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葡萄 05-24
游戏行业有多少草台班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有的游戏,还没做多少,概念动画设定,制作人的心路历程,初心,野心,痴心,妄心曝光了几遍;

有的游戏,玩法、循环都没有确定,先合成了 PV,搞了大规模的预定;

还有的游戏,能不能做出来都没把握,已经开发了外设,众筹了周边,甚至给虚拟角色发了专辑,过了生日。

——那些造了这么多声势,连庆功会都开过的团队,居然连游戏都做不出来,你说游戏行业算不算个 " 草台班子 "?

现在,就让我们由浅入深地认识一些草台班子。

01

快逃型

这种类型的表现,是公然的不正规。

比如入职就天天加班,阴阳合同,薪资之前有拖欠,离职的员工有仲裁,网络被诋毁,现在 " 换了股东 "or" 换了老板 ",只要你入职,一切都会好转起来。

这好比一个出了无数丑闻的上市公司,被加星加帽 *ST 的股票,时不时传点新闻,导致股价变化很大,总有人觉得一地鸡毛雄鸡装,能飞上枝头盖凤凰?

(电影:夏洛特烦恼)

有那么多可挑选的,怎么单挂这一枝?

这种不对等做法就是一种 " 服从性训练 ",一种 " 智商筛选 ",但凡接受这些条件进去的,自然会被循序渐进提高要求,变本加厉的索取压榨。

比如习惯工资不按时发放,基本劳动得不到保障,所有承诺无不落空。

比如给你位置,以重用为名使唤你,还要你呼朋引类,最好能投资入股……于是越陷越深,等觉得不对的时候,又发现 " 沉没成本太高 ",担心走了拿不到之前的付出的回报,拿不回自己的投入和薪资。

其实不是你舍不得走,而是你还有被利用的利益。

我一个认识十几年的同行,进入某老板开的游戏媒体公司时。我跟她说,这老板拖欠工资,且新开的公司投资到位都未知,如果要试着进入的话,记住三点:

1、即非游戏公司,不要去做游戏。

2、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不要拉熟人进来。

3、无论如何,不要自己掏腰包。

结果呢,这位同行说 " 富贵险中求 ",被老板封为公司总经理。既然是总经理自然负重任,便招朋友入职,再帮着做游戏,给公司垫钱,最后被老板 " 惋惜 " 的劝退。

(电影:飞虎队)

这样的公司,在外包,代工等游戏周边尤为多见,核心是上游开闸,中游截流,下游才有水。公司的老板是中游,喜欢玩争上游,搞下流。

我曾亲眼见一个聪慧的美女,5 月中还说着没有钱不干了,6 月初就开始鞍前马后前跑后的任劳任怨,帮运营,帮开发。我惊讶她的转变,她回了同样一句话 " 富贵险中求 ",最后她也被清除出场。

(电影:年会不能停)

比这更要 " 快跑 " 的,是做灰产甚至不合法的公司。比如前些年的一些棋牌,用游戏包装的网贷,赌博(冠上区块链,元宇宙标签的 ) 以及一些灰产,如私服,套版号以及黄油等等。

看着大老板大股东大把捞钱你羡慕不?也许碰巧你也能喝点汤,但你也不想突然被喊 " 举手,蹲下吧 "。

更不要相信所谓赚了钱就做游戏这种说法,好比黑帮片的 " 做完这一单就收手 "。

我有认识的人,听着音乐敲着代码,就被带上了大巴,送进了局子配合调查。劳动纠纷三年五载要不到工资,简历会花,生活都搞得很嘈杂。

记住,如不巧进入这样的公司,尽量连入职手续都不要办,一个复印件,一个名字,一个手机号都不留,快跑!

(电影:阿郎的故事——  

有的错,一辈子都不能犯一次)

02

快走型

这种也比较常见,大抵是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过去出过一个不太出名的作品,目前还有不多的收入。和高峰期比,公司人数收入都从腰斩到了膝盖。

有人会问:公司项目总有起起伏伏,这没错。

判断标准是:

A 是否一直陆续的出产品(无论成败)

B 是否有一套完善的研发规范流程。

C 是否产品从美术和设计都在提高。

但凡一家公司做成了项目有所收益后,负责人开始抢图章,搞微博办公,分赃不匀,分裂撕逼,分崩离析,优秀的人鸟兽散,剩下的人苟延残喘……这样的公司无法做到持续出产品。

(电影:热辣滚烫)

如果股东拿主要收益搞其它爱好或投资(投身欢乐场,囤积海景房,入股水泥厂,开挖虚拟矿 ) ,把游戏的收入当现金牛,这样也无法持续的出产品。

既然无法连续的出产品,人员能力都有了断层:

即使时隔多年勉强用手搓了出续集 2 代,也没有昔日的荣光。这样慢工出烂活的开发,也不会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开发流程。

总结起来,这种建立有些年的公司,其开发水平能力还停留在若干年前(甚至不如 ) ,一个草台班子的水准,由于内斗和滞后,公司留下的多半是混子关系户,在这样的公司,学不到什么,也不可能做成什么。

我认识一个策划,十年前急着工作挣钱糊口,我推荐他去了一家早些年端游流水峰值 2000 万的公司当版本负责人,如今流水剩下 300-500 万。我对他说 :,这只是过渡,时代变了,赶紧去搞手游,这家公司就是收个长尾,不可能再搞端游的。

(电影:无极)

两年后,在园区附近遇见他把一辆小货车的电脑和服务器,拉往一间小办公室——公司收入继续下滑,只能租用小房间了。我便问他:为什么还不走,他羞赧的说:事不多,钱也不少,太舒服了,每天泡泡花茶,养养树蛙……活的滋润,忘记该润,得到了也会马上失去。

又过了两年,他托我介绍工作,我说你这几年的经历,业绩……算了吧。

另一个快走型的案例,是我记得某家公司刚赶走张三,又重用李四。我劝说老板,李四的能力管理都有重大错误,版本不能按时出,延迟还会出问题,甚至用 " 能按时出我走人 " 来劝谏——果不其然一塌糊涂的惨败,结果走人的是我。

老板说:你一直说李四有问题,于是我一直替他辩护,现在证明是你对了,显得我很傻逼(原话如此),所以你得走。

老板说的是心里话,这就是人性。

像《三国演义》里田丰听说袁绍大败归来,就明白自己必死。

03

快溜型

正如前面举过若干个拿了大笔投资,履历光鲜的团伙没能做出项目的事情。判定它们是草台班子略过分,如果一个团队在有相对充裕钱和时间的情况下,连基础体验,上线测试都做不到,那不是菜是什么?

怎么识别这种高级的草台班子呢?

这类班子,在行业光景好的时节特别多。进不了大厂年轻人,能进这种创业公司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是眼睛要擦亮,你的目的是履历和经验,而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混日子。

有钱的创业团队观察几个要点:

1、负责人心在哪里,在干什么?

比如负责人一直张罗着装修房间,摆设模型,为了私人爱好使用公司资金。比如搞个等身手办为 " 未来产品 ",搞顶配的硬件为了 " 体验灵感 ",天天通宵达旦的打有关无关的游戏,号称研究同行。有机会各种前置报道,发表初心,在各种媒体上,以及在一些创业群,业内群分享,感悟。

负责人既没有时间观念,也不在意公司冷暖,而是特别热衷于个人外观,那他显然是在打造个人品牌。

还有一种负责人就是混的,我曾见过某大厂出来的负责人,非常看不起创业的项目,每天都在打游戏,定期打包给他喷一阵,就又去炒股了,这样的人可不止一个。

(电影:年会不能停)

2、游戏有没有方向

很简单的判定,公司开张了三个月还在讨论游戏方向,策划要写三个月文档接触不到程序,美术天天在搭管线做概念,然后要求出个 PV 或者 " 技术演示版 "。

然后过了几个月全部推翻……

然后再过几个月又全部推倒重来……

就奇怪了,游戏的方向,不该是创业前就想的非常透彻的吗?

除了一些需要实践的细节,游戏的实际体验,美术感受,不都在脑海中翻转了几十遍?还需要多少实验的时间?

从零开始的创业,是不是要从第一行代码写起,是不是要从策划总纲写起?之前的积累呢,团队经验的,这就是草台班子。

(电影:少林足球)

3、项目有没有真实的进度

如果创业公司开张,必然是要尽快出版本,按照 333 的标准,3 个月概念版,3 个月试玩版,3 个月 demo 版,这是前期的生死线。

如果你加入的团队,概念版要做 1 年,那试玩版是要 2 年?Demo 难道要 3 年以上?

2022 年末到 2023 年为什么大量倒闭游戏公司,自然是 2020 年原神启动后拿到的投资,2 年以上做不出值得续费的进度罢了。

(电影:大腕)

无论多么有创意的游戏,最终都归结为工作量和进度。

一个团队控制进度的能力,便是这个团队的专业价值。而一个在进度上都自欺欺人的团队,必然是草台班子!

  小规模没有大资金的创业团队呢,比如独游,或者是小型的新开发游戏公司?

一样观察三个点:

1、是否权责分明

一群爱好者,老同事拉的群,必须有一个真的老大,真的做主的人,真的决断的人。同样也是大家信赖的人,控制到核心方向和进度的人,否则扯皮,内战,耽误时间,折腾到死。

(电影:投名状)

2、是否协作正常

十人以下团队,不该有绝对脱产的人。

如果你看到一家很小的公司,有 10% 的不干研发,全职搞 " 管理 "," 商务 "," 人事行政 ",主要乐趣在自己的爱好上,那大概率是人浮于事的公司。

同样,公司团队人虽少,合作不可少。比如总有人自由安排时间,来走自如;比如总有人不按时按质完成(理由是熬个通宵就补上),总有人摆着我都创业了,玩玩怎么样的态度,这管理有大问题。而且这问题看在眼里,居然但实际上能接受,就好像 " 伐木累 " 的一家人,连厕所都没人打扫一样,团队面和心不和。

3、是否脚踏实地

每个小团队都有成就大事的梦想,这些年同学组合创业无不以米哈游为例子,这很好。

但也该清楚,这种例子不可复制,即使是《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甚至《拣爱》都很难多见,明白团队的核心在于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有限的项目,愿景在于满足有限的的用户的有限需求。明白做出是七分靠玩法,三分靠打磨,剩下成功要靠天命。

(2011 年:米哈游创业团队)

明白并且能执行这些的团队,对预算人力进度就可以把控,是一个可靠的团队。

一个优秀的团队,特点是人员团结,做事严肃,目标紧张,研发活泼。

如果你去的是小公司,看他们做着大公司梦,过着大公司的病态生活做开发。

快溜,因为你不是他们团队中的一员。

04

快守型

总有同行会疑问,为什么某某公司大资本,大资金,大人物也会垮?

为什么某某公司的大老板,大领导,大主管总会搞些大事情,大新闻?

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合常理,违背游戏基本开发,运营规律的事情?

老板不理智,负责人外行,中间人欺诈,下面人争权,小人物掌权,大集团放弃,真这么简单?

(电影:夜宴)

这种班子,是一群尔虞我诈的利益团体,班子并不建立在游戏行业上——无论如何要 " 快守 "。

如何鉴定这类班子?

举个例子,有一年创业拉投资,听说一家大公司要团队。城市核心地段,豪华装修写字楼,部门结构阵仗宏大,领头负责研发看团队的也是业内的顶级牛人。网上查该公司,曾经在前些年做社交游戏出过几个产品,这几年没有任何新作,挂在公司官网主页炫耀的游戏,都是 2010 年前后的游戏,现在几乎没有了踪迹。

和负责人去聊,告知过去几年公司颓废,现在要大投入重新振作,要做大游戏,而且要再度进军海外。后面就是专业套话了,拥有多少资本,在海外有多少关系,等到集团上市,员工持股计划多么有价值。

最后一句倒让我竖直了耳朵,再去网上财经股票类新闻搜索。原来某家族集团控股这家公司,该老板另外控制若干家公司,现在宣称融资数亿元,将会把这家公司打造成一家出海的游戏大厂,还要在 A 股上市。

(电影:甲方乙方 亿万公主屌丝梦)

文章写的气势如虹,让股吧的键盘投资者都热血沸腾。

那么问题来了,几年前做过海外畅销的社交平台网游,如今是手游年代了,几年的断代,没有人员,经验,产品的积累,怎么实现这庞大目标?

这家开始发力的公司,又要收购某网络服务上市公司了,这家网络服务公司又是从某资本猎手的版图中高价中转出来猎物……至于后续,有句话的好,高明的猎手都是以猎物的样子出现。几年后,这家曾估值接近百亿的的互联网服务公司早退市了,这家游戏开发公司,主页还在,点进去都是 404 ……

再比如,某个曾经专做发行的公司,在游戏股暴涨的年代,代理一款 IP 大作,首月自刷个 2000 万,凑了个高流水,给该游戏生命周期做个高预测,预估自己每年能搞五六个这样的产品,承诺高业绩,预备卖给要进军游戏界的上市公司,先是酒业公司洽谈,再是材料公司收购。

突发异业收购审批严查,于是号称天价收购 IP,高薪雇佣开发人员,巨额奖励跳槽团队,做出一副自研收购两头都要硬的样子,求迅速成交。

在又一次被收购失败后几个月,该公司破产了。这样的公司真的是想做游戏吗?

如何识别这样的更高阶的公司团队?主要有以下四点:

1、极不合理必图利;

2、总是反常必为妖;

3、产品个个拆烂污;

4、新闻天天新高潮。

比如,见过的某家有矿的集团,进军互联网。从门户网站到文学媒体,到网络游戏,似乎全平台,全机种都要制霸。

有几个不合理之处。

(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

一方面号称正规,有各种关系,但公司的注册的极慢,所得税及社保往后拖,工资要下月的 20 号才发。

一方面声称重视研发,对技术人员的管理极为苛刻死板,比如不到六点不能开顶灯,比如用投影仪要填表申报开锁。

一方面不惜余力的加快进度,边上班边大兴土木的装修。另一方面,装修完成两三个月就要搬迁到另一个区的科技园。

那边给了一大片地,还给了免费用的写字楼。承诺员工的租房补贴,搬家补贴全部落空……饼画的很大,那片地可以建房子,游戏上线成功,送员工房子……

你信吗?

或许有人觉得,无论如何,集团是有钱的。借这个势力可以做好游戏。用一句成语形容 " 与狐谋皮 "。

(电影:被解救的姜戈)

你看中的是班子的势力,用势力的钱来做游戏。

班子看中的是你们做事造的势,换到的地,搞到的利益。

这不是一种比例,这是完全不对等的游戏,这叫 " 与虎谋皮 "。

比如,前些年魔都突现的某大游戏公司,忽然就要开四五个大项目,从开放世界 RPG,SLG,MMORPG,乃至女性化游戏都要做。

网上搜一下你就会发现,这家公司有大量软文,都是一水的几句话:

高薪,牛人多,环境福利好。技术先进,将会 3A 进化,互联网产品牛,赚了很多钱。

用脑子想想看:同时做这么多大项资金,人力,版号合理吗?头部大厂都做不到,这家公司有别人的钱和基础产品吗?

以上所说的,就是要 " 守 " 的草台班子。

守什么?

可能由于就业恶化,可能由于经济压力,可能由于经验缺乏,进入这样的公司。

守住自己的判断力,不要被势力动荡,和浮华喧嚣所迷惑。

守住做游戏的初心,不要幻想利用的势力,完成产品研发。

05

结语

洋洋洒洒讲了这么多。

我想起不止一次的,苦口婆心的,劝过好多年轻人,不要在某,某某,某某某公司做下去,这老板根本没想过做游戏,该集团根本不是想做游戏,这游戏是肯定做不出来的…

(电影:美国往事)

他们大多觉得 " 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多觉得 " 做游戏挺好的 "," 只要努力就好 " …

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现在我不再年轻,我还在做游戏,但我若能年轻,该多好啊。

草台班子消耗的是你的热情,你的青春 , 你的生命。

快跑吧!

奔跑的少年,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游戏葡萄招聘内容编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夏洛特烦恼 上市公司 智商 股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