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第二部》中最亮眼的角色,当属邓婵玉。她忠心,勇猛,智慧,孤傲,悲情。
父亲邓九公,战死沙场。
她的家人,一个也没剩。她并未对此感到悲伤,反而把 " 战死沙场 " 当成是一种荣耀。
唯独遗憾的,是没有和父亲一同战死。
从北海回到朝歌,闻仲要隐退,她却主动请缨,率八百骑兵,攻打西岐。
纣王送她一副战甲。
雨夜,她抬着战甲步履铿锵,走到战士面前高高举起战甲。
那一刻,她无比骄傲!
渡河遇袭时,将士一个个倒在水里,危在旦夕,她却坐在马上临危不惧,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
面对姬发的偷袭,她孤身一人过河。明知地形险要,却还敢孤军深入,那种自信溢出屏幕了。
她和姬发在悬崖边的小路上策马对战,又在树林中以命相博,她擒住了姬发,又被姬发跑掉。
回到部队,她被姬发夜袭,不慌不忙,稳住中军。第二天,她向姬发宣战,阵前又一次差点活捉姬发。若不是殷郊赶来,西岐城就破了。
她在水下打不过姬发,是因为她舍不得纣王赠予她的战甲,水下负重,最终落下水底,好在姬发救她上来。
姬发救她一命,她心有感激。
她把姬发从闻仲那救出来,嘴里说的是 " 你救我一命,我救你一命,两清了 "。实际上,那是她和闻仲做的交易。
她拿回封神榜,闻仲不屠西岐城。
至于姬发,她不在乎。
邓婵玉最终死在了姬发的怀里,这事儿不假,但是,你说她爱上了姬发,我并不同意。
邓婵玉这个角色,她是有成长弧光的。她的改变,在三个地方。
第一,黄河边。
西岐船夫们口中唱的那首歌," 有女怀春,河水其泱,何不同舟,共泛水中央… "
她生在战场,长在战场,何曾把自己当作过女儿身,作为先锋,她在战场上比男人都要勇猛。
这首《诗经》里的怀春歌,没有让邓婵玉感到被亵渎,而是让她感受到自己也是一个女人。
第二,树林里。
姬发投降,要邓婵玉押他回军营。路上两个人聊天,姬发说,我们都是为家人而战,只不过,我是为活人而战,你是为了死人而战。
曾经,邓婵玉一直觉得,自己战死沙场是一种荣耀,不负邓家威名。但是此时此刻,她记下了姬发的话。
第三,篝火旁。
姬发被押回军营,闻仲却仍要屠了西岐城。邓婵玉愤怒,她说,我父亲从来没有杀过平民百姓。就是这个时候,她和闻仲不在是同一阵线。
但是,她还是和闻仲谈了条件。三日期限,她拿回封神榜,他放过西岐城。其实从这一刻起,邓婵玉就是在为活人而战了。
等她来到西岐城,看到了人间烟火,看到了普通百姓围着篝火起舞,看到了她们在战火下,普通人的幸福。
此时的她,是卸下了战甲的她,就像普通女子一样。
有媒婆,问她有没有嫁人,替她和姬发说媒,但是,她擦掉了妆容走出去,也说明了她心中并无姬发。
她爱上了人间。
但她的落点,并不是姬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