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代 + 客户端报道,只需付费就能查到你想查的公民个人信息?李某靠着自己不经意间发现的渠道,把这项 " 生意 " 做得风生水起。近日,经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 3 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25 万元。
以法律的名义严惩违法犯罪者,让偷窃、盗卖公民隐私者付出应有代价,这个案例令人十分提气。
近来,多起类似案例进入公众视线。11 月 27 日,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 4 名被告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 辅警因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牟利近 8 万受审。今年 1 月消息,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依法判决多名被告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承担相应刑事、民事责任。
泄露公民个人隐私,后果严重。对于前述万宁 3 辅警的行为,公诉机关认定其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权,致使众多公民个人信息被披露,可能为不法分子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给不特定众多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带来潜在的危险。前述无锡李某一案,李某的某客户惊觉 " 只要想查,就能查到,这根本毫无隐私可言 "。至于因隐私被泄露导致个人 " 社死 " 甚至自杀的悲剧,也并不鲜见。
泄露公民个人隐私,涉嫌违法犯罪,为法律所严禁,但现实中,公民个人隐私被泄露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愤懑。究其原因,一方面,贩卖个人信息所获颇丰,李某收取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近 25 万元,这种 " 高收益 " 导致一些人铤而走险;另一方面,个人隐私保护体系越来越完备,但仍有漏洞,亟待 " 亡羊补牢 "。此外,一些人善于钻空子、走 " 捷径 ",频频打开 " 口子 "。
针对这一乱象,唯有加大依法处罚力度,提高贩卖公民隐私的犯罪成本,才能极大遏制此类现象。同时,必须进一步构建更为严密的个人信息保护系统,消除薄弱环节,把公民个人信息装入 " 保险柜 "。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并没有 " 三头六臂 ",他们之所以能得逞,是利用管理机制漏洞大做文章的结果。群众所担忧的 " 内外勾结 " 行为,亦在现实中有所体现。前述 3 辅警一案便是明证,其中,万宁市公安局原辅警彭某富竟然私自使用正式民警的公安数字证书登录公安内网平台查询对应公民的相关个人信息并发送,这一行为暴露出的管理问题令人瞠目结舌。显然,要遏制此类胆大妄为的行为,不能仅仅处理当事人,还要针对典型案例深挖内在原因、堵上隐蔽的 " 黑洞 "。
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没有捷径,加强源头治理,防止 " 灯下黑 ";依法加大惩治力度,让违法犯罪分子 " 吃不了兜着走 ",是题中应有之义。
现代快报 / 现代 + 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