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新智驾 05-21
导远科技拿下某国际一线车企250万套大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雷峰网《新智驾》独家消息,导远科技已确定将从 2026 年开始为某国际一线车企供货约 250 万套组合导航系统。

作为国内乘用车市场高精定位模块 / 系统领域的头部企业,导远科技在 2022 年正式开始出海,开启国际化战略。

这两年,导远科技的国际化进展颇有成效。

根据官方资料,导远科技的产品已获得 30 多家主机厂的 80 多个车型定点,其中就包括大众、丰田、沃尔沃等国际主机厂。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实际情况是导远科技的具体定点车型还在增加中,因为一些国际主机厂正在增加新的全球平台定点。

目前在欧洲,导远科技与两家德国豪华品牌的沟通,已完成技术评审和质量体系审核,预计在今年三季度取得定点突破。在北美,当地几大车企也在对导远产品进行测试,公司已进入了拿项目的环节。

与此同时,导远科技新一代 MEMS 芯片也已经经过了国际客户的测试验证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高精度定位产品的发展,与智能驾驶普及的节奏基本同步。

事实上,虽说目前基于辅助驾驶 L2+ 场景的需求正在爬坡,但用于高阶智能驾驶的高精度定位模块 / 系统(包括车道级 GNSS 定位增强、IMU、组合导航等不同形态)实际量产上车的供应商还不多,各家都还在寻找商业化突破途径。

作为这一领域的头部企业,截止目前,导远科技累计装车交付约 100 万套产品。

而这次来自这家国际一线车企的近 250 万套大单,对于导远科技的商业化进程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突破,更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这一领域的龙头地位

作为车载定位导航厂商,导远科技在 2014 年从广州番禺一家工厂的传达室起步,在 2016 年 "AII in car" 将业务重心放在对车载定位模块的开发,并率先把集合了卫星与惯性定位单元的组合定位系统用在车上。

2018-2022 年是导远科技发展最快的 4 年,其在 2018 年实现了对小鹏汽车量产供货,并 2020 年开始大规模量产。

导远科技的高精度组合定位产线分三大板块:GNSS 模组、IMU 模组、高精组合定位系统 P-Box,其中 P-Box 的典型应用包含 L2+ 高速领航驾驶、众包地图采集和构建、动态地图匹配、商用车预见巡航(PCC)和自动代客泊车(AVP)等。

2023 年初,导远科技创始人李荣熙曾在上海向雷峰网《新智驾》表示,当前单车定位的成本大概是千元级,而随着不同车型和方案的变化,比如车辆售价和指标要求的不同,成本会有一些波动。

" 定位模组 + 高精度地图 + 适度的视觉传感器,现在汽车整体感知 package 硬件成本已经可以做到低于 1 万元,这就意味着 25 万元以内的车都可以用。"

而对于车厂来说,只要是量产车型,对于定位方案,他们的诉求一是精度、二是安全,三则是成本。

李荣熙认为,高速 NOA、城市 NOA 等功能会向 20 万元以下中低端车型持续大规模渗透,因此对于导远科技来说,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将会是如何在保交付、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降本。

雷峰网 # 雷峰网 # 雷峰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丰田 智能驾驶 上海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