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11-08
中行董事长葛海蛟:中国建设强大金融机构是艰巨之战 更是持久之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中国网财经 11 月 8 日讯 今日,2024 年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在京举行。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长、中国银行董事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葛海蛟在会上表示,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建设强大金融机构是艰巨之战,更是持久之战。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始终胸怀 " 国之大者 ",着眼于建设金融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坚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在建设强大金融机构的征程上实现新的跨越。总体来看,中国金融机构未来发展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练好内功,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国内的低利率环境下,中国金融机构要找准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平衡好功能性、盈利性的关系。摒弃单纯依赖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通过高水平精细化管理,增强业务拓展能力,动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发展韧性和跨周期经营能力。提升市场反应的敏捷度,加强内部联动和综合服务,将金融产品与服务嵌入多元化应用场景,改善客户体验。特别是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中资金融机构未来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 AI 技术应用,拓展服务边界和盈利空间,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与市场竞争中加快脚步。

二是创新包容,服务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结构、动能将持续发生深刻变革,对金融供给提出了新要求。金融机构要推动改革和创新,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社会转型的适配性。特别是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持续做好 " 五篇大文章 ",以金融力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此进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跨越。

在科技金融方面,要更加突出金融产品创新的适配性。中国金融机构应对科创产业特点,着力提升间接融资效率与直接融资比例,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创债券等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推出更多的、新的产品和服务,完善投贷保联动与风险补偿机制,实现 " 科技—产业—金融 " 良性互动。

在绿色金融方面,要实事求是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转型需求,要紧紧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提升绿色金融供给的质量和质效,助力健全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认定标准、产品服务、数据核算、应用场景、激励约束等领域,形成更加体系化的支撑。

在养老金融方面,要分工协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产品服务体系。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当前中国养老金融体系依旧处于初期阶段,养老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细分领域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金融机构应发挥各自专长,合力布局养老金融,通过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拓宽养老产业融资渠道。

三是优化布局,提升国际布局能力和竞争力。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金融机构需要适应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展变迁,持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中国金融机构应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加大在 " 一带一路 "、RCEP 等区域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投入力度、强度,扩大完善服务经贸投资发展的全球化版图。要大力强化国际化经营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满足国际市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增强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持续践行 " 互利共赢 " 理念,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化解发展中国家债务等领域,积极参与多边国际经贸金融合作,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葛海蛟 金融机构 金融产品 融资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