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路小学学生在市博进行研学活动
著名兰州文史专家邓明为孩子们讲述兰州历史
孩子们在秦腔博物馆学习彩陶彩绘
在教育领域与文博领域的交汇点上,博物馆因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众多学校和家庭开展研学活动的理想场所,逐渐占据了研学旅行的重要角色。
作为研学活动的重要基地,在兰各博物馆积极接纳研学群体,研发特色课程,设计互动体验,依托馆内资源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成为学生研学活动中生动而丰富的大课堂。
雕琢知识 打造研学精品课程
以馆内资源为依托,让文化浸润课堂,在兰各博物馆针对博物馆研学开发设计推出一系列主题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博物馆中感知历史与文化。
古人是如何梳妆打扮的,古代的发冠材质和用途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头面及妆容?这些有趣的问题都可以在兰州市博物馆的研学课程《兰博研学课——古人的精致衣装》中找到答案。
课堂上,在市博研学老师生动地讲解下,孩子们不断发出感叹,更是被市博馆藏文物明代石榴花珍珠串头饰的精美深深折服。老师还实物展示古代上妆顺序及发饰的佩戴,并邀请同学们担任小模特,体验古代服饰、妆容及发饰的佩戴,感受古典之美。
" 游戏互动类、美术博物馆、非遗博物馆、中华传统大发明以及探秘古人的精致生活,这是兰州市博物馆根据馆藏资源,结合校内课程,量身打造的一系列兰博研学课。" 市博观众接待部副主任陆荣告诉记者,区别于其他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是一座在原址上修建的博物馆,整座博物馆从大门开始就是文物,所以研学课程不局限于展览,而是让孩子们在馆内的一砖一瓦间,了解认识兰州本土的历史文化。
来自金塔路小学五年级四班的李梓萌告诉记者," 当我第一眼看到白衣寺塔时,它高高地耸立在那里,像一位古老的巨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座塔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不仅外观好看,还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通过研学之旅,我深刻体会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金塔路小学大队辅导员刘莹表示,学校始终秉持着 "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课堂 " 的教育理念,带孩子们走进博物馆,让孩子们在历史中感悟获知,让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发芽。
当黄河文化遇到竹木简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2024 年,甘肃简牍博物馆开展 " 九曲黄河奔腾入海,千年简牍赓续文脉 " 的全年研学精品课,精选馆内体现 " 黄河文化 " 的简牍文物,讲述简牍中的黄河文化。
" 黄河文化课程是我们专为 9 至 15 岁青少年打造的一款精品课程,2024 年 1 月至今策划开展了‘黄河文化’主题教育课程 9 期,参与课程的学生涉及 30 多所学校。像塞防千里、衣冠礼乐、考古寻探、黄河水车、年丰岁稔等课程都收获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交口称赞。" 甘肃简牍博物馆研学中心负责人杨秀梅介绍道。
感官盛宴 解锁研学互动体验
如何让研学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让文化与知识跃然眼前,实现青少年眼动、手动、脑动等多感官体验,是博物馆提升研学品质的方向。
甘肃简牍博物馆整合馆内资源,开展了形式丰富、门类齐全的沉浸式体验课程。为了解文物《传车亶舆薄》和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博物馆设置了投壶、乐器以及射箭等体验课程。为了解篆刻艺术,博物馆设置了篆刻木板地图相关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篆刻的过程,增强对简牍书法美学的兴趣和了解。在文房四宝主题研学课程中,为了解文物白马笔,博物馆带领孩子们亲手制作一支独一无二的毛笔,从挑选笔头、镶制、上胶、梳毛等多道工序中激发孩子们对古代书写工具的兴趣。
" 金城往事岁月印记——精品课程进校园 " 系列活动是秦腔博物馆结合馆藏和校内课程开发的研学课程。一堂堂绘声绘色的博物馆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的理解。
" 我们的研学体验活动紧紧依托金城关五馆的独特资源,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像绘画脸谱、刻葫芦、剪纸、泥塑、彩陶彩绘和戏曲人物扇面彩绘都是我们开发的体验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我们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家乡的热爱。" 在中山小学讲授完课程,金城关五馆的讲解员感触颇深。
" 今年我们接待了读者研学、民勤街小学、民族中学、中山小学等多所学校和机构的研学活动。我们依托馆藏资源,以及葫芦雕刻、剪纸、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承人亲自上阵,手把手教孩子们,让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解这些非遗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感悟非遗传承人所体现出的精神。" 金城关五馆负责人陈磊说。
创意引擎 探索研学多元玩法
早期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相对被动、单一、浅表。但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 设计 " 的元素开始出现在博物馆活动中。" 研学 + 演绎 "" 研学 + 科技 " 等创新玩法探索了研学活动的可玩性,在研学中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作为红色教育的主阵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在今年集中推出了《西北 " 小萝卜头 "》《红色女兵王定国》《药房里的秘密》等精品红色课程,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红色教育。同时,还创排了《谢觉哉的皮箱》《西路军女战士的回忆》《红色驿站》《南滩街 54 号》等原创红色情景剧,给红色研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暑假,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的 " 闪闪红星耀八办 " 活动再一次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关注与参与。孩子们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原址小院内,身着八路军服、中山装、旗袍、大褂,生动演绎着 1938 年发生在八路军驻甘办事处的故事。新颖有趣的玩法给孩子们带来沉浸式体验,丰富了青少年红色教育活动内容。
" 我在甘博修文物 " 系列活动是甘肃省博物馆研学活动的人气项目。今年 8 月," 我在甘博修文物——织梦红色传承 " 纺织品类革命文物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
活动以馆藏纺织品革命文物布币、布背包、粮食袋为蓝本,由省博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专家为孩子们详细讲解 20 多件纺织品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物修复的重要性。随后,孩子们在老师和博物馆修复师的指导下,拿起画笔和针线,自主设计绘制布币、粮食袋,深入体验革命先烈的艰苦岁月,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 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也是省博研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我在甘博修文物’的活动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截至目前,甘肃省博物馆共接待了 62 批研学团队。" 省博社教部副主任王岚在采访中说。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今年,在兰各大博物馆积极筹备,不断升级服务,充分发掘馆藏资源,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层出不穷。这些举措都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推向了新的高度,也为研学旅行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的可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见习记者 陈培捷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