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南 06-05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北京大学升至第14名,清华大学位列第20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天凌晨,QS 官方发布了最新 2025 年世界大学排名!

在去年,QS 世界大学排名自发布 20 年以来首次调整排名方法,在六项基础指标以外新增国际研究网络、就业成果、可持续性这三项指标,并相应调整了权重(具体指标详见下图),一瞬间就引起了学校排名的 " 大洗牌 "。

那么在更改指标权重后的第二年,各世界名校所面临的究竟是 " 再次地震 " 还是 " 排名微调 "?

话不多说,Top 100 排名赶快先来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U.S.News 偏爱普林斯顿,Quant.Net 独宠巴鲁克学院,而 QS 世界大学排名的 " 冠上明珠 ",则始终是 MIT。

恭喜麻省理工学院(MIT)连续 13 年稳拿第一名宝座,属实是 " 美校之光 " + 创造历史了!

另一所非常争气的美国大学当属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从去年的 Top 15 一跃来到全球前十的行列,顶替了去年进步明显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成为了本年度的美校 " 大黑马 "。

此外,藤校宾大也稳中有进,排名进步一位来到 Top 11;普渡大学进步飞速,从 Top 99 冲到了 Top 89。

不过从整体排名来看,虽然美国高校普遍成功保持了其在雇主和学术界的良好声誉,但受到新版权重的影响,大部分美校的排名依然处于下滑态势——

除了加州理工(#10)、宾大(#11)和普渡大学(#89)的名次有所上升,MIT 和哈佛大学保持不变之外,其余院校排名全部下降,无一例外。

如果说下降两名的 UCB(#12)与下滑 3 位的康奈尔(#16)都还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话,下面这几所大学就堪称遭遇 " 滑铁卢 " 了——

芝加哥大学下降 10 名,掉出 Top 20;

藤校哥大继续下跌,由去年的第 23 名降至第 34 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同样排名变动较大,下降了 13 名;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密歇根安娜堡、华盛顿大学也均出现了 10 个名次以上的排名下降;

而波士顿大学(BU)和佐治亚理工学院(Gatech)则更是直接掉出了 Top 100,彻底沦为背景板 ......

要说 2025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最光彩照人的存在,还得是拿下全球 Top 2,一举领跑英校的 " G5 扛把子 " ——帝国理工学院(IC)!

而这也是帝国理工自 2014 年后再次回到综合排名全球第二的位置,想必在今年的留学申请中,IC 的各热门项目会得到愈发多的学子青睐。

牛津大学则继续保持在 Top 3 的位置不变;但剑桥大学滑落三名,成为了新版本的 " 前五守门员 ";伦敦大学学院(UCL)依然排名 Top 9 成为位列全球前十的 4 所英校之一。

放眼其他英国高校,表现就是喜忧参半了——

伦敦国王学院(KCL)维持住了第 40 位的排名,爱丁堡大学(# 27)、曼彻斯特大学(#34)虽然有所下滑但也依旧保持在世界前 40 之列;

布里斯托大学(#54)、南安普顿大学(#80)、伯明翰大学(#80)的排名均有小幅上涨;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名次退后 5 名来到 Top 50 扛起 " 守门 " 重任,格拉斯哥大学、利兹大学和杜伦大学的排名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整体看,英国拥有比任何其他国家 / 地区更多的排名靠前的大学,在全球 Top5 中占据 3 个席位,一众高校即使出现排名升降,幅度也普遍不算很大。

比较富有 " 悲剧色彩 " 的当属被挤出 Top 100 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和诺丁汉大学,另外被寄予厚望重回前百的谢菲尔德大学也依然排在 105 位,没能更进一步。

在本次排名中,中国高校的表现非常出色。

总计有 71 所中国内地高校进入本次 QS 世界大学排名;其中 48 所(68%)高校的排名较去年有所提升,而只有 16% 的大学排名有所下降。近一半(46%)上榜的中国内地大学位列全球前 500。

北京大学依然是中国(大陆)高校中位于全球前 20 的代表,排名上升 3 名来到全球第 14 位,清华大学则前进 5 名重新进入全球前 20!

中国内地高校本次进入前 100 的共有 5 所,除清北外还有复旦大学(#39)、浙江大学(#47)以及上升 6 名踏入全球前 50 的上海交通大学(#45)。

另一所值得祝贺的院校是同济大学,其排名从全球第 216 位跃升至 192 位,实现了首次跻身全球前 200 名的重大突破。

聚焦中国香港地区,香港大学第 17,香港中文大学第 36,香港科技大学第 47,也继去年暴跌后全员回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强调增强研究能力的战略持续取得成功。

在 QS 研究影响力衡量标准的 " 师均论文引用 " 指标中,全球前 100 的大学中有 24 所来自中国内地,其中 6 所更是进入全球前 20。

澳洲大学依然是 QS 大学排名改版后的 " 最大赢家 ",不仅在 Top100 中占据 9 个席位,更是有三所院校跻身综合排名全球前二十。

墨尔本大学今年又涨一位,来到 Top 13 继续领跑澳洲的同时,还捎带手把藤校康奈尔给超了;

悉尼大学同样晋升一名来到第 18,新南威尔士大学则维持住了 Top 19 的名次;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正式步入 Top 30 之列;

莫纳什大学上升 5 位,来到 Top 37;

昆士兰大学上升 3 位,位列 Top 40;

阿德莱德大学上升 7 位,来到 Top 82;

悉尼科技大学进步两个位次,收获 Top 88......

放眼望去,除了西澳大学排名有所下降(从去年的 72 位下降至 Top 77),其余澳洲学校排名均有所提升!

可以说,虽然常年被戏称为 " 水硕 ",但高排名所带来的国内就业、落户、考公考编、创业补贴的优势确实是实打实的,这种高性价比依旧会是澳洲留学的亮点。

新加坡拥有亚洲地区唯一一所跻身全球前十的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全球第八。

另一所新加坡名校南洋理工大学(NTU),则从去年的第 Top 26,一路上涨 11 个名次来到 Top 15。

而前十的另一所非英美学校则仍然是排名 Top 7 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需要注意的是,QS 排名依据中的 " 雇主声誉 " 是 QS 排名区别于其他三大排名(US.News、ARWU、THE)的特色和亮点。虽然其他排名也会有涉及到就业率的相关数据,但完全由雇主来给学校进行评价的,只有 QS 排名。

也正是在这种排名指标制定的影响下,再加以 QS 相对更加全球性的多维度视角,导致很多牵扯 " 留学生回国落户 "、" 留学生归国就业 " 的选拔条件总会以 QS 排名作为参照。

但留学君想说,大学的排名并不代表一切,同样学生的经历也并不仅仅以学术为起点和终点。

虽然 QS 排名的影响力很大,让家长,学生,甚至大学都很关心,也有很多公司在招聘环节都会对应征者的大学 QS 排名有所要求。

但一份好的成绩单,一段优秀的实习经历,一次画龙点睛的论文发表 ...... 其实都能成为你的简历上与 QS 排名一样令 HR 眼前一亮的优势。

也正因如此,各位 " 准留学生们 " 在准备申请之时,也一定记得排名只是参考,不是全部,不关注排名不可取但 " 唯排名论 " 也同样会让你错失更适合自己的学校 / 专业。

理性看待排名,更多地考虑自身需求(如地理位置、就业数据、专业排名、生活习惯等),才为申请上策!

来源 QS 世界大学排名官微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mit 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