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农历 2025 年,汽车行业新年开启智能化新动向:L2+ 智能辅助驾驶将成为 2025 车企的全面大作战时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 2024 已多个月完成超过 50% 的渗透率,2025 年将继续开启跨越 " 油电平分 " 的新节点;2024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达 65.2%,2025 年合资品牌要开启保护市场份额的大作战了。
新能源渗透率将继续提升
中汽协数据显示,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2024 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 和 35.5%,产销连续 10 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在 2024 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连续五个月超过 50%。几年前,渗透率仅在一部分限牌的大城市比较高。如今,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渗透率都快速提升。
在新能源汽车经过了一番高速狂奔之后,如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多次超过 50%,也意味着 " 油电平分 " 市场的时代已经到来。接下来,新能源汽车还会保持高速增长么?业内人士的答案是,增速可能稍稍放缓。虽然速度放缓,但质量会更高。几年前,不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是由一些代步车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自主品牌在各大细分市场的深入,更高端车型的新能源渗透率正在快速增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5 年内需 + 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 1650 万辆左右,增速约 30%,其中国内市场 1500 万辆。2025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 55% 左右,进入相对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智能化的下半场到来
2025 年的产业热点预测中,不少人都投票给了 AI。AI 在汽车上的应用,智驾可以说是第一步。更早之前,就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汽车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进入 2025 年前,就有不少车企铆足了劲要投身智能化,尤其是智驾的赛道。
2024 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 L2 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 55%,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65%。2024 年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更是超过 70%,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76%。基础智能化 2025 年将进入全面覆盖阶段。
高阶智能化也呈现快速增长,国内 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在 2024 年上半年达到 11%,预计 2025 年达到 20%。
智能化渗透率过半,代表了智能化进入了真正的拐点,同时," 软件定义汽车 " 正逐渐演变为 "AI 定义汽车 ",各家车企也纷纷表示要加码 AI。
岚图汽车 CEO 卢放表示,"2025 年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竞争焦点肯定是智能化,大模型、城市 NOA、端到端、自动驾驶辅助等智能技术将快速产业化,未能进入智能化门槛的车企面临被淘汰风险。"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将人工智能视为 " 未来的全部 ",称理想未来 100% 会做人形机器人。
吉利汽车发布了 " 智能汽车全域 AI" 技术体系,吉利认为智能汽车是当前深度融合 AI 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未来智能汽车将不仅仅是移动工具,还将具备自我意识,成为有智慧、有温度、有情感的 " 出行智慧生命体 "。
合资品牌开启市场保卫战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大趋势,中国品牌是重要参与者,这也让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大幅增长。2024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 65.2%,较上年同期提升 9.2 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意味着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品牌份额在下调,如今已经成为了自主品牌为主、跨国企业为辅的市场结构。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跨国车企开启了市场份额的保卫战。不过,面对电动化、智能化进度更快的中国车企,大部分跨国车企还是有一些 " 有心无力 "。
专家认为,外资品牌必须做出重大改变才能在中国市场继续有所作为,按照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定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强化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充分利用中国在电动和智能方面的资源。
从 2024 年开始,不少合资车企都开启了 " 换帅 " 模式,以更本土化、更灵活的打法来应对市场变局。同时,众多国际品牌也开始在华设立有自主权的研发实体,不再用 " 舶来品 " 打本土化的战争。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搜索 " 报料 " 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 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 19176699651。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