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消费网 05-15
爱旭董事长陈刚:三季度组件平均量产效率将达到24.8%-25%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光伏行业从未停止过对技术创新的追求,但现在行业洗牌加剧,押注技术创新更加成为穿越周期的法宝。

5 月 6 日晚,ABC 电池和组件生产商爱旭股份官方发布的一条视频透露了不少信息量。

视频中,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表示,今年爱旭的电池平均量产效率要达到 27.5%,预计今年三季度爱旭的组件平均量产效率将达到 24.8%-25%。

这意味着去年开始席卷行业的 BC 产品效率的又一次突破 !

爱旭股份成立于 2009 年,曾在业界率先推出 " 管式 PERC 电池技术 ",在全球光伏电池出货榜中位居第二位。据陈刚介绍,目前,爱旭的 ABC 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在 27.2% 以上,组件的量产效率已达 24.2%,交付效率全球第一。

如今,爱旭宣布年内电池和组件效率将再上一个台阶,或将使光伏企业之间的技术竞赛变得更加激烈。

提高电池和组件的转换效率,一直是光伏企业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

公开资料显示,单结晶硅光伏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极限数值为 29.56%。1954 年首个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时,转换效率还只有 6%。此后的 70 年,效率提升了近 8 倍。目前,我国头部光伏企业的 N 型电池量产效率多在 25.5% 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爱旭发布的视频中,公布了一段产线大屏上真实跳动的效率数据。数据显示出,爱旭的 ABC 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达 27.2%。对此,爱旭表示,光伏产品只有真正规模化量产并交付客户,才完成了价值创造与传递。

除了对效率的追求,技术路线之争也是这场技术竞赛的重点。目前,光伏行业正处在 P 型技术向 N 型技术转换的关口。而关于在 N 型技术路线中,TOPCon、HJT、BC 何者将是未来主流,光伏企业们给出了不同答案。

目前,TOPCon 成为大部分光伏企业的选择,产能和产量正在迅速上升。HJT 也受部分企业青睐,这些企业正在加快技术研发以降低 HJT 成本。

相比之下,BC 较为 " 小众 "。爱旭是 n 型 BC 量产技术的首创者,而为了在技术竞争中脱颖而出,一直不曾放松技术研发。

去年年底,爱旭将 ABC 组件的双面率提高到了 70%,破除了人们认为 BC 组件只能用在分布式场景的偏见。近期,爱旭又将 0BB ( 无主栅 ) 技术应用到了 ABC 电池中,使得 ABC 各系列产品功率整体提升了 5W。

连续的技术创新或将令爱旭和 ABC 产品在技术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过,提升电池和组件的量产效率意味着多次攻坚,或将遇到成本、设备等多方面的挑战。爱旭能否顺利实现量产效率目标,将成为行业聚焦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光伏 陈刚 技术创新 竞赛 单晶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