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网 05-06
为什么五一酒店价格没涨起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五一终于过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神奇现象:

各地景区 " 人从众 " 名场面不断,但是一到 " 逢年过节 " 必被喷的 " 天价酒店 " 却鲜少有媒体、网友提及。

关于这个问题,这些天,我和各地酒旅同业聊了聊,一些同业一聊一个叹气,纷纷表示今年酒店市场和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比起去年更是差远了。

早在 4 月 30 日,重庆一家连锁酒店区域负责人 A 总就拉了个渝中区核心商圈的酒店数据单子,和我讨论今年酒店市场的诡异情况:

黄色是降,绿色是涨,黄色几乎覆盖了一切 ……

临近五一反而大幅降价,A 总认为这反映了今年五一重庆酒店人纠结的心理," 因为很多酒店价格挂的高,然后没进单,尤其解放碑一带的酒店有种和游客博弈的心理。"

从博弈结果倒推,显然是酒店被 " 毒打 " 了,一些重庆酒店在 5 月 1 日之后就开始识趣地 " 大降价 "。

价格寒潮在重庆五星酒店的价格上更为直观。

旅界查询携程平台数据发现,今年 5 月 4 日,重庆 JW 万豪酒店仅 800 元 / 晚,重庆凯宾斯基酒店、希尔顿酒店价格则仅为 600 元上下,价格甚至不如平日周末,可谓相当亲民。

旅界今年 5 月 3 日截图

A 总悻悻地说,酒店肯定还是希望尽量满房,那价格上只能 " 划水 " 了," 我自己的酒店对比去年同期客流量下滑近 30%,ADR(已售客房平均房价)下滑 25%。"

今年五一,不止重庆酒店人心态有点崩,临近的成都酒店市场也是 " 难兄难弟 "。

5 月 1 日,一位成都酒店人在旅界搭建的行业社群呼吁" 保入住率 "

即使价格大幅 " 跳水 ",五一酒店市场最后几天的颓势也尽显。

一位河南洛阳的酒店加盟商 B 总和我无奈地吐槽," 今年洛阳五一入住率也就前两天比较好,5 月 4~5 日都是最少腰斩,就这还在吹嘘洛阳客流量全国第一,真的吐了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五一,还有一些反常的 " 现象 " 值得关注。

比方说,除了疫情三年,你们什么时候见过逢年过节海南五星酒店鼓励当地岛民去旅游?难道不是应该这个时候 " 让位给游客 " 吗?

从酒店售价来看,似乎说明了一切。

昨日,央视网消息称,5 月 1 日 ~5 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约 13.6 亿人次,日均超 2.7 亿人次,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24.1%。

官方数据上,出行客流红红火火和去年差别不大,那些景区挤破头的图片、视频看上去也不像是 P 的。

酒店人心存疑惑的是:到底这些游客都去哪了呢?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从去年十一黄金周来看," 反向旅游 " 这个概念愈发深入人心,在仅有的 5 天假期里,大部分国人已经提前预设了一个心理预期——我要躲人。

由此,一些原本不被注目的城市也迎来了客流高峰。

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成为今年旅游的 " 黑马 ",延边、防城港、湖南东部的醴陵等城市的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速均为去年的数倍以上。

此类 " 反向旅游 " 盛行,甚至造成了有趣的 " 灯下黑 " 现象:

今年五一前两天,一些去了北京环球影城的游客惊讶地发现竟然不用排队。

据环球影城小喇叭数据,5 月 2 日北京环球影城入园人数 19000 人,这个数据仅为去年暑期动辄每天入园人次五六万人的 1/3 左右。

当下国人旅行趋势是谁也不想让自己成为茫茫人海中的 " 人脑袋 " 之一,但这对三亚、重庆、洛阳等大部分知名旅游目的地酒店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方面是 " 反向旅游 " 盛行,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今年五一,游客的价格敏感度又提高了。

在酒店住宿消费方面,客人 " 节衣缩食 " 与 " 精打细算 " 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重庆的酒管集团负责人在社交媒体讲述今年五一 " 怪现象 "," 以前一个房间住两个人,现在一个房间住 4 个人,两张 1.2 米床的居然住了 5 个人。"

价格的确成了不少游客考虑是否入住一家酒店的唯一因素。

有江苏一家连锁酒店的加盟商朋友向旅界反馈," 往年五一最少涨 50 元,今年仅涨了二三十元,才惊险满房。"

另有坐标广西柳州的加盟商称," 今年 200 — 300 元的酒店入住率还算可以,只要单晚价格 300 元以上的酒店几乎很难满房,但去年五一,500 元 +/ 晚的还抢手,差距实在太大了。"

游客嫌贵,今年五一前,一波中端、经济酒店密集开业又导致酒店市场供给端数量大幅增加。

以国内两大连锁酒店集团为例,2024 年,再次展开军备竞赛。

华住集团财报显示,将新开设 1800 家酒店,锦江酒店方面也表示将继续以主力品牌为核心,加强下沉市场布局,预计 2024 年将新增开业酒店 1200 家,新增签约酒店 2500 家。

游客少了,酒店供给却进一步失衡,去年还是 " 月薪三万住不起汉庭如家 ",今年这些节日内卷的国民酒店品牌终于回到了它们本应所处的位置。

最近常和一些酒店加盟商、五星酒店销售交流,感觉大家有一个普遍的共识:这两年,那些稳定的、确切的酒店客源逐渐消失了。

从去年十一开始,商务客流一直没回来,休闲度假客流又银根紧缩,现在酒店人赚钱又苦又累,已经足够拼,却总是在生存边缘徘徊。

一年后,报复性旅游带来的红利变红海,利润越摊越薄,竞争越来越激烈。轻松赚钱的时代弹指而过,未来投资酒店的生意逻辑也发生了些许变化。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投资酒店总是眼睛盯着一二线城市的旺铺,租金贵成本高,而现在下沉市场的一些酒店区域更应该受到投资人重视。

目前,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及四线以下城市的连锁化率依次是 44%、36%、25% 及 14%,相对于发达国家的 70% 以上,我国三四线城市的酒店业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

说白了,很多旅途消费不是买不起,而是钱花得有没有性价比,快乐的旅程才是当下社会及消费者最主要的需求。

从消费人群来看,反射到国人对旅游方式的改变,也可以看到所谓贵族概念不存在了,代替的是大量的中产阶级,整个旅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从或需变成刚需,从奢侈品到日用品,从低频到高频,从单一到多层次,从计划到随性。

总结来说,现在这一届新中产既不消费升级,也不消费降级,而是更愿意理性务实消费,花钱买品质,买自己高兴。

再有,从今年五一出行趋势来看,疫情三年兴起的短途近郊游又有抬头趋势,这种 " 短平快 " 的旅行在去年曾经一度偃旗息鼓,但近期一些同业反馈,这种 " 透口气 " 似的微度假再次受到打工人追捧。

在今年五一酒店业普遍感觉客源紧缺的大环境下,数家北京周边酒店、民宿向旅界表示今年酒店预订情况非常理想,"4 月开始每间房涨价 200 元左右,周末节假日加价 200 元,五一期间顺利全部满房。"

上海周边亦如此,携程大数据总结报告显示,今年浙江的安吉、桐庐、义乌是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 36%。

为什么会这样?

事实上,越是经济有下行压力的阶段,人们的收入和资产减少,但由于在经济好的时候养成了消费习惯,所以人们会希望用更少的钱过上和原来差不多水平的生活,谁能满足这种需求,谁就有生意机会。

当然,酒店市场供给从来没有什么一成不变,都是动态调整的。

我们经常说,酒店投资要努力寻找蓝海,但为什么就是那么难做到?

因为红海投资的 " 幸存者偏差 " 总让人觉得自己是那个幸运儿,而蓝海的入口又很难轻易觅得。

未来对酒店市场格局演变的认知,就是酒店投资人最大的本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ID:tourismzonenews),作者:theodore 熙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央视网 重庆 洛阳 万豪酒店 房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