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帮 02-08
《熊出没》春节档遇冷,同样是超级动画IP咋就不受观众待见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随着全民相继复工,春节档也逐渐落下帷幕。最终,春节档观影人次达 1.87 亿次,档期内票房突破 95.1 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和人次纪录。

但是,即便是在被人们称之为 " 史上最强春节档 " 的今年,历年来被看作为 " 定海神针 "、" 院线晴雨表 " 的《熊出没》系列大电影的票房却远不及预期,较之去年的《熊出没之逆转时空》19.83 亿,今年的《熊出没之重启未来》截止目前仅有 5.98 亿。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十年里,《熊出没》系列电影通过稳定发挥和精准定位的商业拓展,早就从一开始画质与剧情都十分粗制的电视儿童剧集发展成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超级国民 IP ——市场发行覆盖全球 100 多个国家地区、门类涉及剧集 / 电影 / 舞台剧 / 全国巡演 / 方特主题乐园等。

而对于《熊出没》系列大电影而言,能在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国内电影市场始终有其专属的立足之地且分到一杯羹,也必然是其不断 " 升级打怪 " 的结果。简单来说,现在的《熊出没》大电影除了铁三角主角不变,其他皆可看作 " 披着熊皮的衍生电影 "。近年来,该系列电影因其科幻奇观的外壳受到孩子们吹捧,而扎实稳定的温情内核又甘愿让家长买账,使其成为历年来春节档的 " 守门员 "。

因此,定位准确且好看,是《熊出没》系列电影近年来不断成功的底层原因,然而今年同样谨遵这一原则的《熊出没之重启未来》却始终没有掀起水花,各大平台对其的最终票房预测也仅达 7 亿关口,仅有去年的三分之一,这是否意味着《熊出没》系列电影迎来了春节档票房的首次滑铁卢?

《哪吒 2》上桌,往期票房被蚕食殆尽

事实上,自今年春节档开始,《熊出没之重启未来》就被同样为动画电影、且 " 一家独大 " 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分流明显,受到较大的票房冲击,屈居档期票房第五,但因其稳定的内容输出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票房走势,自初八开始升至单日票房第三,据专业数据预测票房最终或将冲击 7 亿关口。

眼前一新的是,虽然此次票房不及往年预期,但从同档期内排名来看成绩尚可,且口碑方面,此次《熊出没之重启未来》也是《熊出没》系列电影进入商业化开发后开分最高的一部作品,豆瓣评分 7.5 分。

可以看出,此次《熊出没》的票房不及往年预期原因复杂,必然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并且在这其中,由于撞类型失利而带来的反思或许更加重要。对于《熊出没之重启未来》而言,造成今年票房下滑的原因中最明显的是外因——即同档期内头部 IP 的一枝独秀与竞相开放。

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无疑是饺子导演时隔五年打造出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本就过硬的内容质量和执拗认真的作品追求在同档期个别不尽如人意的作品烘托下显得更加惊为天人。

在七八天的档期时间内,该片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冲破多个影史纪录,并被多个数据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可能超过 100 亿,也正是因为该片揽动的 " 虹吸效应 ",使今年春节档仅看此一部的观众比例上升。

与此同时,同档期的超级电影 IP" 唐探 " 系列时隔四年推出续作《唐探 1900》,该片也以超 25 亿的档期票房位居第二。

因此,在市场份额一定、观众基数一定的情况下,头部 IP 扎堆、又与 " 一家独大 " 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撞类型,《熊出没之重启未来》的票房下降是必然。

类型元素重复使用,导致后继无力

当然,《熊出没之重启未来》影片本身的内因也不容忽视,甚至更具前瞻性。

从宣推来看,此次该影片前期发力不够,不如前几年有突破口。自《熊出没》大电影开启商业化之后的宣推路线主要以预告、路演、MV、首映礼、特辑为主,且每次都有突破口。

2024 年《熊出没之逆转时空》围绕 " 十年之约 " 相关话题主打回忆杀;2023 年《熊出没之伴我熊芯》围绕 " 熊大熊二找妈妈 " 主打亲情牌;2022 年《熊出没之重返地球》适当捆绑航天 " 我为航天送祝福 "、路演积极反馈;而今年的《熊出没之重启未来》在宣推方面明显吃力,虽然大方向仍以预告和 MV 为主,但缺少有效的路演反馈,且各平台尚没有出圈话题。

同样,在剧作内容上,今年的《熊出没之重启未来》虽无硬伤但新奇点欠佳,这也导致该片在今年本就竞争激烈的春节档中吸引力更显逊色。2022 年《熊出没之重返地球》太空航天、恍如哥斯拉大战金刚的熊二大战天火;2023 年《熊出没之伴我熊芯》探讨 AI 的情感,借助 IP 的幽默气息进行哲学探讨;2024 年《熊出没之逆转时空》逆转时空 + 蝴蝶效应,打造真正的 " 熊出没宇宙 ";而今年的《熊出没之重启未来》虽以废土末日未来风打造的科幻最终章为噱头,但连续五部科幻是否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也未可知。

因此,此次《熊出没之重启未来》与《哪吒 2》等片同台竞技失利后所引发的问题远比失利本身更为重要。首先便是内容平衡。今年的《熊出没之重启未来》在内容层面并无硬伤,甚至废土风末日和孢子的彩色相结合也不失为一种创新。但从今年的观众反馈可以看出,即使是习惯了近几年熊出没叙事体系的观众也或多或少会有一种 " 重复叙事 " 的枯燥感。

接连五年的 " 科幻叙事 ",《熊出没》系列电影已经将该赛道上的科幻红利吃得差不多,难免同质化的科幻类型与剧情走向也多少会对票房造成影响。随着原始受众 00 后的长大,《熊出没》系列电影已经从一开始的狗熊岭的故事开拓至更广的叙事维度和深刻的主题立意,但如何平衡受众和视听叙事是之后的一大问题。

另一不容小觑的便是关于未来定位的抉择。十几年来,逐渐精细化的画面细节和画质提升,加上从不同角度探索的愈发宏大的命题,《熊出没》系列电影已经不再仅仅束缚于最初的狗熊岭,该 IP 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稳定口碑也使它日渐成熟,但是在各家都在绞尽脑汁或出圈或进步的大环境下,之后的创作定位或许更值得商酌。

自《哪吒之魔童降世》打开了国风动画的新高潮后," 国风风格 " 近年来正在逐渐成为自 " 科幻热 " 之后的又一创作热。然而,即使严格来讲《熊出没》系列并不属于《哪吒》《白蛇》《长安三万里》等国风动漫的赛道,但同样作为动画系列大电影,《熊出没》系列以后的票房表现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受其影响,毕竟市场份额、观众基数在短期内都是一定的。

显然,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其实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之后就出现了 " 同样是国产动画,为什么要看熊出没 " 的声音。如果重复叙事尚可用 " 科幻最终章 " 来粗略解释,那么《哪吒》系列的爆火无疑给同样属于国产动画体系的《熊出没》系列在市场定位上带来严峻思考:

是继续咬准该系列的受众定位,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广阔的叙事空间,还是尝试不影响 IP 口碑的前提下创新形象体系,进而再打磨叙事来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受众?而后者无疑是险棋。

虎口余生,重新定位才能走出困境

实际上,《熊出没》并不是第一次面临这种 " 生死攸关 " 的抉择。

纵观《熊出没》系列大电影的发展史,可较明显地发现其经历了三个阶段——电影化试水 - 幼龄期、初级商业化 - 儿童档、全面商业化 - 合家欢时期。

从 2012 年 -2016 年,《熊出没》系列电影先是进入试水期。这一阶段该系列大电影还是以青少儿为主要目标受众,上映时间也是迎合儿童时间的寒假档。自推出两部电视电影《熊出没之过年》《熊出没之年货》试水取得较好反响后,便在 2015、2016 年相继推出《熊出没之雪岭熊峰》《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票房均破 2 亿,《雪岭熊峰》更是获得了豆瓣评分 8.3 的高口碑。也正因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熊出没》咬准时机开始尝试初步商业化。

进入 2017 年 -2019 年,《熊出没》系列进入初步商业化时期。这一阶段《熊出没》开始盯准春节档,并在内容层面融入爆米花元素如 " 亲情奇幻 "、" 公路历险 " 等。虽然票房逐年递增,但始终没有突破,这无疑与内容层面的幼龄化局限有关。

因此,《熊出没》系列自那之后也迎来了第三次革新——全面商业化 - 合家欢时期。2021 年至今,《熊出没》在内容层面持续融入更具普适性的剧情内核和表面奇观,这五年也可看作是 " 熊出没的科幻元年 ":人工智能、远古文明、多重时空、平行宇宙、蝴蝶效应,成长 & 友情、机器人 & 母爱、乃至于人生意义的探讨,都在其作品中有所展现。至此,《熊出没》大电影已远不是仅儿童可见的 " 小儿科 ",而是披着国民 IP 外壳的合家欢国产动画大电影。

可以看出,《熊出没》系列总能在每个紧要关头发现问题,及时进步,同时,虽然此次《熊出没之重启未来》目前来看票房总量下滑且不及往期,但其在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高达 65.6%,而春节档向来是以下沉市场定输赢。所以,与其将此次《熊出没之重启未来》票房失利看成滑铁卢,不如将其视为又一十字路口,反而可能成为又一次焕新的机遇。

大环境无疑对票房带来了影响,但影片本身反馈出来的不同声音对《熊出没》更为重要。正如熊出没商业化后的第一部《熊出没之狂野大陆》较之上一部《熊出没之原始大陆》的票房退步一样,市场给予的反馈远比票房本身更重要。如若能像此前十年里一样及时正视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出最符合当下权益的选择,那么等待《熊出没》系列的必将是又一次进化。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熊出没 春节档 哪吒 准确 导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