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DS创始人老家,藏在中国富豪比例最高的粤西小城

那城的城君 那一座城
2025年02月05日 00:20


图片

年过完了。

复盘蛇年开春的热闹。

除了除夕夜的烟火,春晚上丢手帕的机器人,

时隔5年强势归来的哪吒,

还有DeepSeek的横空出世。

一个轰动世界的AI大模型,很快登顶全世界23个国家的APP store。

与DeepSeek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它的创始人梁文锋

这个来自湛江吴川的80后,

年前回了一趟老家,和好友一起踢球。

图片

而他所在的米历岭村,村里挂起了一条条横幅,迎接他的归来。

继全红婵之后,湛江又有了个“老家”,成为热门打卡地。

图片

有意思的是,一边是DeepSeek在全世界掀起AI巨浪,

另一边,大家开始研究起了梁文锋老家的风水。

什么龙方之气,虎方之气,关乎于一棵树,一堵墙,一扇门。

科学与玄学,人工智能与风水之说,终是相遇了。

如果用「风水」的角度,来打开一座城。

那么吴川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图片

这里是享誉全国的“富豪生产地”,

富豪多到你难以想象,婚车阵容堪比豪车展,有的甚至开上了直升机。

这里也是粤西思想文化最为开放的县级市之一,

不管是语言、风俗还是观念上都与湛江、雷州、廉江甚至粤西的其它县市都有不一样的风格。

这座广东省面积最小的县级市之一,再一次发出了小城市的大光芒

图片



01
走出吴川,轰动硅谷
吴川人眼中有大世界

2002年,梁文锋以吴川市第一中学“高考状元”的成绩考上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毕业后在浙江大学攻读研究生。

大学期间,梁文锋就在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

那个时候,恐怕没有人知道这个来自小城的“状元”,有一天轰动硅谷,震惊世界。

图片
| 吴川一中九九届初三(5)班毕业师生合照中,梁文锋在最后一排右边第6个。

在吴川,“状元”的基因十分浓厚,被誉为“粤西唯一状元故里”。

因为历史上,这里就出过一个很有名的状元林召棠。

他是广东九状元之一、粤西唯一的状元,嘉庆八年中秀才第一名,人称“海滨秀才”。

此外,吴川还走出了20名进士、165名举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化的基因,自然更是少不了这片土地好「风水」的滋养。

图片
吴川,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湛江市代管,东靠茂名,北接化州,西近湛江市坡头区,南濒南海。

得益于三面环江、一面临海的地理优势。

这里是广东著名的古商埠,其中梅菉更是粤西有名的古商埠之一。

或许是血脉中流淌的基因,一直以来,吴川人善于经商。

关于吴川的地理位置还有一个很著名的段子:

一个外地人在茂名开车跟交警问路,交警说,你向左开就5千(吴川),向右开就6千(陆川),这里就没命(茂名),向前开就斩颈(湛江),司机一听吓坏了,朝哪个方向开都是死路一条啊。


图片吴川的位置示意图。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

当说到方言,就不得不提到吴川和湛江、雷州、廉江的关系了。

现在的湛江市,更像是一个“大杂烩”地区,它包含了历史上雷州府的全部和高州府的部分地区。

雷州府的“三雷”地区徐闻、海康(现雷州市)、遂溪都属于湛江。

而遂溪的范围更大,除了现有的遂溪县,还包括霞山区、赤坎区、开发区、麻章区、东海岛等地。

高州府的吴川县(含现吴川市及坡头区)、石城县(现廉江市)也属于湛江。

图片

有趣的是,湛江这个名字是吴川人起的,但吴川人对湛江的归属感并没有那么强。

在外地的吴川人,很少说“湛江吴川”,而是说“广东吴川”;

对外只称“我是吴川人”,极少称“我是湛江人”,甚至被人认为是湛江人时还会辩解。

图片

廉江人也有这个倾向,只是将湛江当成一个地点,而没有太大的归属感。

图片

追本溯源,原因无他。

湛江的前身是广州湾,广州湾大部分是雷州府遂溪县的地盘,民间盛行雷州文化,而来自高州府的吴川和廉江有点难以融入。

然而,同属吴川县的坡头、南三、硇洲岛曾是广州湾的一部分,这些地区对湛江市的认同度就比较高。

坡头人大多将湛江市区作为奋斗的方向,以在市区繁华地段扎根定居为荣。

至于原广州湾地区的霞山、赤坎、开发区、麻章、东海岛等地的居民,都妥妥地认为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湛江人,毫无违和感。

图片

雷州府的“三雷”地区中,对湛江最有认同感的莫过于遂溪县。

一是因为广州湾曾大部分属于遂溪县,二是由于位置邻近,遂溪成了湛江市区的后花园,遂溪人进入湛江市区打工和创业的也很多。

图片

雷州市和徐闻县虽然离湛江市区更远,但对湛江的认同度比吴川和廉江人高,也许是同为雷州文化的缘故。

虽然雷州人和徐闻人在湛江定居和发展事业的不多,不过,他们对自己是湛江人这一点,并不是很排斥。

图片
图片

在这样的环境下,吴川也成了一个混合方言的地区:吴川话、黎话(又称雷州话或海话)和粤语(湛江白话)。

其中最特(nan)别(dong)的,就是吴川话——一种由俚僚古越语融合古汉语、粤语、闽南语而成的特殊混合型语言。

吴川话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古味浓重,平平仄仄极为协调,全国少有。

比如说:
去书房 = 上课/学
车大炮 = 说谎
眼鬼都盲 = 无语
风气爆爆 =来势汹汹
收你米簿 = 收拾你
舒法子 = 想怎么样
在阿试= 在哪里
运鬼运怪 =不正经
阿爹阿奶 =爷爷奶奶

当然,在吴川也不是所有地区都讲吴川话。

为了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吴川人也会说粤语和黎话。

就像普通话在全国各地都会有不同的口音一样,吴川人说的粤语也带有浓浓的吴川气息,或许就连其他地方的广东人也不能完全听懂。

即使是相邻的村子在语言方面也各有差别,常常给人“鸡同鸭讲”的感觉。


02
吴川人惦记的
还是那些“吴川味道”

爬刀山、过火海、翻刺床……


全国人们都上班了,粤西的朋友们还在红红火火过大年。


图片

| 湛江过年。图by 网信湛江


年前,我们发了年俗专题。


专门写到了茂名年例。


这项粤西地区过年的传统,在湛江同样精彩。


基本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年例,吴川飘色、北坡游鱼、调顺网龙、游神、舞狮舞龙、放烟花。


从村头摆到村尾的各色流水席,更是一大特色。


尤其在吴川。


每逢元宵,大街小巷仍在张灯结彩。


游神、开灯、舞狮舞龙、放烟花、过花桥、爬花塔、看泥塑、游飘色轮番上阵。


最值得一看的重头戏,是“吴川三绝”——飘色、泥塑、花桥。


整个游行队伍甚至绵延数十里。


图片

| 湛江吴川飘色。图by 湛江日报社


除了年例过大年。

对于吴川人来说,在外打拼久了,总有一些味道会让人瞬间想起家乡。

无论相隔多远,吴川人过中秋总会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寄送一份金九月饼,让他们就算独在异乡也能睹物思人,吃上家乡的月饼味道。

月饼之外,还有许多吴川人从小吃到大的“吴川味道”。

比如说,最富童年气息的田艾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逢年过节的时候,吴川人总会相约一起齐齐围坐在桌前制作田艾籺,用田艾和着面粉为皮,包着已经炒熟的馅。

图片

然后用一种叫“能木”的树的叶子包垫起来蒸熟,还可以储存一段时间,想吃就拿出来蒸热。

做的时候,小朋友们总会在一旁奇思妙想,搓成各种形状,待蒸熟还会认准这个是自己包的拿起来吃。

再比如说,绝不能错过的粉皮。

几乎每座城市都会形成一份与“粉”相关的饮食习惯文化,吴川也不例外。小时候,天刚蒙蒙亮,“粉皮约”的吆喝声总是首先打破早晨的寂静,那是流动商贩在沿街叫卖。

吴川的粉皮皮薄,韧而爽滑,吃法也多种多样:可捞,可炒,可汤煮。

图片

捞粉皮,把成块的粉皮卷成条状,然后切成一段段,配上香油、芝麻、酱油便可食用。

特别之处在于,淋上去的香油是用花生油、韭菜放在一起久煮的,因而香味尤其浓郁,酱油则是带甜。

炒粉皮,以坡尾炒粉最出名。坡尾人炒粉得用“烂镬”:先去掉两个镬耳,再把镬沿削小。

粉皮会先都放在镬里,有人点的时候,就扒一部分下来,在镬的角落,撒上叉烧、黄豆芽和葱进行翻炒,最后再以香菜相佐。

汤煮粉皮,是吴川人钟情的另一种吃法。

切成细条的粉皮放在笊篱内,放进开水中烫软,倒在碗内,浇上猪肉汤,配以猪杂或者瘦肉和清甜的水东芥菜,略蘸蒜蓉酱油,那份滋味别提有多鲜。

图片

靠海吃海鲜滋味,地处海滨的吴川,水产品也极其丰富。

沙虫,吴川人心中不得不提的味道。

有人说,它看起来像是一道重口味的美食,但喜爱之人认为它的鲜美程度,足足抛开鲍参翅肚四大天王几条街。

沙虫对环境十分挑剔,要求极优质的环境才能存活,因此又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是真正“干净”的美食。

图片

粗粮中,吴川人尤爱番薯,“吴川番薯贵过米”。

基本每一个吴川人的长大,都有着番薯的踪影。

简单地蒸熟,一家大小拿着吃,就开启一天的生活。

而在田地边垒起“番薯窑”更是给童年记忆增添不可抹灭的趣味色彩。


03
粤西地区“犹太人”
凭什么在吴川?

说回来,一方水土养一方。

除了语言,湛江各个地区的人也有着不一样的性格。

比如说雷州人重感情、讲义气,比较重视文化建设。再比如廉江人性格更为柔和,比较包容。

而吴川人敢闯敢拼,有着一副精明的生意头脑,他们将生存放在第一位,也会居安思危。

因此才让名不见经传的吴川真·富得流油,让吴川富豪跟生猛海鲜一样,成为当地的特色之一。

图片

据统计,吴川身家超亿元就达到500多人,其中身价超过50亿元的有50多人,超过20亿元的有110多人。

在吴川人中,每一百人就有一个千万富豪,富豪所占人口比例却高居全国榜首,这也是许多地级市都比不上的。

俗话说,要想事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偏偏在吴川,“地不利”反而造就了这块富豪的风水宝地。

吴川最肥沃的是沿海的冲积平原,水田比较多,适合用来耕种的良田有限,但吴川的人口密度却是周遭县市最大的。

为了生存下去,吴川人“担起铁锤就说吴川话”,什么脏活苦活都愿意干,也肯放下面子去做一些被人轻视的小生意。

箍桶、打铁、小货郎、破烂佬、泥水工、搭棚佬……千奇百怪的生意,吴川人都愿意去做。

图片

改革开放后,这批吃不饱饭的吴川人危机意识很强,他们把目光投向外面的世界:“个个下海经商,人人想当老板”,哪里有钱捞,他们就去哪。

一时间,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等方式竞相迸发,在广东省内独树一帜,与当时的“温州模式”并驾齐驱,被誉为“吴川模式”。

巧的是,他们赶上了珠三角的发展,赶上了房地产经济的大潮,吃苦耐劳的性子让他们迅速成为了建筑界的生力军。

据说,八九十年代挖砼工程挖下十几二十米深井,广州只有吴川人肯挖,后来基本上都是吴川人承包的;

佛山大沥的五金废品回收,七成是吴川人;

深圳拆迁,十个有四个是吴川电白这一带的;

昆明轮胎一条街上五成都是吴川人,九十年代营业额5个多亿……

图片

“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广深的建筑群中,每10幢楼宇就有3幢是吴川人建造的。”

目前仍有20万吴川籍的建筑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地区。

几十年来,吴川建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如果说“建筑之乡”是吴川的第一张名片,那么吴川的第二张名片就是“轮胎之乡”。

之所以吴川能赢得这个美名,并不因为吴川盛产轮胎,而是因为吴川的轮胎生意遍及全国。

其中以广州的轮胎一条街最具代表性,这条街上数百家大大小小的轮胎店几乎都是吴川人在经营。

吴川人就是这么深藏不漏,“闷声发大财”,只是一不小心,又多了几个亿万富豪而已。


参考资料:

1. 吴川人为什么对湛江的归属感不强?你的家乡认同湛江市吗?公众号“我是纵横哥”

2. 廉江、吴川、徐闻、遂溪、雷州人眼中的湛江,大家都吵起来了!公众号“廉江微社区”

3. 广东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市,却是富豪最多的县级市,你知道是哪吗,企鹅号“风言闲语”

4. 这里是吴川!公众号“南方月”


版权声明: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图虫创意、网信湛江、网络。


·   END   ·

合作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那一座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