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01-22
新茶饮扎堆IPO,资本市场会奶茶过敏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文 | 号外工作室,作者:朱扬,编辑:白帝

2025 年新年伊始,新茶饮便迎来了 " 开门红 ",各家冲击上市的好消息接踵而至。先是蜜雪冰城获得证监会备案书,沪上阿姨紧随其后也获备案,随后古茗通过港交所聆讯;与此同时,霸王茶姬、茶颜悦色也被传有意赴美上市。

刚过去的 2024 年,新茶饮市场出现营收增速放缓,开店速度收缩,闭店规模攀升的新局面,连新兴的下沉市场也呈现一片红海,国内新茶饮市场日渐进入存量时代。

存量市场的 " 内卷 ",既是全方位的竞争,更是拼刺刀式的直面对战。整个行业经历了卷价格、卷万店、卷下沉市场、卷健康概念、卷 IP 联名、卷出海的激烈厮杀。

内卷需要实力,更需要高额资本。但眼看着一级市场融资遇冷,投资方退出急迫,再叠加对赌压力,新茶饮们如何尽快上市,就成为了更急迫的集体需求。

1、新茶饮增速放缓

" 雪王 " 依旧遥遥领先,目前,无论从 GMV、市场份额、营收增速、门店规模等多项数据对比看,蜜雪冰城仍 " 一骑绝尘 ",稳居新茶饮龙头老大的位置,与老二古茗保持较大差距。沪上阿姨市场份额则为行业第五,在三家企业中较为弱势。

在 GMV 方面,2024 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的 GMV 达到了 449 亿元。其中,仅以茶饮计,蜜雪冰城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20% 左右。

紧随其后的是行业老二古茗,同期 GMV 为 166.08 亿元,占据了约 9% 的市场份额。而排名第五的沪上阿姨占据了约 4% 的市场份额,2024 年上半年,其 GMV 为 50.47 亿元。

近年来,蜜雪冰城发展迅速,营业收入已迈过 200 亿关卡。除了蜜雪冰城之外,新茶饮行业尚未有其他公司迈入百亿俱乐部。

根据前三季度数据推算,古茗 2024 年营收约为 85 亿元,距离百亿不算太远,而沪上阿姨距离这一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更值得关注的是,三家新茶饮的营收增速开始放缓。

数据来源: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招股书

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营收分别为 135.76 亿元、203.02 亿元和 186.6 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 31.2%、49.55% 和 21.22%。

而 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古茗营收分别为 55.59 亿元、‌ 76.76 亿元和 64.41 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 26.81%、‌ 38.07% ‌‌、15.62% ‌‌。

尤其是沪上阿姨,2024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有 6% 的增长,低至个位数。

从净利润看,沪上阿姨 2024 年上半年的净利润更是下滑了 12.3%。古茗也不容乐观,在经历了前两年的暴涨后,2024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仅有 10% 左右。蜜雪冰城也相较上一年有所放缓。

新茶饮从一路狂飙到逐渐放缓,跟消费降级和新茶饮白热化竞争等因素密不可分。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44.3% 放缓至 2025 年的 12.4%。

三家新茶饮的增速放缓不仅体现在业绩上,更体现在门店上。

自 2022 至 2024 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分别增加了 8982 家、8582 家、7737 家门店;古茗分别增加了 975、2332、777 家门店;沪上阿姨分别增加了 1531、2482、648 家门店。

相比于 2023 年的 " 高歌猛进 ",古茗与沪上阿姨明显谨慎了许多,蜜雪冰城拓店节奏也有小幅放缓。

不仅如此,近几年为了扩张加盟店,新茶饮品牌们一直在做 " 减法 ":蜜雪冰城曾发布 " 减免加盟费 " 内部扶持政策;古茗官宣首年 0 加盟费;沪上阿姨允许加盟商分期付款,全免管理费用。

尽管加盟门槛一降再降、加盟政策愈发优厚,也抵挡不住日渐攀升的闭店规模。

据 GeoQ 智图《2024 年连锁新茶饮门店发展蓝皮书》数据,2024 年 106 家连锁新茶饮品牌开店数约 31641 家,闭店数超 20000 家且逐年攀升。

从区域看,一二线城市的整体闭店率约在 11%~26%,而在门店大于 30 家的三线及以下城市中,闭店率最高达到了 60%。

随着新店的密集扩张,市场的逐渐饱和,加盟店的客单量和客流会受到影响,营收和利润会逐渐下滑,甚至亏损。随着加盟店越来越不赚钱,连蜜雪冰城这样的巨头,也不得不放慢了国内扩店的步伐,积极出海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新茶饮市场的天花板日益显现,行业在卷价格、卷下沉市场、卷出海之外,积极寻求 IPO 上市,也成为行业的共识。

2、不得不的 IPO:对赌和融资压力

早在 2023 年,市场就相继传出了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霸王茶姬、蜜雪冰城、新时沏 6 家新茶饮公司拟 IPO 的消息。

在彼时的节点上,市场普遍认为新茶饮消费增长明显,下沉市场仍有较大空间,二级市场的认可度会比较高,当时应是上市的好时机。

然而,茶百道上市首日即破发,半年跌去了发行市值的 40%,众人才恍然大悟二级市场并非如预想般 " 见青山多妩媚 "。有茶百道的 " 惨淡 " 先例,为何 2024 年底新茶饮又兴起了扎堆上市的风潮?

一方面,随着一级市场的投资热情逐渐消退,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形下,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国内市场,急需高成本扩张的海外市场,新茶饮企业急需开拓二级市场融资渠道,不断补充弹药,才能维持竞争和扩张中的巨大投入。

据 FBIF 食品饮料创新统计,2024 年新茶饮行业发生了 18 起投融资事件,相比于 2023 年的 34 起几近腰斩。而在融资轮次上,资金更青睐于早期融资,并且亿元级别投融资数量急剧减少,只有沪上阿姨获得了一笔 1.22 亿元的 C 轮融资。

然而,即便沪上阿姨获得了近年唯一的亿元级别融资,其现金流仍不算乐观。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 2.41 亿元。

对于新茶饮公司而言,与其在一级市场苦苦寻觅融资机会,不如奔赴二级市场。上市,便成为了急迫且相对稳妥的选择。

另一方面,随着新茶饮行业的投融资遇冷,投资方急于通过上市实现退出变现。

此次拟 IPO 的三家茶企中,古茗和沪上阿姨都身负对赌协议,协议约定企业如若不能在约定期限内完成港股上市,或将面临赎回一级市场投资者股份的困境,这一局面无疑增加了这两家企业上市的压力与紧迫性。

数据来源:沪上阿姨招股书

在此之外,行业竞争态势愈发激烈,谁能率先登陆资本市场,谁更能在资金、品牌影响力上获得提升,更有底气在 " 价格战、拼万店、抢出海 " 上抢占先机。 

比如在门店拓展方面,除蜜雪冰城门店数量早已破万之外,古茗、沪上阿姨都在力争万店,不仅如此,其他新兴茶饮品牌扩张势头也比较迅猛。

为尽快实现万店目标,多个新茶饮品牌不遗余力。乐乐茶推出 "0.5 倍乐乐茶 +1.5 倍其他茶 " 加盟店概念;书亦烧仙草则推出创业帮扶计划,提供 1 亿元帮扶加盟商;茶百道将其坚持了 6 年的 " 鲜果 + 中国茶 " 转变为 " 鲜奶茶 + 纯茶 ",并配套了一系列门店、品牌 LOGO 以及包装升级。

不光卷万店,卷联名也是各新茶饮企业发力的重点方向。据《号外工作室》不完全统计,仅 2024 年一年,三家新茶饮企业联名活动数量就超过了 30 起,平均一个月就有一起。其中,沪上阿姨与古茗偏爱动画、影视等方向的 IP 联名,蜜雪冰城则侧重于生活类应用的联名。

数据来源: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微博

在竞争激烈的新茶饮市场,各企业试图通过联名吸引某一类消费群体,进行针对性地持续转化,以期向更广的圈层辐射。然而,知名 IP 因其广泛的认知度和粉丝基础,看似是吸引流量的捷径,但知名也意味着不便宜,这无疑对新茶饮企业的资金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实上,新茶饮行业的内卷态势在 2024 年愈发显著,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远超以往:不仅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各大茶企更是争相跨界与出海,以期寻找发展机遇。

不难看出,新茶饮行业的内卷,成为了一场全方位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营销和渠道上,还延伸到了资本市场。因此,当其中一家新茶饮品牌透露出上市的意向时,其他品牌迅速跟进也就不足为奇。

3、上市并非万能良药

不过,对于新茶饮企业来说,上市真的是一条康庄大道吗?已成功上市的奈雪的茶和茶百道或是前车之鉴。

截至 2025 年 1 月 17 日下午四点,奈雪的茶股价跌至 1.15 港元,相比于 19.8 港元的发行价已跌超 90%;茶百道的股价跌至 9.5 港元,相比于 17.5 港元的发行价已跌超 40%。

显然,二级市场对于新茶饮行业并不 " 热情 ",站在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角度,他们往往更关注企业是否具备高成长性,是否能获取超额回报。

然而,作为大众消费市场的细分品类,新茶饮行业的毛利率仅有 30% 左右,更不要说当下行业趋于饱和、各大品牌拓店速度放缓,没有优秀的基本面支撑,投资者很难提起对新茶饮行业的投资兴趣。

此外,经过多轮融资后,新茶饮企业们的估值被极大拉高,一二级市场形成倒挂,这种差异使得新茶饮的预期与投资者的实际反馈难以达成一致。 

因此,鉴于市场环境、行业趋势及估值情况等因素影响,目前或许并不是新茶饮企业上市的理想窗口期。

从另一方面来看,即便成功上市,或许对新茶饮企业的回报也低于预期。

奈雪的茶自 2021 年上市后,业绩便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仅 2023 年没有亏损,经调整净利润为 0.21 亿元。

2022-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0.12%、20.33%、-1.91%;同期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217.58%、104.53%、-778.53%。

数据来源:奈雪的茶年报

茶百道则是上市前业绩较为稳定,但上市后营收净利双双 " 变脸 "。2022-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16.12%、34.8%、-9.95%;同期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23.92%、19.28%、-59.7%。

数据来源:茶百道招股书及财报

相比于上市仅半年多的茶百道,奈雪的茶上市后的发展路径更值得反思。作为曾经新茶饮界的贵族,奈雪的茶是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茶企,按常理来看应占尽先机,利用融资便利,乘上新茶饮市场的东风,快速扩大规模。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奈雪的茶不仅没有先人一步,反而处处慢人一截。

先是比喜茶晚了半年开放加盟模式,接着又晚了半年降低加盟预算,此后又在 0 加盟费、0 品牌费的同行冲击下一步慢步步慢,逐渐追赶不上同行扩张的步伐。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奈雪的茶仅有 1597 家直营门店,对于加盟门店,其财报仅用 " 占比预计将较快增长 " 一笔带过。

时移势易,彼时的奈雪或许也想不到,新茶饮市场的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因为新茶饮市场已摒弃往昔的竞争模式,转向通过规模扩张驱动成长,并在此过程中稳步建立自有供应链系统,以达成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此背景下,品牌能否长远发展,实质上取决于两大核心支柱:产品力与供应链实力。

其中,对产品力的打造,一方面考验企业的对消费者喜好的把握,一方面考验企业的研发能力。如近年新茶饮企业主打的 " 超级食材 " 生意,锚定的就是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通过开发羽衣甘蓝、小麦草等特殊食材,实现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

与此同时,随着头部品牌带头押注,真奶、真茶、真果的真材实料,到减糖、减脂、减植脂末的减添加,这些变化对品牌的供应链网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如果品牌能够拥有自有的原材料供应链体系,将能够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稳定性,从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上市并非万能良药,而只是手段和工具。上市,能为新茶饮选手们奔赴更为激烈和更为广阔的市场时,补充弹药,造足声势。但更关键的产品力与供应链构建,或许才是新茶饮走向长远的核心竞争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证监会 蜜雪冰城 元和 招股书 霸王茶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