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 2024 年,从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到新技术更迭,从低价竞争到加速出清,餐饮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极致性价比 " 成为关键词。
多变的环境下,餐饮企业要如何突围,成功穿越周期?
盛香亭,一家从长沙跑向全国的热卤品牌给出了答案。在热卤赛道中,盛香亭作为成立时间最早、跑的最快的选手,门店遍布全国 13 个省市,也是卤味赛道众多品牌中唯一获得巨头腾讯投资的品牌。
从开辟新消费场景到找准差异化赛道,从热卤轻餐到转转热卤,盛香亭一直以 " 变化 " 来应对 " 变化 "。
近日,盛香亭热卤创始人廖宗毅接受潇湘晨报 · 辣椒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局的当下,盛香亭依旧坚持将热卤进行到底," 我们不要做网红,要做常青的网绿 "。
△盛香亭热卤创始人廖宗毅
打造卤味 " 新物种 "
说起卤味的购买场景,很多人会想到从菜市场、小区门口的档口小店,或是周黑鸭、绝味等沿街店铺随手买的鱼豆腐、鸭脖等冷卤制品。
但 2016 年 " 横空出世 " 的盛香亭,却改变了卤味的消费场景,95% 的门店都开在购物中心,消费者多为年轻人,这个被消费者和资本追捧的卤味品牌,提供的是休闲化的热卤小吃。
廖宗毅曾是某国际连锁餐饮品牌长沙首店加盟商,这段经历让他对餐饮标准化、品牌连锁化有了清晰的认知。随着西式快餐在长沙市场的逐渐饱和,廖宗毅开始思考转型。
他意识到,长沙本地有着深厚的热卤文化,且热卤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2016 年,在乐活城负一楼的一间 12㎡档口,廖宗毅开出了第一家盛香亭。" 这是当时我开过最小的店,但回报率却是最高的。"
这家 12㎡的小店,创造过单月销售额 18 万的纪录,也验证了热卤进购物中心模式的成功。总结这次创业经历,廖宗毅认为,可堂食、年轻化的新式热卤,打开了热卤就餐 " 新场景 " 的局面。
而菜品的创新性,也为盛香亭品牌沉淀出了坚实的粉丝基础,在盛香亭的菜单里,虾滑、牛筋丸、安格斯牛肉粉……这些以前在卤味小吃上很难见到的食材都被盛香亭重新包装,做成了售价 30 元以下的单份小吃。" 万物皆可卤 ",也让盛香亭很快在长沙打开局面。
无论是选址、产品,还是渠道,都体现了盛香亭当时的布局重点——对热卤 " 就餐场景 " 的抢占。可堂食、年轻化的新式热卤,可被视为这轮场景竞争下卤味试图走出家庭、走出休闲的 " 新物种 "。
高速发展之后,盛香亭在近两年却放慢了脚步,廖宗毅发觉,热卤的赛道宽度终归是有限,怎么样让作为区域性小品类,去走向主流?
这是他接下来思考的问题。
挖掘 " 一人食 " 蓝海
应对市场的变化,都是从发现细微处的改变开始的。那还是 2021 年,廖宗毅在南京一家购物中心闲逛时,发现人流量一般的商场,在负一楼的一人食涮涮锅,却有着不错的人气。
突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 如果用一人食模式来打造热卤的就餐场景,用更好的食材、更好的用餐环境,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这个想法虽然浮现在廖宗毅的脑海中,但从有灵感到彻底想通做这件事的逻辑,他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于是,转转热卤就此诞生。
△盛香亭转转热卤门店
在廖宗毅的设想里,转转热卤不仅结合了盛香亭品牌本身擅长的 " 热卤 " 元素,同时还融合了回转寿司出餐模式。
" 其实一开始也没有多大的信心,我们拿了两家店做测试。" 廖宗毅说。没有任何宣传和大肆营销,2022 年 4 月,盛香亭转转热卤的两家门店低调营业。
" 星沙那家店第一天的营业额只有 700 元。" 廖宗毅说,他当时心里很慌,心想不会又搞砸了吧。
就在廖宗毅的忐忑不安中,营业额慢慢从几百元到了五六千元,甚至万家丽店有一位顾客一个月里复购了 27 次。转转热卤彻底火了,截至目前全国已开出近 100 家门店。
谈及转转热卤模式火爆的原因?廖宗毅给出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从热卤的小赛道切换到了火锅的大赛道。" 有种植物叫斜叶榕,它本来是一颗小树苗,通过寄生在大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植物可以完成对大树的包裹。"
廖宗毅把盛香亭转转热卤品牌打造的思路,比喻成斜叶榕的发展过程,让小品类热卤寄生在火锅这种 6000 亿的大赛道上,保持自身热卤的核心特征,完成主流化的转变。
第二,转转热卤精准触到了一人食的蓝海。" 当下的年轻人有一个很大的共性——社恐。"
为了应对 " 社恐 " 需求,盛香亭转转热卤的座位间距,特意设置在 70 公分左右,这是 " 一人食 " 最舒服的距离。价格相对较低、食材分量适合单人、社交属性较弱的转转热卤,就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点。
△盛香亭转转热卤就餐区
产品聚焦年轻化需求
" 盛香亭的主流客户是年轻人。初创时,我们曾做过一次调研,那时候的客户群体年龄在 25 — 30 岁,但我们最近调研发现客户群体年龄变成 35 岁左右。" 廖宗毅表示。
这个调研也警醒了他和团队,在产品上必须年轻化。唯一的办法是,走在消费者前面。
廖宗毅打了一个比方,自己干的事情和时尚行业差不多,提前预判明年会流行哪个食材,在供应链端在设计端就开始已经做准备。
目前,盛香亭的人均客单价,一般在人均 40 元左右。极致性价比的背后,是强大供应链的支撑," 我和我老婆平时喜欢逛山姆,我们很多供应商也是山姆的供应商。"
△盛香亭转转热卤
供应链是餐饮品牌的 " 生命线 ",早在 2018 年,盛香亭成立了一家供应链公司。此外,盛香亭还借力绝味旗下的绝配供应链,来实现华南地区当日配送。
怎样找到最合适的供应链,廖宗毅说," 只有笨办法,一家家去跑。" 比如盛香亭的招牌卤香锅底,是廖宗毅去潮汕做的溯源,虾滑是找的广西玖嘉玖。
目前,盛香亭总部控制了门店供应链的 90% 以上," 为什么年底要跟供应商一家一家的去谈,无非就是希望能通过大规模的这种采购能降低供应链的成本。"
除了供应链,盛香亭还在人力上降本增效。
比如,盛香亭转转热卤的任何一家门店,大部分食材由底层回转带自动传送,锅底和价格更高的单点食材由上层的智能送餐车定点传送。
此外,每个餐位都配备了拉取抽屉,里面配备了筷子、纸巾、一次性围兜,顾客可自取,这些设计,提升了服务效率,店面空间的利用率更高,更利于翻台和客流量。
不过,较真的廖宗毅,在门店拉带的选择上,还是费了一番功夫,选择了国内最好的一家厂商,安装费用," 其实做下来一套的成本,远高于多出的人工。"
" 现在的消费者的特点,是既要、又要、还要,那我们就尽力去满足。" 在廖宗毅看来,盛香亭的所有品牌动作,都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的,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
"不想做网红,要做长青的网绿"
无疑,小火锅是 2024 年餐饮的热门赛道。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 25 日,全国小火锅企业存量超 2.2 万家。近两年里,全国小火锅企业存量年复合增长率已达 2.8%。
赛道热度持续高涨的同时,一众 " 火锅大佬 " 们也盯上小火锅这门生意。小肥羊推出了回转形式的小火锅;大斌家于 2023 年陆续在全国门店上线了 " 一人食 " 小火锅;小龙坎火锅则孵化出了子品牌小龙坎 Minihoogo 火锅菜等。
那么,怎样应对竞争。盛香亭给出的答案是 " 与其等别人管我们,不如我们卷别人 "。
廖宗毅举出了定价的例子,盛香亭转转热卤碟计费,每一个颜色代表一个价格,黄碟 2 元、红碟 4 元,棕碟 6 元(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计费模式是是 3、5、7),丰俭由人。" 这个价格,是为了应对‘内卷’,没有人能做到更低了。"
在餐饮竞争的红海中,找到了自己不可复制的定位,廖宗毅用了这样一句话总结 " 选择大于努力。"
在他看来,热卤就是盛香亭转转热卤的差异化特色,只是目前借助了小火锅这样一个形式。在他的眼中,当下盛香亭要做的不是在小火锅赛道上的 " 卷 ",专注的仍然是在热卤赛道的深耕,不管是从前的盛香亭,还是转转热卤,都是探索热卤 + 的可能性。
" 我对内一直觉得,不要做网红要做网绿,这样才能长久。" 为了保持 " 长青 ",廖宗毅一直在做品类创新,比如推出过热卤+三明治的组合店型,还有热卤+无国界餐厅等。
" 虽然之前百分之八十都失败了,但创新是品牌一直要做的事情。" 廖宗毅告诉记者,今年 4 月盛香亭糖水铺门店就会对外营业,在他的规划中,当前的部分盛香亭热卤门店都会进行调试,转化成热卤+糖水铺的店型。
" 今年绝对是有挑战的一年,但盛香亭要做的事情,是把热卤进行到底。" 谈到对 2025 年市场的预见,廖宗毅仍然心怀敬畏。
在他心中,热卤可以被很多种定义,但有一点一直没变,盛香亭依旧会坚持做热卤,并且要把热卤做成主流餐饮的愿景一直没有变," 希望有一天盛香亭比现在更加具有知名度,不管那时候我们在卖什么。"
潇湘晨报 · 辣椒财经记者陈诗娴 罗雅琪
(辣椒财经直联热线 15873162412 微信同号)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搜索 " 报料 " 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 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 19176699651。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