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0-29
滴滴企业版“崩了”的教训: 企业应该对技术有“敬畏”之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系统崩溃对一个产品来说算是经常碰到的问题,只要做好日常维护好就行。但对滴滴这种使用人数和频率都很大的产品来说,影响可不是件小事。前几天滴滴企业版崩溃,本文就对此进行了简单分析,探讨了企业在技术投入上的挑战与权衡,以及如何平衡商业发展与技术 " 敬畏 "。

在许多码农为 "1024" 庆祝时,滴滴的程序员们恐怕开心不起来。

就在 10 月 24 日晚上,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陆续出现对滴滴企业版的吐槽:加班到晚上 11 点的 " 打工人 " 想要打车回家时,却发现滴滴企业版 " 崩 " 了,要么一直打不到车,要么上车后还在派单,或者直接提示系统异常……

在不满情绪的加持下," 企业滴滴崩了 " 的话题,硬是在大半夜上了微博热搜。

有些讽刺的是,10 月 23 日的企业出行服务峰会上,滴滴企业版刚宣布 " 累计服务超 55 万家企业,已成为一站式企业商旅出行平台 ",并坦言 " 持续加大技术资源投入,让更多企业从一体化解决方案中获益。"

也许 10 月 24 日晚上的 " 崩溃 " 只是偶发事故,却也揭示了一个既定事实:除了所谓的 " 商业理想 ",企业还要有对技术有起码的 " 敬畏之心 "。

01. 宕机的 " 秘密 " 藏在财报里

如果是在两年前," 企业滴滴崩了 " 的事故可能不会掀起太大的声浪,但在 " 开猿节流 " 后遗症频发的当下,似乎有必要 " 刨根问底 "。

何况滴滴早有 "P0 级重大事故 " 在先。

时间回到 2023 年 11 月 27 日,同样是在打车高峰期的夜间,滴滴 APP 被曝系统故障,出现了无法定位、显示网络异常等问题,而且持续时间长达 12 个小时,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基本恢复正常。

坊间迅速产生了不少猜测:有人认为滴滴遭遇了 " 外部攻击 ",有人判断滴滴的 " 底层系统本身存在有缺陷 ",更多人讨论的焦点则是—— " 滴滴系统崩了,跟之前减员增效有关——把老人都裁光了,剩下的新兵 hold 不住整个系统。‍‍‍‍‍‍‍‍‍‍‍ "

当时就有好事者从滴滴财报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2021 年底,滴滴的员工总数 24396 人,到了 2022 年底,员工总数已经减少到 20870 人,得出的结论是 " 短短一年时间里,滴滴的裁员比例高达 14.4%。"

也有媒体整理了滴滴过去几个季度的研发投入:从 2023 年三季度开始,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滴滴的运营和销售费用均同比增长,唯有研发投入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侧面印证了降本增效的 " 侧重点 "。

2023 年 11 月的 P0 级事故后,滴滴曾在官方致歉信中写道:" 我们将引以为戒,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刻反思,全力改正,继续努力做好服务保障。" 至于滴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做了什么努力,对外界来说却是个 " 迷 "。

海豚投研在解读滴滴 2024 年 Q1 财报时,根据 " 营销和研发费用分别环比减少了近 5 亿,费用压缩力度最大 " 的数据,猜测 " 滴滴应当是对外大幅削减了买量、品宣,对内大概率也裁撤了不少程序员 "。

到了 2024 年 Q2 财报,滴滴的研发费用进一步下降到 18 亿元,同比下降 17.3%。一部分原因是将智能汽车业务出售给了小鹏汽车,但在运营支持、营销和管理费用均同比小增时,研发费用是唯一同比下降的。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宕机往往是一个复杂问题,无法断言是否和降本增效直接相关。

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技术作为大厂组织架构中人员规模最大、平均薪酬最高的部门,几乎是人员精简的重灾区;" 裁掉高薪的资深程序员,用薪水较低的年轻人替代 ",可以说是大厂硬挤利润的常规操作。

尤其是在研发费用占比连续多个季度下滑,宕机频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诸如 " 减猿增效 "、" 开猿节流 " 的合理猜测并不让人意外。

02. 重拾对技术的 " 敬畏 " 之心

滴滴并不是唯一被吐槽的大厂,阿里、腾讯、字节、网易等都在过去一年里出现过 " 热搜级 " 的宕机现象。

比如阿里云在 2023 年双 11 过后因多款应用发生故障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同样牵扯出了阿里云半年前被曝裁员 7% 的 " 导火索 "。

再比如 " 网易云音乐崩了 " 的话题在 2024 年 8 月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被网友吐槽称 " 裁员裁到了大动脉 " ……

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多家企业纷纷开启 " 降本增效 " 模式,裁员成了不少企业提升利润的 " 最佳方案 "。以至于为了砍成本,裁员、降薪、减预算等措施一股脑地推出,偏偏缺少了对技术的 " 敬畏之心 "。

有所不同的是,以往降本增效的重心主要是进入到增长瓶颈的业务,宕机的诱因除了精简人员产生的 " 疏忽 ",还包括在容灾、备灾方面的 " 减法 ",譬如缺少双机热备方案、备用机房和多节点集群等应急和防范措施。

这次滴滴企业版的 " 崩溃 " 似乎是个例外。

根据滴滴在 2024 年 Q2 财报中披露的信息,二季度国内市场的 GTV 约 735 亿元,相比上季增长了 4.4%,已经属于平稳偏慢的增长。而在利润指标上,国内调整后的利润约 23.7 亿元,比上季的 3% 小幅提升到 3.2%。

在出行市场趋于饱和的语境下,滴滴想要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进一步改善利润率,必须要找到新的增长场景。

滴滴企业版或许就是滴滴找到的破局点。

按照滴滴企业服务事业群总经理蔡晓鸥的说法,过去 10 年时间里,滴滴企业版累计服务超 55 万家企业,覆盖央国企、高新技术、能源、金融等领域客户。倘若能够将企业客户的服务范围从打车延伸到机票、火车票、酒店等全链路,不无打造出新增长曲线的可能。

问题在于,所有的商业理想都是构建在技术和信任地基上的,一旦地基不牢,所有的想象终将停留在 PPT 上。

正如滴滴企业版 10 月 24 日的崩溃所折射出的:最早在社交媒体吐槽的正是京东、快手、字节、百度等大厂的 " 同学 ",因为时间上的原因,很多人在吐槽时夹杂着不满情绪,宁愿放弃报销,也要去其他平台下单。

在 2023 年 11 月的 "P0 级事故 " 期间,不少网约车司机也曾担心滴滴的系统错误会影响账号、口碑值、提现等功能,一些司机在微信群中看到消息后,连夜开始提现,有人提现成功后才稍稍心安。

信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信任的崩塌只需要一次小小的意外。宕机的迷雾挥之不去,信任感被过度消耗后," 出走 " 将是难以挽回的趋势。重拾对技术的 " 敬畏 " 之心,将是一个平台能否行稳致远的关键。

03. 写在最后

经历过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后,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一个个国民级 APP。就像是一个个环环紧扣的零件,任何一个微小的偏差,都可能让整个齿轮停止转动。每一次不可控的事故,都可能让无数人的生活 " 断片儿 "。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习惯用脚投票的用户,可以成就一个个超级 APP,也可以被迫离开。作为国民 APP 的运营者,有责任保障平台的稳定和安全,尽可能降低社会负面影响,眼里切莫只有营收和利润。

撰文|顾青云 编辑|沈菲菲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Alter】,微信公众号:【Alter 聊科技】,原创 / 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滴滴 事故 程序员 抖音 社交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