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图片来源:pexels
1 月 13 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 " 中消协 ")针对舆论热议的民航选座额外收费问题发声,指出民航 " 加价选座 " 不应成为 " 行业惯例 "。
中消协认为," 先到先得 " 一直是民航业约定俗成的选座规则,近几年来,一些航空公司却以 " 加价选座 " 为手段,以 " 安全飞行 " 为借口,不断试探消费者的底线。这样擅自加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遏制,将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风气,其他商品或服务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在定价之外另行区分情况加价销售,从而演变成为一种不公平的所谓 " 行业惯例 ",侵蚀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
中消协:" 加价选座 " 有违公平交易的原则
近期,一些航空公司以所谓 " 行业惯例 " 为由,在选座这一基本服务中引入加价机制,将靠窗、靠过道或前排等座位锁定,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
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购买完机票准备线上值机选座时,大量座位被 " 锁定 ",前排、安全出口、靠窗和靠过道等较为舒适的座位几乎都无法选择。多家全服务航司客服接线人员均表示,确实存在付费选座,线上值机也会有座位会被锁定的情况,如旅客希望免费选择心仪座位,建议乘机当天早些去机场值机选座。
中国国航客服此前表示,每个航班机型不一样,锁座的数量也不一样。国内航线选座一般不支持现金支付,经济舱前几排的座位通常需要用里程去兑换,后面的座位一般都可以免费选座。此外,国航客服还表示,开放线上值机选座后,由于会有旅客现场值机,因此还有一部分座位会被机场锁定。
东方航空客服告诉中新经纬,锁座的原因很多,一部分原因是付费选座。东航目前推出了 " 优选座位 " 产品,已经购买了东上航实际承运的国际及地区航班客票的旅客,可通过东航指定销售渠道以付费或积分兑换的方式优先选择乘坐飞机特定区域的座位。
中消协认为," 加价选座 " 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时即与航空公司签订了合同,航空公司承担公共航空运输的职责,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座位。航空公司售票时已经区分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不同时间段购票还有不同的价格,售票时已考虑了各种不同的因素。消费者购票后所享权利理应是确定的,理应有权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座位。但航空公司却人为设置门槛,将座位选择与额外付费挂钩,迫使消费者为基本的乘坐需求额外支付费用,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被人为缩限。
除此之外," 加价选座 " 或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中消协指出," 加价选座 " 本质上是一种额外收费行为,许多航空公司在这方面的规定模糊隐晦,既不明确哪些座位需要加价,也不说明加价标准如何制定,消费者在购票时缺乏充分的信息支撑,等到值机时才发现想选的座位都需要付费。航班 " 锁座 " 到底是为了安全飞行,还是为了额外创收?掌握 " 最终解释权 " 的各家航空公司不应将 " 信息差 " 作为自己盈利的手段。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损害。
" 不同舱位定价不同是因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不同,而经济舱提供的服务是相同的,却要求消费者加价选座本身缺乏定价基础。消费者付费购票已为航空公司提供的运输服务支付对价,根据长久以来的交易惯例,消费者对于座位是‘先到先得’,不用另行付费。" 中消协认为,航空公司作为航空运输合同双方中具有较强话语权的一方,消费者缺乏与之议价的能力。航空公司推出加价选座模式,从先到先得 " 惯例向 " 付费者得 " 试水,是经营者利用优势地位将原本免费的基本服务变为自行创收的手段,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有违公平交易的原则。"
选座收费收入属于无成本纯收益
自 2013 年海航最早在国际航班上推出 " 选座费 " 以来,东航、南航等国内全服务航司陆续在国际、港澳台航班上 " 试水 " 付费选座服务。有媒体就航司付费选座情况进行调查,并没有出现不付费只能坐 " 夹心座 " 和 " 后几排座位 " 的情况,但确实国内航司在国际航线上大约有一半经济舱座位提前选座位是需要付费的。
从国际情况来看,自 2011 年夏天开始,美国航空、达美航空、美联航等美国主要航空公司开始对飞机上一些特殊座位收取费用。达美航空、捷蓝航空、美联航对有更大伸腿空间的座位额外收费;美国航空对飞机前部靠窗和靠走道的座位额外收费;忠实航空、精神航空的旅客,如果要提前选座就必须付费,否则只能在值机的时候等待座位分配。
数据显示,2018 年美国航空公司大约从 " 选座费 " 中收取了 42 亿美元。而这部分收入也通常被计入辅营收入当中,航空研究机构 IdeaWorks 联合 B2B 技术平台 CarTrawler 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约 10 年的时间里,全球航司的辅营收入从 2013 年的 426 亿美元跃升至 2022 年的超过 1020 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疫情带来了很大影响,但是 2022 年的辅营收入几乎与 2019 年的 1095 亿美元持平。从辅营收入占航司总收入的比例,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少航司对辅营收入的依赖日渐增强。2022 年,辅营收入占航司总收入的比例达到 15%,达到历史最高点。
而从国内看,虽然自 2013 年开始,多家全服务航司陆续在国际、港澳台航班 " 试水 " 付费选座服务,但并没有相关的收入统计。
" 对于航司而言,付费选座虽然收入占比很小,但属于纯收益,没有成本。" 一位航司高管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付费选座主要是跟随全球民航市场趋势,与国际接轨。市场有需求时,航司也可以给予更多选择性。一位航司商务部人士指出,国际航班中付费选座航班比较多,主要由于航线距离长,不同的旅客有更个性化的需求,愿意选择位置好一点、更加宽敞舒适的座位。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进一步指出," 锁座付费 " 增多的案例越发普遍,主要由于民航市场整体呈现出 " 旺丁不旺财 " 的现象。虽然飞机上座位充足,但是票价水平较低,航司不得不更多地考虑收益性问题。
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外也有调查显示,50% 的美国乘客对 " 选座费 " 表示厌恶。一些国外的乘客也吐槽,航司挖掘赚钱 " 潜力 " 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应考虑消费者感受和接受能力。例如,此前瑞安航空计划在飞机上推出付费使用的厕所,因遭到乘客抵制而不得不放弃计划。
(时代财经何铭亮综合自中新经纬、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中消协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