港中大创博港上海基地、深港创新研究院 ( 福田 ) 、港中大人工智慧交叉学科研究所上海工作站,以及港中大在大湾区的多项建设,构建成强而有力的港中大内地网络,促进官产学研的互动合作。

" 香港中文大学可以作为内地与国际双方的通路,利用两地优势帮助发展,这是香港特定的位置给我们的能力。" 港中大副校长陈伟仪提到,今年,港中大还将建立港中大 - 港中深福田区联合科创基地,推动港中大 - 港中深前海发展项目,开展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 - 香港中文大学医疗卫生领域战略合作。" 未来五年,港中大将专注把研究、创新和企业结合为一个富于动力和生产力的连续流程,打造一条使研究演化成实体利润、把创新传输到全世界的超级高速公路。"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港中大在多项主要世界大学排名中稳步上扬,在 2024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于全球第 47 位,全亚洲第 10 位,19 个学科在 QS 世界学科排名中名列全球 50 强。在 2023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港中大排名升至亚洲第六位。学校以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三文两语和多元文化为教学特色,在医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卓越学科领域取得丰富科研成果,并屡获突破性进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科研 香港中文大学 大学 香港 刘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