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家给媒体充值,很常见,但是媒体给汽车厂家 " 充值 ",见过吗?
就在昨晚,车圈顶流陈震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官宣,自己已经向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打款 500 万元。
一个好端端的汽车媒体,为何要向车企打钱呢?这还要从领克 900 这款车说起。
去年 12 月,领克 900 即将发布,官方邀请了一批车评人提前拍摄,准备在新车官宣后集体释放,为新车造势。
在拍摄之前,各家媒体都签署了保密协议,关键只有亮点,第一,1 月 3 日晚上 8:30 之后才能发布,第二,如果违反,将处以 500 万元违约金。
结果,在 1 月 3 日当天,陈震掌控的账号 " 萝卜报告 " 却在早上 8:30 就把内容发布了,比规定时间早了整整 12 小时。这让领克官方在发布会上为新车准备的一系列揭秘环节,成了累赘。很明显,陈震违反了保密协议,需要赔偿领克 500 万元。
事发后,陈震也第一时间公布原因,称由于内部员工工作疏漏,导致弄错时间,并已经将该内容全网下架。
不过领克法务部门显然不是吃素的,立即发布了律师函,要求陈震赔偿 500 万元。
而在经历半个月的沟通交流后,陈震终于将 500 万元打入领克的账号,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
当然,回头看,陈震与领克的这番操作,为新车领克 900 赚足了流量,甚至可能远超 500 万元的价值。同时,陈震也收获了不少圈外人士的关注,让他涨粉不少。
有网友推测,这可能是一起双方协商一致的炒作事件,陈震打给领克 500 万违约金,随后领克再私下悄悄还给陈震。
但作为圈内媒体来看,不太可能。
作为主机厂,不会为了区区 500 万冒这么大风险,一旦曝光,品牌将陷入危机。不过,后续增加与陈震的合作,多给一些商单,将损失找补回来,还是有可能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