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见财经 05-25
太惨烈!大润发,突然关店20家!巨亏16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大润发,加速掉队。

5 月 21 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披露了截至 3 月 31 日的 2024 财年业绩报告。其中显示,公司实现营收 725.67 亿元,同比下降 13.3%;全年亏损金额达 16.05 亿元,上年同期为 1.09 亿元,这是高鑫零售 2011 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亏损。

其中,商品零售收入为 694.31 亿元,较 2023 财年减少 111.04 亿元,同比下降 13.8%。

面对业绩遭遇的巨额亏损,高鑫零售给出的解释是,负现金流门店、关闭门店及拟开业门店的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等是主要原因。同时,业务调整和顾客囤货心智消退导致平均客单价下滑。

在过去的一年内,大润发经历了大规模关店。

据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关闭了 20 家大卖场。截至 2024 年 3 月底,公司拥有 472 家大卖场、32 家中型超市以及 3 家 M 会员店,总经营面积超过 1350 万平方米。

随着大规模关店,高鑫零售的员工数量大幅减少。据财报显示,公司员工数量从 2023 年 3 月底的 107785 人,减少至 86226 人,节省了超过 5 亿元的雇员开支。

从零售业的关键指标—同店销售增长来看,高鑫零售 2024 财年的同店销售增长(按除去家电之货品销售及对淘菜菜及天猫共享库存销售计算)下降了 6.6%,已经是连续十年下滑,且下降态势似乎正在加速。

这或许意味着,大润发的大卖场门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迅速变弱。

另外,高鑫零售的现金流也传来了危险信号。据财报显示,公司 2024 财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26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43.02 亿元,大幅减少了 78.5%。

截至今年 3 月末,公司的净现金(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融资产、定期存款等)为 165.04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94.49 亿元大幅下降。同期,公司权益负债比率为 0.76,上年同期为 0.80。

一系列财务指标反映出,作为国内大卖场业态的领导者,大润发的商业模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反映到股价层面,截至最新收盘,高鑫零售的股价仅剩 1.62 港元,相较于 2020 年 6 月的高点,累计跌幅达 87%,最新总市值为 153.59 亿元。

回溯历史,大润发是中国商超历史上的传奇之一。早在 1997 年,大润发便开出了第一家大型现代化超市,走精致量贩店的路线,随即开启疯狂扩张。

它仅用了短短 12 年的时间,便登顶中国大陆零售冠军的宝座。2010 年,大润发以 404 亿元的销售额首次超越国外超级巨头家乐福,问鼎中国超市销量第一。

2011 年,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了 " 最赚钱的超市 "。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润发以连续 19 年未曾关闭一家门店的骄人成绩,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传奇超市。

巅峰时期,高鑫零售股价最高曾达到 13.4 港元,总市值一度高达 1278 亿港元。

2020 年,大润发迎来了关键时刻。当时,阿里巴巴斥资 500 亿港元,成功控股高鑫零售,并将其作为新零售战略的重要一环。

面对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似乎颇为感伤,当时其表示," 我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

但阿里巴巴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时任阿里巴巴 CEO 张勇表示:大润发因阿里而不同,阿里因大润发而不同。

收购之后,阿里巴巴对高鑫零售非常看重,给钱、调人、砸资源,大润发也被贴上了 " 新零售 " 的标签。

然而,形势不由人,线下大卖场的零售模式正在被时代抛弃。面对电商的低价竞争,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不再。

同时,社区团购、前置仓、会员制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兴起,也进一步压缩了大润发的市场份额。

阿里巴巴没能让高鑫零售走上复兴之路,反而业务每况愈下,最终陷入业绩危机。

随着,大润发的传统业务颓势尽显,经营状况每况愈下,阿里巴巴似乎萌生退意。

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表示,目前阿里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他们不是核心的聚焦业务,阿里退出也是合理的,但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去实现。

随后,高鑫零售发布人事变动公告称,阿里巴巴空降高管林小海辞任高鑫零售 CEO,欧尚沈辉则接任高鑫零售 CEO。

从业绩层面来看,大润发似乎已经成为了阿里巴巴的 " 拖油瓶 "。

阿里最新财报显示," 所有其他 " 类别(包括高鑫零售等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 3%,亏损也进一步扩大,经调整 EBITA 为 -28.18 亿元。

这一系列的信号,引发了市场对阿里巴巴将要退出高鑫零售的猜想。

近日,市场传出消息称,阿里内部基本已确定把大润发和盒马出售给中粮,大润发约预估 100 亿人民币,盒马约预估 200 亿人民币。

对此,盒马相关负责人回应称:" 假的 "。大润发也表示,上述有关出售消息为假。

但有分析人士称,高鑫零售的净现金(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融资产、定期存款等)高达 165.04 亿元,同时拥有超过 450 万平的自有门店物业;阿里巴巴收购高鑫零售花了 500 亿港元,大概率不会以 100 亿元的价格出售。

面对当前的被动局面,高鑫零售似乎仍在寻找突围。其中,大润发 Super 店、M 会员店被寄予厚望。

截至目前,高鑫零售旗下 M 会员店已经开出 3 家,分别位于扬州、南京和常州,另有 4 家门店筹备中。

2024 财年内,首家 M 会员店的付费会员人数已破 6 万,会员总数破 11 万。

但目前来看,会员店的数量仍然很低,尚不足以支撑高鑫零售庞大的体量转型。

最新财报释放的一系列信号,意味着,留给大润发的机会、时间或许不多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大润发 404 高鑫零售 零售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