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ZAKER 12-05
马晓威和他的“明日城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军 赵森

马晓威,伦敦城市研究院院士、明日城市品牌创始人,在 " 明日郑州——城市更新与经济发展 " 会讲活动上,提出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精神空间的创造,是城市作为整体系统回归的过程,是重塑我们的 " 明日城市 "。

自 2020 年国家 " 十四五 " 规划提出城市更新以来,城市更新引起地方政府、民众和投资人的关注。

城市更新,自上而下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蓄势、变革。

过去半年,城市更新密集出现在相关部门的一些表态中。今年 6 月,国家财政部公示了一批即将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城市,其中包括上海、杭州、成都等 15 个城市。

不只是地方政府,身居城市的民众也开始关心城市更新,更新什么?如何更新?更新后的 " 明日城市 " 会有怎样的变化?

● 一场关于城市未来的讨论

11 月 27 日,在冬日暖阳的斜照下,这场别开生面的 " 明日郑州——城市更新与经济发展 " 会讲活动在郑州图书馆举办。交流会由郑州文化创新设计研究院和郑州里界数字空间设计发起,吸引了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和城市主理人共同参与。

伦敦城市研究院院士、明日城市品牌创始人马晓威,作为分享嘉宾之一,作了 " 明日郑州:城市更新与创新 " 的主题演讲。

马晓威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后去英国求学,分别拿到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硕士学位和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空间设计学士学位,他多次被媒体评选为中国十大青年建筑师之一。

自 2016 年开始,马晓威专注于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研究、实践、国际交流和系统化培训,并试图建构一个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探索和实践的系统。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城市发展概念。

他最早提出 " 明日城市 " 概念,办过超 47 场主题讲座、活动,吸引超 170 万全球观众。

他认为,城市更新的目标,就是满足超生存需要,让每个在城市里生活的个体都能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城市更新的内容相一致,"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城市更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正在成为官方文件和民间话语中的热词。

据不完全统计,2023 年全国超 30 个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改造进程。

城市更新,一场关于城市未来的深刻变革,马晓威和他的 " 明日城市 " 所专注的正是目前民众最关注、关心的话题。

● 城市更新要有更高目标

全球化浪潮下,城市更新正成为全球所有超大城市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晓威首先举了英国 Z 世代在城市中所面临的困境,英国的年轻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悲伤,他们在城市中的幸福指数在不断降低。根据欧洲的研究报告,英国的年轻人现在面临几个问题:一是贫困,收入不稳定;二是不公平的歧视;三是缺乏体面的工作机会;四是因为城市生活的压力,导致有很大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马晓威看来,这与城市发展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城市化不仅仅是建筑、公园、道路、基础设施、经济、产业等,更应该从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去看待,城市作为工具,更应该帮助人成为新人类,创作并享受更高的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65.22%,有 9.2 亿人生活在城镇。

城镇化让城市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也应该看到,一些 " 大城市病 " 开始暴露出来,人们在城市中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

马晓威认为,城市发展也有生命周期,都会经历城市化、郊区城市、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阶段。中国经过几十年快速的城镇化,在进行城市更新时,更应该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从城市的主体性角度,不仅要考虑经济系统,对社会系统、环境系统的重视程度要大于经济系统。

从个人角度来看,马晓威认为,每个人的需求主要包含 6 个方面,一是食物,二是水,三是睡眠,四是住所,五是与他人的关系,六是对事物的新奇感,在做城市更新的时候,这些需求都应该被考虑到。

在马晓威看来,未来城市吸引人口的迁徙,城市文化活动的增多将是一个重要指标。

● " 明日城市 " 的未来构想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对我们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的明天会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社会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我们的城市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马晓威深受东西方教育、文化的影响,让他在设计和城市构建中,能够更好地从宏观角度看待城市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马晓威提出 " 明日城市 " 的构想,并试图通过 " 永续城市主义 " 理念去探索城市的本质、城市与人的关系、城市和自然的关系、城市的公共属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属性、城市的未来发展等等问题。

同时,马晓威还提出了整体城市构建系统的五个层面,包含硬城市、软城市、拟态城市、隐性城市和流动城市,城市的构建不仅仅要研究和实践其身体的层面,还更要研究、定位和推动其心智和灵魂层面的构建。

现代城市化过程的前期是中心化、人口聚集和城市增量的过程;进入城市更新阶段后,城市向多中心化、分散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即步入 " 软城市构建 " 为主要内容的时代。城市的构建模式也应从前期的自上而下的数量扩张模式向照顾更多个体的自下而上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融合和过渡。

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随着新兴科技和新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和 AI 为基础的快速科技升级迭代,我们正在进入自动化时代,人类一直以 " 提升生产力 " 为目标的社会组织分工,将第一次出现结构性的松动。城市的概念、内容、架构、模型、目标和未来在新兴智能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也将因此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城市空间和社会关系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马晓威认为,当下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特别要将 " 软城市 " 作为城市总体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同时和 " 硬城市 " 以及 " 弹性城市 " 共同构建人类未来城市。

对于未来城市的明日构想,马晓威认为,城市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工作环境,它决定了未来人类的认知和方向。在迎接新兴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城市结构转折期,城市作为成果、也同时作为原因而呈现和被构建。【明日城市】系列 " 城郊乡村 共创未来 - 竖向城市公共结构构建系统作为一种把未来经济、" 软城市 " 系统和智能科技作为载体和通道,旨在通过探索和构建新的经济和产业,以及每个人的归属感和骄傲感,而重构城市吸引力和社会价值系统,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可持续的 " 更好的生活 "。

与此同时,马晓威将城市更新看成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自上而下地由政府主导,更应该让人人参与其中," 每个人都是城市构建者,我们的未来通过城市构建而重塑 "。

笔者认为,马晓威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关于 " 明日城市 " 的宏伟蓝图。在他的构想中,城市不仅是一个生活的空间,更是每个人追求更好生活的舞台。他的观点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城市未来的新视角,更激发了我们每个人作为城市构建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理由相信,我们未来的城市将变得更加宜居、更加人性化,真正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理想之地。

相关标签

郑州 伦敦 院士 成都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