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 05-20
调味品巨头年报对比,谁是“吸金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红星资本局原创

记者|刘谧

编辑|杨程

调味品在人们的饮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餐厅就餐,都离不开它带来的丰富滋味。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食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对调味品的需求自然也在发生变化。

近期,国内调味品巨头海天味业 ( 603288.SH ) 、中炬高新 ( 600872.SH ) 、千禾味业 ( 603027.SH ) 、加加食品 ( 002650.SZ ) 四家企业发布了 2023 年年报。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整体来看,2023 年,海天味业迎来了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中炬高新实现了扭亏为盈;千禾味业实现业绩较好增长;而加加食品的亏损则进一步扩大,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过,与此同时,像酱油、蚝油、醋这类传统调味品进入存量竞争已是不争事实,头部企业开始对调味品进行更加差异化、精细化布局,行业未来发展依旧具备诸多不确定性。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一)

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加加食品营收下滑

从营收层面来看,四家调味品企业中,营收规模最大的是海天味业。

财报显示,2023 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 245.6 亿元、厨邦酱油所属公司中炬高新 51.39 亿元、千禾味业 32.07 亿元、加加食品 14.54 亿元。

此外,2023 年四家企业中,除千禾味业营收同比增长外,其余三家企业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到业务层面,2023 年海天味业营收下滑 4.10%,主要是企业一直依赖的三大主打产品酱油、调味酱和蚝油营收均出现下滑。财报显示,2023 年海天味业酱油、调味酱和蚝油分别实现营收 126.37 亿元、24.27 亿元、42.51 亿元,分别下滑 8.83%、6.08% 和 13.74%。

中炬高新 2023 年营收下滑了 3.78%,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在房地产及皮带轮销售收入出现减少;不过 2023 年中炬高新调味品业务也在下滑,2023 年其主营业务子公司美味鲜的营收同比微降 0.45%,这主要是由于食用油销售收入减少。

千禾味业 2023 年营收同比增长 31.62%,主要是酱油卖得好,财报显示 2023 年千禾酱油营收约 20.4 亿,同比增长 34.85%,占总营收比例达 63.6%。

加加食品在四家中,业绩下滑最快,2023 年营收同比下滑 13.78%,业务整体表现乏力。2023 年酱油产品营收为 7.24 亿元,同比下滑 16.96%;食醋类产品实现营收 5754.25 万元,同比下滑 24.13%;鸡精类产品营收 5313.31 万元,同比下滑 28.37%;食用植物油营收 2.61 亿元,同比下滑 41.35%。

来源:企业财报、红星资本局

从近五年企业的营收情况来看,2019-2023 年营收均保持增长的企业只有千禾味业一家;海天味业务从 2019 年开始营收增速放缓,直到 2023 年营收出现负增长;加加食品已经连续 3 年营收出现负增长,企业业务不断缩小,目前也是四家企业中体量最小的。

总的来说,多家调味品企业的核心业务出现下滑,酱油、醋等传统主流调味品进入存量市场,如何寻找业绩新增长点,成为了这些调味品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

(二)

加加食品连续三年亏损

从盈利角度来看,2023 年这四家企业,海天味业净利润进一步下滑,中炬高新实现扭亏为盈、千禾味业净利润有所增加、加加食品仍在持续亏损,且亏损进一步扩大。

具体来看,2023 年海天味业实现净利润为 56.26 亿元,同比下滑 9.21%;事实上从 2021 年起,海天味业的净利润开始下滑;而 2021 年,海天味业面临 " 添加剂风波 " 等舆情影响,这可能对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炬高新在 2023 年实现净利润 16.97 亿元,同比增长 386.53%,实现扭亏为盈。不过导致净利润暴增的原因是此前的土地纠纷和解。

千禾味业在 2023 年净利润为 5.3 亿元,同比增长 54.22%。2023 年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大力提升营销网络覆盖率,目前全国化布局逐渐完善。

此外,2023 年,千禾味业的毛利率也是四家中最高的,2023 年其整体毛利率微涨 1.03 个百分点至 36.99%,海天味业毛利率为 36.15%,中炬高新毛利率为 32.07%,加加食品整体毛利率为 18.71%。

加加食品在 2023 年净利润为亏损 1.91 亿元,同比下滑 140.6%;对此加加食品在财报中解释称,报告期内业绩变动的原因一方面是销售收入下降,销售价格低迷;同时因全资子公司郑州公司停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人员离职补偿;以及广告宣传投入费用增加等因素,造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负值,经营出现亏损。

总的来说,四家企业中,海天味业 " 赚钱 " 最多,但近两年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中炬高新的净利润波动比较大,主要是由于受到中山火炬工业联合有限公司相关诉讼一审判决的影响。如果看企业扣非净利润,中炬高新在 2023 年的扣非净利润为 5.24 亿元,较 2022 年下滑了 5.79%,这已经是其连续下滑的第 3 年。

四家中,盈利能力最糟糕的是加加食品,目前企业已经出现连续 3 年亏损,今年 4 月 29 日,加加食品宣布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 "ST 加加 "。

(三)

海天味业经销商持续减少

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耗品,调味品销售渠道的覆盖范围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海天味业能有如今的市场地位,也与企业多年的渠道布局密不可分。不过,与此同时,从 2021 年以来,海天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开却始持续下滑,从 2021 年年末的 7430 家,下降至 2023 年末的 6591 家。

面对经销商数目减少所产生的外界质疑,海天味业回应:" 经销商数量与营收之间不是呈正向比例关系,经销商数量的减少一方面是公司对网络的主动优化,不简单追求经销商数量的增加,更注重经销商的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在存量经济下,竞争也更加激烈,一部分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的小规模经销商被市场所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天味业削减经销商的同时,2023 年中炬高新以及千禾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却有所增加。

财报显示,2023 年,中炬高新净增经销商 81 个,截至年末经销商数量为 2084 个,区县开发率为 72.24%,地级市开发率为 94.36%;千禾味业截至年末的经销商数量达到 3250 家,同比增加 1020 家。

除了线下渠道外,近年来,线上渠道也是各家调味品企业的必争之地。不过整体来看,多数企业线上渠道的营收都出现增长停滞甚至下滑。

财报显示,2023 年,海天味业线上渠道营收合计 8.89 亿元,同比减少 10.06%,海天味业对此解释称,主要是优化了线上渠道的产品矩阵。

此外,财报显示 2023 年,中炬高新线上营收也从上年度的 1.09 亿元减少至 9780 万元。千禾味业的线上营收合计 6.31 亿元,与 2022 年基本持平。

(四)

多元化布局策略有所不同

酱油、蚝油、醋这类传统调味品进入存量竞争,头部企业也都纷纷开始对调味品进行更加差异化、精细化布局。

海天味业近年来明显加快了多元化进程,2020 年,海天味业切入火锅底料复合调味料、推出 " 火锅 @ME" 火锅底料;2021 年 1 月,海天味业又推出食用油品牌 " 油司令 ",正式进军食用油行业。

除此之外,发酵果蔬汁饮料胡萝卜汁、预制菜产品等海天味业也都有尝试。对于海天味业来说,自身拥有的品牌影响力、规模效应以及渠道话语权都是优势项,因此探索多元化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不过,目前海天味业的多元化布局仍不算成功,对总营收的贡献较为有限。

盯上复合调味品市场的企业也不止海天味业一家,面对传统调味品巨头陷入存量竞争,不少企业也纷纷加大对复合调味品这一领域的布局。例如,千禾味业推出柠檬醋、火锅醋,厨邦则推出火锅底料、火锅鲜蚝油等。

近年来,加加食品则是一直在大力布局 " 零添加 "" 减盐 " 系列产品。

加加食品称,2023 年公司调味品以 " 零添加 " 为主要发力点,以战略单品带动其他品类联动,发力中高端市场,同时推进 " 减盐生抽 "" 原酿造 "" 面条鲜 " 等大单品运作。不过从 2023 年年报来看," 零添加 "" 减盐 " 系列似乎仍未能带动企业业绩增长。

总的来说,如今调味品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企业既要稳住自己的基本盘,又要布局新的业务方向,这无疑也是对产品创新、渠道拓展、品牌形象等方面的重重考验。

星资本局关注上市公司的一切新

欢迎报料,私信小编!

各种商务合作请勿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海天 中炬高新 加加食品 千禾味业 视觉中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