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 · ZAKER 厦门 记者 胡毓娇 颜司雅 林舒凡
颜莉莉 ( 右一 ) 与村民在 " 斗阵来呷茶 " 美丽微景观点品甜汤、话家常。
青礁村一角。记者 颜司雅 摄
圆桌一张,甜汤几碗,好友三两,闲坐畅谈。悠长的午后,几位村民在海沧区青礁村 " 斗阵来呷茶 " 微景观点的茶桌仔旁休憩,啊桃糖水铺的经营者颜莉莉端出几碗甜汤,递给村民。颜莉莉是土生土长的海沧区青礁村人,作为回乡创业群体中的一员,她直呼:" 我们村的变化真的太大了!"
在 " 千万工程 " 的引领下,厦门一个个毓秀的古村落蝶变焕新,凝结出一个个 " 美丽细胞 "。何以厦门?答案就藏在美丽乡村的各个角落。
2024 年,青礁村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边角地,打造 " 斗阵来呷茶 " 微景观点。" 去年的某天傍晚,当我走到‘斗阵来呷茶’微景观点时,被这个美丽的小院吸引,从而停下了脚步。" 颜莉莉说,她决定盘下这片院子,经营自己憧憬已久的糖水生意。就这样,颜莉莉打响了回乡创业的 " 第一枪 "。清风与糖水香交织,颜莉莉用自己的手艺经营起日渐红火的生意。" 斗阵来呷茶 " 微景观点也在青礁村迅速升温,获评省 2024 年度乡村 " 五个美丽 " 建设典型。
乡村细微处的变化,还体现在各个方面。跟随着颜莉莉的脚步,青礁村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走进开台文化公园,了解开台王颜思齐率众跨越台湾海峡的故事;漫步在整洁平坦的乡间小道,聆听童谣唱片机播放的青礁村专属歌曲——《阮的青礁》;经过一户一景的 " 美丽庭院 ",欣赏村民创造的新生活。" 政府很关注青礁村的建设,村民们也很齐心,一起推动村庄的发展,所以我们村越来越美。" 颜莉莉说。
环境美村、文化兴村、产业强村。近年来,厦门市扎实推进乡村 " 五个美丽 " 建设工作,以开展房前屋后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为抓手,打造出一个个 " 美丽细胞 ":海沧区青礁村沿着 " 千万工程 " 这一主线,以 " 五个美丽 " 项目 " 串点连线成片 " 优化村庄环境;集美区灌口镇双岭村通过土地流转,将 " 小田 " 变 " 大田 ",发展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翔安区黄厝村盘活古厝及废弃的老旧房屋遗址 40 余处,建造艺术工作室等文化空间。" 一村富 " 变为 " 村村富 "," 一处美 " 化为 " 一片美 ",美好生活在厝边,村庄与村民美美与共,齐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生活奋进。
蹲点手记
乡村 " 小切口 "展现 " 大变化 "
从旧貌到新颜,乡村在蝶变中焕发新生。家门口的微景观成为人们流连的休闲空间,装点着村庄的美丽与生机。一壶热茶、一声问候,邻里之间的笑语与童谣的清脆歌声相互交织,池塘泛起的涟漪在阳光下散发温暖光芒。乡村的美,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色,而是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中。
美丽乡村点亮了 " 美丽经济 "。乡村的焕新不仅改变了环境,更激发了发展活力。摇身一变的小店——糖水铺、文创商铺、文化体验空间,吸引着周边城市游客的到访,带来人气与商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将理想与家乡发展紧密结合。从 " 安居 " 到 " 乐业 ",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就业渠道也更加多元化。
何以厦门?或许答案就在这些乡村的蝶变中。这不仅是乡村的故事,更是厦门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的幸福答卷。从一条路、一片田到一个个焕然一新的村落,厦门的乡村建设正以 " 小切口 " 展现 " 大变化 "。未来,美丽乡村将更加宜居宜业,村民的幸福感也必将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延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