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好好用报道
编辑:杨文
谷歌 AI 版「十万个为什么」,让学习不再是「苦差事」。
谷歌真的藏了不少好东西!
继火遍全网的 NotebookLM 后,谷歌又「献」出了另一款实用型工具 —— Learn About!
链接直达:https://learning.google.com/experiments/learn-about/signup
它是基于谷歌今年春季发布的 LearnLM AI 模型构建,旨在提供更丰富的视觉和交互元素,并采用教育性的格式呈现答案。
通俗来说,这就像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AI 家教,只需对话就能帮你掌握新知识,并加深理解。
比如,火烈鸟的羽毛天生是粉色的吗?
为什么有些海洋生物会发光?
北极光是怎么形成的?
任何稀奇古怪的问题都可以拿来问,它都能给出教科书式的回答,不仅图文并茂,还有视频、网页链接等。
这简直就是升级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1-
一手实测
在大部分人眼里,学习是个苦差事。
一看到教科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曲里拐弯的数学符号就头大。
对于家长来说,辅导孩子学习更是要了半条命。
而谷歌 Learn About 这个神器,不仅可以回答历史、物理、生物、艺术、天文、地质等问题,还能教生活小妙招……
我们直接上传一张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并输入问题「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Scream" by Edvard Munch?」
Learn About 从艺术风格到时代背景,再到作者的人生经历,全都解释了个遍。
它的回答页面大致分为两栏。右侧栏是针对该问题的回答,左侧栏是根据回答归纳出来的主题。
它先是简单介绍了《呐喊》的基础知识点,为减少幻觉,还附上了相关链接。
然后给出蒙克日记中记述的创作灵感,同时以知识贴片形式,解释了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
它还由此延伸出关联背景知识。
如果觉得这个回答不够丰富,我们还可以点击「Simplify」、「Go deeper」、「Get images」三个按钮,让它从多角度进行阐释。
比如,点击「Go deeper」,它就能给出更深度的介绍,包括《呐喊》的背景、对艺术和文化的持久影响等。
它还通过单词定义来扩展词汇量,或者给出爱德华・蒙克的一生关键时刻时间轴。
在「Stop&think」模块,它还能主动抛出问题,引导我们思考。点击「Tap to reveal」,它就能显示答案。
若是点击「Get images」,它又能呈现出流行文化对《呐喊》的二次创作,每幅图像都能打开相关链接。
要是点击「Simplify」,它就简化回答,提供《呐喊》在流行文化(比如电影、电视节目、广告、表情包等)中的引用模仿。
根据右侧栏的回答,Learn About 在左侧栏实时生成主题清单,点击任意条目,它便能作答。
值得注意的是,Learn About 作为一款实验性的 AI 教育工具,仍会「胡说八道」。
初次使用时,官方还会弹出提示:回复的答案有可能会遇到不准确或误导性的信息,所以请再次检查回复。
目前该工具仅支持英语提问,也只能在美国区域使用,其他国家或地区暂时无法直接访问。
-2-
它与 Gemini 有啥区别?
同为谷歌旗下的 AI 工具,Learn About 和 Gemini 到底有啥区别?
比如,我们输入同一个问题:Why do dogs always stick out their tongues in summer?(为什么狗在夏天总吐舌头?)
Gemini 搜索各大网站的相关信息后,仅以纯文字的形式呈现答案。其内容相对简单,大多是提供事实和定义,界面也稍显单调。
而 Learn About 则创建了类似教科书的框体,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该问题,并附上狗伸舌头的图片,然后在「Why it matters」模块中介绍狗伸舌头的重要性,还由此延伸出相关问题。
同时,它提供的「简化」、「深入了解」和「获取图片」等互动按钮,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调整学习体验。
左侧的主题清单,则方便我们继续进行系统的学习探索。
总的来说,Gemini 像一个 AI 助理,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来提供帮助,它能够理解用户的请求并协助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而 Learn About 更注重教育和学习体验,它提供的答案不仅包含信息,还融入了丰富的视觉和交互元素,以教育性的格式呈现,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谷歌,到底有多少好玩意儿?
其实,谷歌捣鼓出的好玩意儿,绝不止 NotebookLM 和 Learn About。
前段时间,谷歌艺术与文化实验室的艺术家 Christine 和 Ga ë l,利用谷歌 AI 语音模型,搞了 4 个有趣的 AI 小项目。
1. 会说话的导览(Talking Tours)
链接: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8AGlfzgsYmBeIA
这是一个在家就能逛遍全世界文化地标的项目。
我们只需在地图或列表中选个地方,用鼠标四处走动,再拍个快照,谷歌 AI 就能根据看到的场景给出有趣见解。
而且,我们还能随时提问,AI 会根据我们所在的场景生成三个问题。
不管是泰姬陵,还是秘鲁的马丘比丘,抑或是韩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我们都能边听边看,有身临其境之感。
该项目用到了谷歌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Gemini,它能分析场景图片,然后生成描述和脚本,最后由 AI 音频模型实时转换成语音。
不过,这些内容都是 AI 自己生成的,可能并不代表谷歌的观点。
2. 博物馆里的小老鼠(Mice in the Museum)
链接: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cgFauCYvmS5XGQ
两只虚拟的小老鼠 August 和 Pearl,会带我们逛遍全球 100 多家博物馆,聊它们看到的艺术品,比如伦勃朗的《窗边的女孩》或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而这些对话均是由谷歌 AI 生成。
3. 唇形同步(Lip Sync)
链接: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sgFpVi3us5Jy0g
两片会动的嘴唇就文化话题进行实时对话,它们可以从艺术、手工艺聊到美食、旅行。
艺术家们策划了 100 多个问题,如「艺术家从哪里获得他们的创意?」「未来可能有哪些新型旅行?」Lip Sync 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方式,让我们发现新的观点并学习新东西。
4. 涂鸦指南(Doodle Guide)
链接: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FQFug-9023UsLw
这也是个实验性工具,可以帮助提高绘画技巧。我们绘制完涂鸦后,它基于谷歌 AI 生成实时评论,还能根据画像生成一张新图像,并分享一些艺术改进的建议。
谷歌曾有个传统:每个工程师都可以自由支配 20% 的工作时间,来捣鼓任何他喜欢的事情。
也正是这个 20% 制度,造就了提供邮件服务的 Gmail、谷歌最赚钱的广告工具 Adsense、月活超 1.5 亿的谷歌地图。
而在这波 AI 浪潮中,看似暂失先机的谷歌,仍搞出不少脑洞大开的 AI 项目,这当然也为 AI 创业者们贡献了好点子。
工具链接:
Learn About 链接:
https://learning.google.com/experiments/learn-about/signup
Talking Tours 链接: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8AGlfzgsYmBeIA
Mice in the Museum 链接: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cgFauCYvmS5XGQ
Lip Sync 链接: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sgFpVi3us5Jy0g
Doodle Guide 链接: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periment/FQFug-9023UsLw
以后我们会带来更多好玩的 AI 应用评测,也欢迎大家进群交流。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liyazhou@jiqizhixin.com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