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警告,大多数美国人没有真正意识到金融业的集中程度。伴随着指数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私募股权控制的产业及公司规模已达到美国整体经济的 15 — 20%。
哈佛法学院法律和经济学教授约翰科茨(John Coates)在 10 月 23 日发布的官方采访视频中表示,私募股权起源于上个世纪 70 — 80 年代的杠杆收购。当时的想法是借入大量资金然后买断公开上市的公司。私募股权公司随后利用自己的控制权来提高公司的价值,最终在 3-5 年后转售退出。
但目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自 2000 年以来,私募股权的复合年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它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来 " 接管 " 经济,不仅仅是杠杆收购,还包括信贷基金、房地产基金和商品市场的投资。
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私募股权不再购买上市公司,提升价值后卖出退出。相反,他们收购它们,然后将它们出售给其他私募股权公司。最终,私募公司形成了独立的资本世界,而这已经变成了美国经济的一部分。
约翰科茨估计,伴随着市场集中度的加强,目前私募股权控制的产业及公司规模已达到美国整体经济的 15% — 20%,且这一切是在极其不透明的情况下进行的。
由于在国会游说方面非常成功,目前美国私募股权法律披露处于 " 黑色地带 "。现行法律下,他们不披露、不发布公开报告。公众没有任何信息可以用来评估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而随着指数基金的快速发展,这种金融市场集中度增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约翰科茨表示,上世纪 60 年代的金融经济学家理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找到跑赢整个市场的投资非常困难,更好的投资方式是直接买入指数基金。前锋集团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率先向市场兜售这个观念,并取得巨大的成功。
到了上个世纪 90 年代,美国前四大指数基金,拥有交易所上市的每家公司的股权比例高达 20 — 25%,高峰时甚至可以达到 30%。伴随着高股权比例,指数基金开始在公司董事会投票权中拥有极高的占比,能够决定谁在公司董事会,或者股东对各种问题的投票。
约翰科茨认为,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驱动,指数基金呈现一种越大、越好,越好就越大的正向反馈机制。除非政治环境发生变化,美国市场最终将呈现少数指数基金(3-4 家)拥有大部分上市公司股权,并最终拥有公司控制权的局面(家族企业除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