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朋友圈 01-21
人口下降、学历贬值,曹德旺为何斥巨资建大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13 日,教育部网站公示了拟同意设置的 14 所本科高等学校名单,其中就包括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这意味着,这所由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发起,由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首期捐资 100 亿创办的民办公助、非营利、公益性大学,终于过审,拿到了准生证。

公开资料显示,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南屿镇流州岛。学校定位为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层次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作为本次教育部同意设置的 14 所本科院校中唯一的一所民办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因其特殊性质和创办者的名人光环,自 2021 年筹建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特别是去年,学校招生宣传大张旗鼓,结果却因为没通过教育部的审批而叫停,让人大跌眼镜。

好在现在审批终于过了,招生也有了眉目。最近,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现身福耀集团年会,现场演讲中王树国透露,福耀科技大学今年就要开始招生。此前曹德旺曾在采访中表示,招生时他要亲自面试,每招一个人平均补贴 5 万元。

在人口下降、学历严重贬值的大背景下,曹德旺为何还要执意斥巨资新建大学?这所在筹建期就一波三折的大学,会像福耀玻璃一样成功吗?人们关注福耀科技大学,究竟在关注什么,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变革希望究竟在哪里?

最近这些年,全国各地掀起一股新建大学的热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24》的数据,2023 年全国普通、职业高等学校数量已经达到 2822 所,较上年增加了 62 所。

其中,尤以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和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广东最为 " 疯狂 "。

作为著名的 " 山河四省 " 成员,河南考生多、学校少,高考 " 地狱模式 " 的问题一直名声在外。为了摆脱 " 高教洼地 " 的窘境,最近几年河南各地疯狂建大学。光是 2023 年,就新设立了 12 所高校,约占全国高校新增数量的五分之一。不仅成为当年新增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168 所的高校总量也已位居全国第一。

相比河南,广东 " 高校跃进 " 的起步时间更早," 跃进 " 方式也更多元。除了自建大学外,还与清华、哈工大、北师大、北京理工以及港澳的几乎所有高校合作建设分校或校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正在建设或筹建的大学至少还有 10 所,最快的将于 2025 年全面竣工。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种声音认为,随着新生人口的逐年减少,幼儿园、小学甚至部分地区的中学已经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源不足问题。10 年以后,这股 " 学生荒 " 浪潮就将传导到大学。这种情况下,继续大规模新建、扩建高校,属于浪费资源、过度建设。

事实上,作为高校 " 跃进 " 最疯狂省份之一的广东,已经出现了部分学校招不满的情况。

2024 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为 76.8 万人,仅次于河南、山东,虽然考生人数较往年还在增长,但包括广州工商学院、湛江科技学院、广东理工学院在内的一些高校,却出现了大量招生缺额的情况。其中湛江科技学院的缺额人数更是达到了两千多人,创下近年来的新高。第一次补录之后,这些学校缺额人数仍然较多。

对于这种矛盾现象,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来看。

一方面,就总量而言,中国大学确实不算少了,整体大学录取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 80% 以上,即便放眼全球,这个比例也不算低了。再结合人口下降的趋势,所以我本人也是反对新建或扩建普通二三本高校的。

但另一方面,从质量上看,目前中国整体的高教水平,跟国际一流还有不小差距,而这主要是由顶尖大学数量相对匮乏造成的。

拿 2024QS 世界大学排名来说,中国内地共有 5 所高校(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交大)跻身前 100 名榜单,数量跟韩、法两国相当,而后两者的全国人口数量分别只有中国的二十七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

至于很多人眼里未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上榜顶级大学数量则高达 26 所,占据榜单的四分之一强,堪称霸榜式的存在。

曹德旺的办学梦,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说来也巧,就在福耀科技大学获批的几乎同时,杭州方面也传出筹建 " 钱塘大学 " 的消息。而且和福耀科技大学主要靠曹德旺出资类似," 钱塘大学 " 背后的 " 金主 " 则是中国首富、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

根据本地媒体披露的消息," 钱塘大学 " 将以浙江钱塘基础科学研究院为基础。这个钱塘科学研究院是由钱塘教育基金会于 2023 年 11 月捐赠 1 亿元设立的,而钱塘教育基金会则是钟睒睒于 2021 年所创办。

基金会的宗旨是:资助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发展,引进顶尖学者和杰出人才,培养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高端人才支撑。

这已经不是浙江民间筹办的第一所高水平大学了。从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到由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捐资数百亿、去年 11 月刚刚向社会公示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浙江近年来新建或筹建中的顶级大学几乎都是民办的。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大学格局基本已经固化,占据生态位顶端的那几所大学,比如清华、浙大,一年的办学经费就高达几百亿。

考虑到政府这些年财政紧张,教育部名下又有那么多 " 亲儿子 " 要照顾,几乎没有余力再腾出手来建新的顶尖大学,这事就只能由民间来办。

事实上,美国的常春藤名校清一色都是私立大学。而在中国历史上,以 " 北南开,南大夏 " 为代表的一批私立大学,也曾是和北大清华齐名的顶级名校。其中抗战时期,由南开与清北共同组建的西南联大,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高峰、一段传奇。

只是跟当年私立名校遍布各地不同,这批新建或筹建中的顶级民办大学全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等省份。而众所周知,这些省份虽然经济发达、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但因为历史缘故,都是高教小省。

浙江最可怜,只有一所 985 大学;福建稍微好点,但也仅有一所 985、一所 211 大学。而这仅有的一所 985,还是当年爱国侨领陈嘉庚所建的私立大学 " 转公 " 而来的。

好在一百年后,新一代的中国企业家又一次站了出来,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追赶国际一流水平贡献心力。

不得不说,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家不仅帮助山多地少、资源贫乏的福建、浙江两省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排名进步最大的两个省,也正在改变两地乃至全国的大学版图。特别是在教育部叫停异地办校的背景下,这可能是沿海发达省份补齐顶级名校资源相对不足这一短板的唯一办法,进而在客观上促使高等教育的重心逐渐南移,真是功莫大焉。

相比之前的几所民办顶级高校,福耀科技大学有一个明确的对标对象,那就是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不过王树国在福耀集团年会的发言中也坦诚," 很多人不屑一顾,说你 100 亿就能办一个斯坦福?"

但他紧接着表示," 天下没有不可能之事,看它符不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看它符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

这份勇气无疑是可嘉的,我也不认为能否办成一所顶级大学单纯是个钱的问题。事实上,去年福耀科技大学审批未过,就有不少人分析过它存在的问题,包括师资力量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办学理念和具体规划尚不成熟等。而要想一一解决这些问题,既离不开钱,也需要时间。

我们看目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顶级大学,都有动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校史积淀。当然,现代社会大学从新建到办出成绩的时间已经被大幅缩短。比如南方科技大学当初对标的香港科技大学,1991 年才成立,十年后便跻身亚洲名校前列。

学校最新排名全球年轻大学第 2、2023THE 排名亚洲第 7、2024QS 排名全球第 60、就业能力全球第 29,是国际高教界公认的奇迹。

但也应该看到,港科大迅速崛起的背后,既有时代的机遇(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的经济转型期),也得益于雄厚的师资力量(港科大完全由 " 海归 " 华人知识精英创办),但更重要的还是香港当时宽松的学术氛围、畅通的国际交流环境,以及符合科研创新的高教体制。而这些才是真正的难点所在,也不是大学创办者本身所能掌控或改变的。

毕竟就在港科大筹建的 1980 年代,内地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并在临近香港的深圳新建了一所全新的深圳大学,作为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当时为了办好这所 " 特区大学 "" 窗口大学 "" 实验大学 ",中央、教育部和地方可谓倾尽全力,又是出钱又是派人,还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 …… 但因为种种原因,如今的深圳大学早已泯然众校矣,连个 211 都不是,这才有了后来另起炉灶创办南科大的事情。

而南科大从筹办起,同样面临重重阻碍。首任校长朱清时就曾透露,深圳筹备南科大,教育部门在很长时间内是不同意的。" 因为深圳办南科大的思路与现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格格不入 ",如果南科大开了先河,其他的后来者就会提出同样的要求,这显然不符合现有游戏规则。

这些规则现在是否有所改变,不好说,所以对于这一波民办顶级大学热潮,我们虽然应该肯定,但最终能否如预期办成像斯坦福那样的世界顶级学府,进而带动产业科技的全面大爆发,还得留给时间来检验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曹德旺 大学 招生 教育部 本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