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人教育 06-11
聚焦0-6岁早期教育 以阅读赋能产业发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发达国家为何高度重视 0-3 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早期阅读对于婴幼儿心智发展有何影响?随着新生儿出生率降低,学前教育与婴幼儿服务机构将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5 月 16-17 日," 以早期阅读赋能婴幼儿产业发展 " 为主题的首届早期阅读暨婴幼儿产业发展论坛,在江苏省扬州市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举办。

来自国内早期阅读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实践者、托育机构负责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以及产业学院和婴幼儿产业相关负责人近 400 位参会代表,围绕早期阅读、婴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早期阅读师资培养,以及儿童友好空间打造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心和基金会资助下,童萌亲子园专注于儿童早期阅读与发展。童萌 供图

0-3 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

有研究显示,人类的大脑可能是唯一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 3 岁前。3 岁前,大脑会发育到成熟期的 80% 左右。婴儿从一出生,每秒就会产生 700-1000 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其带来的错综复杂的大脑回路便是大脑的构造,将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功能。

研究发现,3 岁幼儿的神经细胞突触连接是成人的两倍,而非认知技能则主要形成于 3-4 岁。认知、语言能力和社会情感发展在儿童早期已经出现分化,并且能很好地预测儿童未来的学业表现以及成年后的收入水平。

心和基金会秘书长、益微青年(EV)创始人刘斌,在其《国际扫描:0-3 岁婴幼儿发展和促进》主题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国际上对于 0-3 岁婴幼儿发展的一些共识,以及早期发展如何影响孩子的生命历程。他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 · 赫克曼(James Heckman)提出的 " 赫克曼曲线 " 为例,指出个体生命的最初 3 年,经历了大脑快速发育、突触修剪和髓鞘形成等过程,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无论对于个体自身的长期发展,还是对于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积累,儿童早期发展都至关重要。

刘斌指出,婴儿其实是一个非常主动的学习者,而且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婴幼儿与主要照护人之间的 " 发球—回球式 " 互动,能塑造婴幼儿的大脑环路,促进婴幼儿的语言、社会性、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婴幼儿的安全感、信任感,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可见,先天基因是潜能,后天环境则决定实现程度,即能否获得良好的营养、保护和来自交谈、游戏以及回应性照料的刺激。"

图为绘本专栏作家何伟(右)在其主办的绘本插画展上现场指导孩子阅读绘本。

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的最好教育资源

研究显示,使 0-3 岁婴幼儿大脑发育和建立神经连接的重要条件是语言,尤其是父母的语言。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达娜 · 萨斯金德(Dana Suskind)曾发起 "3000 万词汇倡议 ",在美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达娜 · 萨斯金德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 3 岁以前,高收入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是 2153 个,远远高于低收入家庭孩子的 616 个。按此推算,到 4 岁时,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之间,就已经积累了高达 3200 万的词汇刺激和学习差异。在此基础上,低收入家庭孩子掌握的词汇量只有高收入家庭孩子的 1/2。

达娜 · 萨斯金德在其《父母的语言》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早期语言环境如何影响大脑神经的可塑性及其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她指出,父母的语言是刺激大脑发育、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最好教育资源,并强调 "3000 万词汇将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惠英长期致力于幼儿语言研究和少儿阅读。她在《脑科学和早期阅读、儿童发展》主题演讲中,分享了脑发育机制与儿童早期阅读、赫布理论与镜像神经元在儿童早期阅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引导幼儿在阅读中游戏、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心智。

许惠英指出,要实现与孩子的高质量交流,父母可遵循《父母的语言》推荐的 3T 原则,即共情关注(Turn in)、充分交流(Talk more)和轮流谈话(Take turns)," 孩子关注什么,你就关注什么,即时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这就是一种共情;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更广泛的词汇;最后,在与孩子交流时,邀请孩子参与对话,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图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领鹿幼教学院学生与幼儿一起做手工。领鹿幼教学院 供图

婴幼儿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理事长孙永如教授,去年刚卸任校长一职。曾任扬州市副市长,并在高校历史系做过副教授的孙永如,自掌舵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以来,一直高度关注职业院校如何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职业院校毕业生如何实现高质量就业等问题。

孙永如在《信息时代婴幼儿服务人才培养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中,围绕人口出生率下降、婴幼儿托育服务亟待升级,以及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方式带来哪些挑战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 早在 2018 年,当我们预测到伴随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大量托幼机构将难以生存、幼教毕业生也将面临就业困境时,我们果断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将幼师专业调整为幼儿健康专业;另一方面加速与产业界对接,探索产教深度融合项目,让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就能对接未来的就业岗位。" 孙永如认为,职业院校只有深入研究产业发展及其对人才的核心需求,才能拿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在产业链条上的岗位迁移能力,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槐堂保育园创始人、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委会常务委员王剑,曾多次赴日本考察学习。他发现,日本在 20 世纪 70 年代曾大力推动立足于 " 人的发展 " 等基础研究,以及诸如 " 临床教育学 " 等跨学科建设。2002 年,日本大学开始设置 " 儿童学 " 本科专业," 日本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努力,终于创建出相对科学完善的 0-6 岁保育教育研究和实践体系。可以预见,我国 0-6 岁的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体系,也将迎来升级换代的挑战和机遇。"

王剑认为,在新生儿出生率下降、供求关系逆转的新形势下,包括公办园在内的幼儿园生存压力会逐步加大。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学前 3 年毛入园率已达到 91.1%。在此背景下," 学前教育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质量;另一方面,可考虑向前延伸至 0-3 岁早期教育,向托育一体化发展。"

数据显示,2020 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 3 岁以下婴幼儿入托率平均值为 36.1%,其中荷兰达到 65.5% 的入托率。我国托幼行业入托率则为 5.5%,远低于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让环境有 " 温度 ",让空间有 " 语境 ",努力营造对儿童友好的空间。蓝马艺术社区 供图

以阅读赋能婴幼儿产业发展

领鹿教育创始人、总裁沈晓梅,从 2019 年开始就在公司正式成立了 " 读书会 "。到 2022 年," 读书会 " 的参与人员已从公司内部,发展到与领鹿教育合作的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学生中," 我们的使命是让人更有价值,‘读书会’就是要推动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人的精神世界更丰盈,让人不易被 AI 取代。"

沈晓梅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领鹿幼教学院为例,指出领鹿教育一直在探索以 " 职业教育 + 互联网平台 + 人才服务 " 为运营模式,希望打通学校、企业、学员三方端口,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目前,领鹿教育已联合全国约 200 所中高职院校和 1000 家企业,每年培养约 5000 名 " 儿童和大健康服务 " 工作者。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曹玉兰认为,阅读危机是新时代教师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她以某省幼儿保教主任研修班的调查为例,该调查显示 77.9% 的研修班参训人员,其日常主要读物仅限于幼儿园教材和参考书," 尽管教师素养提升有多种途径,但阅读仍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基石和力量。"

论坛上,《2024 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 幼儿版》正式发布。该书目以 0-6 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阅读特点和需求研制而成。据书目研制负责人、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介绍,2001 年亲近母语发布了国内第一个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之后每年对书目做一次修订和发布。自 2018 年起,亲近母语将 0-6 岁幼儿的分级阅读纳入到整体书目结构中。为了让更多父母理解 " 分级读物不是分级识字 ",也不是分级 " 阅读训练 ",亲近母语于 2023 年正式推出《小步乐读 · 儿童中文分级阅读》丛书,希望从中国孩子的语境特点和本土文化出发,帮助儿童在有兴趣的阅读中科学识字,提高阅读素养,培育孩子的中国文化根基。

论坛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系主任高原,从儿童心理、阅读空间打造等视角,分享了儿童友好空间营造的方法和思路。上海奈尔宝集团(NEOBIO)和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分享了如何通过产业创新,将早期阅读融入儿童游乐和度假体验中,为家庭创造独特而高品质的亲子互动时光。苏州工业园区宋庆龄幼儿园、海豚传媒、成都童萌、开星童书馆等机构负责人,分享了在早期阅读中的探索与思考。此次论坛由亲近母语、领鹿教育、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心和公益基金会等协办。

文 / 中国教育报 -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郜云雁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阅读 婴儿 刘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