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 2:双重妄想》(Joker: Folie à Deux,下文简称为《小丑 2》)大概是今年扑街扑得最厉害的一部大片了,自面世起遭遇了海量差评,等大规模上映后,更是迎来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输。
作为 2019 年现象级电影《小丑》的正统续集,无论它品质如何,我都会看的,尤其是还有机会在大银幕上观影,那就更不能错过了——
看完之后,我可算知道该片为何会暴死了:它做到了 " 让任何一个主流观众群体都难以喜欢 " 的壮举。
原本欣赏《小丑》的人,会感觉到自己被欺骗、被背叛了;
原本讨厌《小丑》的人,会认为自己的厌恶终于得到了印证;
原本不理解《小丑》的人,现在会变得更不理解。
平心而论,《小丑 2》不算烂片,有框架、有思想,还原了角色本身,华金的演技也依旧在线,再度解构的同时还在表现形式上做了大胆创新……
但是啊,它在重复的、无效的地方浪费了太多时间,以至于整部片子都和这个项目一样,显得有些没必要。
是的,这个 " 小丑 " 亚瑟的故事,在第一部结束后戛然而止是最好的,第二部虽然不能说完全狗尾续貂,但确实多余了。
前方剧透预警!
前方剧透预警!
前方剧透预警!
先来简单聊聊《小丑 2》一个显性的争议点吧,歌舞元素。
我个人其实蛮喜欢看歌舞片的,平时如果看到了都会加点印象分。
因为这一类型的电影往往饱含热情与表达欲,有话直说,不会藏着掖着,一言不合就给观众唱跳一段,而且里面的歌曲大多好听,精心布置的环境与编排的舞蹈也足够养眼,很容易上头。
然而《小丑 2》的歌舞部分,我却谈不上有多喜欢,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雷同的段落偏多,一个是与题材不够适配。
影片中的歌舞片段大致可以 " 亚瑟的内心独白 "、" 莉与亚瑟对于疯狂的幻想 " 两类,场景选择上,就地取材和另行搭景都有,参与叙事的和纯粹抒情的也都存在,这些我都觉得没啥毛病——
可是它们太单调了,舞蹈场景稍好一些,歌曲类型就实在乏善可陈,看完后感觉全是差不多的调调,同质化相当严重。
PS:咱也不能说华金唱歌难听,可几段关键曲听他扯着老嗓子低吼,确实有点膈应……
说穿了,亚瑟能表演的舞台只有阿卡姆人才中心、酒吧剧场、法庭等寥寥几处,留给他的情绪则更少,不过是阴沉、疑惑、彷徨和丁点希冀罢了。
这样一部源于犯罪题材的剧情电影,真的不太适合用歌舞片的形式来表达,况且该类型片的受众本就不多,影片中歌舞部分的实际表现,怕是质变成了减分项和负资产。
而这份缺憾,便指向了《小丑 2》最大也最核心的问题:多数时间里,它一直都在不知所谓地原地打转。
第一部《小丑》,无论是否过誉,无论是否被过度解读,至少人物线是清晰完整的。
我们可以看到卑微的亚瑟 · 弗莱克在内在病痛与外部环境的双重折磨下,接二连三做了出格的事情,阴差阳错又理所当然得成为了 " 小丑 ",一个象征着哥谭混乱的精神图腾。
上山容易下山难。
《小丑 2》的结症就在于,它在人物和故事登顶之后,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
影片讲述了亚瑟被捕后等待着他的审判日,期间他遇到了对自己着迷的莉,两人迅速陷入了爱河,而亚瑟也必须在自己的身份认同上做出决断。
在我看来,《小丑 2》近一半都是些大同小异的废戏,它们翻来覆去就在纠结一个问题:亚瑟有没有双重人格?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庞大,可其实没那么复杂,而且观众们都知道答案——
亚瑟哪有什么双重人格啊(开场的华纳片头动画我很喜欢,秒回童年看兔八哥的时光),所谓的 " 小丑保护亚瑟 ",不过是律师玛丽安娜用来脱罪的诡辩话术。
所以,影片真正的核心议题为 " 亚瑟究竟是谁?"
对于无数 " 小丑 " 的信徒和追随者来说,亚瑟当然只能是小丑本丑,尤其是近距离追星成功的莉,打从见面时起,她就一直在唤起亚瑟作为小丑的那一面,为了做到这点,她不惜说谎、献身、抛头露面、大打舌战。
原本已趋于平静的亚瑟,在莉的影响下又开始发病了,为了难得的 " 知心 " 爱人,他愿意去做那个高度符号化的小丑。
可实际上," 小丑 " 这个形象,只是一系列机缘巧合下才在亚瑟身上出现的,当他真的试图去成为小丑时,就不怎么灵光了。
《小丑 2》的本质是解构第一部里的小丑,把他打回亚瑟的原型,去重新拼接、创建一个脆弱、孤独、无助且活生生的人——可惜,这份拆解重组来得太晚了。
影片中前期的节奏很劝退观众(昨晚我那场就有人中途离场了),歌舞片段又加重了这个毛病,即便到后期叙事变正常了,也是一顿一顿的。
正如我前文所说,《小丑 2》有着太多重复的叙述,三两句话几分钟就能交代的东西,它硬是注水到了一小时以上,尤其那些东西大多是第一部电影里就已经明确了,这就更显得片子在无效地干耗。
即便克服了叙事上的反复与卡顿,专心于角色本身的变化与定位,《小丑 2》也谈不上如何赏心悦目,因为它太得罪人了。
多数喜欢《小丑》的观众,在影片里有了自己的代言人,那就是化身成小丑女的莉——
在他们眼中,小丑是反抗秩序、回归混乱的代名词,言行举止都带着疯癫狂傲的魅力,他们向往小丑,他们需要小丑。
然而,他们之中真正能做到小丑那一步的寥寥无几(除了把庭审现场炸了的人才),他们本质上仍然都是保留理智与底线的普通人。
当彻底失去秩序后,混乱也就没了意义,所以 " 反抗却不推翻 " 是最好的状态,把小丑推崇为偶像和图腾就足够了。
当法庭上亚瑟袒露心声、承认自己不是小丑后,狂热的信徒们纷纷离场,其中也包括最大的粉头莉——
她(们)只想要一个表里如一的疯子,一个可以永远充当自己精神鸦片的小丑,而真实的亚瑟能有什么价值呢?
《小丑 2》里最打动我的一场戏,是侏儒盖瑞出庭作证时的哭诉。
从盖瑞进入法庭后,现场就不断传来零星的笑声,似乎嘲笑一个侏儒是天经地义的事,就连化了小丑妆为自己辩护的亚瑟开口时,也试图取笑他的姓氏 Puddles ……
可最后盖瑞却哭着对亚瑟说," 你曾是唯一一个没嘲笑过我的人 ",那个人如今却成了害他夜不能寐的梦魇,装腔作势的亚瑟顷刻间方寸大乱。
是啊,把一个有着同理心的人逼成杀人犯的环境当然有错,但把凶手当成偶像、连当事人自己都反以为傲、信以为真就是什么好事么?
不,真相一点儿也不酷,一点儿都不好玩。
《小丑 2》" 错 " 就错在把难听的实话说出来了:根本没有什么 " 小丑 ",亚瑟只是一条可怜虫罢了。
看得出来,影片主创想通过《小丑 2》来对《小丑》进行纠偏,可惜如此彻底的粉碎性重构要冒太大风险,事实也是多数人都不买账——
毕竟,大家是来看小丑的,有几个人喜欢看一个存在精神困扰的可怜虫反复发癫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