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4-25
电影片荒,行业应更多从自身找原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韩浩月 / 文 4 月 22 日,在第 14 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投融资论坛上,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电影行业缺乏资金,影片投拍数量欠缺的情况已经显现,直到今年 4 月,开机的大片数量仍不够。这会直接影响 2024 年影片的产出,对 2025 年春节档和暑期档都有影响。

在 2023 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 549 亿元、现实主义题材成亮点的大背景下,人们有理由期待电影行业继续攻城掠地,在守护好基本盘的同时,以更多优质作品促使行业从复苏走向繁荣。此时 " 片荒 " 迹象的出现,无疑给从业者泼了一瓢冷水,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大片 " 冲锋 ",本就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电影市场很可能会面临一次不小的考验。

电影 " 片荒 ",谁心慌?有评论认为观众会为看不到大片而忧心,这实属错解了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高估了观众对于电影的需求。先有作品(产品)后有观众(消费者),无论在哪个时代,这样的产销逻辑都是电影市场的主流观念。一部电影诞生的过程中,要考虑卖相,要处理好卖点,要卖力向观众推销,争取观众手中的那一张电影票,如果出品方连可供观众挑选的 " 产品 " 都难以摆上 " 货架 ",观众如何进行判断、选择与消费?

" 观影是一种刚需 ",这在过去某些年份或者某个时期,确实被强调过。然而,这一说法是否成立,要考虑大环境影响。很多时候,刚需效应是一种或多种外力挤压形成的结果,比如 2021 年春节档,全国各地普遍处于人们难以返乡或出门旅行的情形,这让看电影成为当年春节为数不多的可选择的娱乐方式。可这样的刚需效应,是难以被复制的。2023 年《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等现实主义题材票房高企,也容易被误会为观影是刚需,但实际上,这更接近于几部影片激发了观众对现实生活角落的关注,借影片表达了情绪。在经历了几个高票房的档期后,电影消费逐渐回归理性," 刚需 " 说法弱化了,观影是 " 弹性需求 " 的声音再现。

我们对过去这几个超高票房档期是如何形成的要有清醒认知:被压抑的需求突然释放、被积压的大片陆续公映、同题材作品撞车却因为迎合了观众情绪而带来意外超高的回报……然而,盲目的乐观使得一些出品方产生了 " 萝卜快了不洗泥 " 的心理,一批低质、投机、营销大过质量的电影抢占市场,稀释了电影的整体质量,冲淡了观众持续观影的热情。大片、佳作的创作过程往往缓慢,而烂片的 " 成功 " 不但影响了大片创作者的心态,更让资本对投资电影产生了犹疑与摇摆,导致了 " 片荒 " 的产生。

4 月,评分颇高的电影如《雪豹》《白日之下》《乘船而去》《年少日记》等,都接连遭遇了票房滑铁卢。如果连这样的电影都无法击中目标观众层,这意味着,在大众观影层面,消费者的挑剔与等待心理有日趋加剧的迹象。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大片佳作,固然能起到 " 救市 " 的效果,但这种 " 强心针 " 效应依然是治标不治本,解决 " 片荒 " 的重点,还应放在电影行业本身。

改善 " 片荒 ",我们必须要把眼光放长远。当务之急是电影行业自身要有信心,而这信心的来源,需要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行业乱象;让创作规划、生产发行、评价体系、市场竞争等回归理性秩序;提升投资者信任度,让资金更专注于影片质量,以质量换取良性回报,最终形成投资、创作、高票房三者之间的健康循环;对于大片引进与经典片重映,要有开放和包容心态,引进大片可以激发竞争,加快优胜劣汰;经典片重映可以重新树立质量参照标准,这会促使电影行业更加清醒,并将压力正确地传导到行业建设中去。

(作者系文化评论人)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北京国际电影节 春节档 春节 撞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