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由于 2024 年收入惨淡,春节期间,无力像往常那样出国旅游。可长达 9 天的假期,窝在家里,无所事事,实在太无聊。想去公司值班,拿点儿双工资和加班费,同事告诉我,年年都有一大堆人抢着干,很难轮上。于是,趁着高速免费,来了趟江南自驾游。
这次开的车,还是那辆购于 2006 年的途安。以周岁而论,差 3 个月 19 年,按二手车的行规来说,它已经属于 20 年的车了。几个月前,我驾驶着它,从北京出发,第 18 次进藏,不仅途经了国道与乡道的最高点(海拔 5566 米与海拔 5830 米),还用半箱油,跑完了新修的新藏公路(点击下图,可进入当时的游记)。
第 1 天:北京到扬州
早上 8 点多,出发。这次旅游的计划,是苏州、镇江和扬州,但并不是以游览为主,而是闲逛,简单说就是换个地方吃饭睡觉。因为,这几个地方,我们全家都去过,少则三五次,多则八九次。
估计许多人都回家过年了,公路十分顺畅,只用 4 个小时,便行驶 500 公里,于中午 12 点多,途经新泰服务区,进站午餐。
餐后继续南行,又走了 200 多公里,于下午 3 点多一点儿,抵达新沂服务区,此时已行驶 721 公里,续航还剩 70 公里,进站加油。由于是乙醇汽油,只加了 23 升,花费 180 元。
加油后,继续行驶 288 公里,最终在下午 6 点,抵达位于扬州市中心的酒店。这一天,共行驶 1009.4 公里,历时 9 小时 40 分钟,全天平均时速 104 公里。
第 2 天:扬州休闲
扬州的游览内容很多,比如瘦西湖、东关街、东圈门、何园、个园、天宁寺、大明寺、观音山、汉陵苑、炀帝陵、运河博物馆,远一点儿的话,还有茱萸湾、邵伯古镇和瓜州。其中,老运河紧贴着扬州城,有船可坐。
以上这些,我与家人都看过不止一次,所以,我们先是跑到富春茶社吃喝,消磨了几乎半天时间。
然后在城里的国庆路一带闲逛,街上的三和四美门市部,是我每次到扬州都要光顾的地方,可惜这次因为春节,人家休息,没能像以往那样,买一堆酱菜带回北京。
东关街的游客特别多,走路都有点儿费劲,旁边的东圈门相对很安静,2022 年 12 月月初,曾到这里献花。
第 3 天:从扬州到苏州
扬州到苏州仅为 200 公里,按说 2 个小时就够了。可早上 9 点出门,天便开始下雨,有一阵还挺大,视线模糊,只得降低车速。另一方面,途中有 2 起交通事故,堵了好一会儿,最终在下午 1 点,来到位于苏州市中心的酒店。
吃过午餐,冒着雨,去酒店附近的网师园和沧浪亭,简单逛了逛。苏州园林春节期间门票五折,真是挺不错,值得称赞。
第 4、5 天:苏州休闲
苏州城的历史,已有 2500 多年,城中建筑虽有损毁,但城址始终未变,总体框架千年不改。纵观全国,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
这几年,城里的平江,城外的山塘,都已建成历史街区,随意走一走,找个茶馆坐一坐,再听一场虽然听不懂、但旋律优美的评弹,是我每次到苏州的必修课。
当然,苏州的历史古迹就更多了,第一次来的游客,肯定得去代表着宋元明清的四大名园,再往后,不妨深入一下,比如城南 4 公里的这座宝带桥。
苏州市中心的观前街,是个很热闹的商业区,玄妙观是这条街的核心,它的大殿是宋朝的,距今 800 多年,高出北京故宫 200 年。
观前街旁边的太监弄,据说是明朝替皇上监工丝织的太监聚居地,江南美色虽多,可这些人难以享受,于是把焦点对准美食,因而形成美食街。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在 60 年代电影《满意不满意》里,有个叫得月楼的饭馆,诱得来苏州的游客,四处寻找。于是,苏州在太监弄建了一座得月楼。随后 1983 年的《小小得月楼》,就是在这儿拍的。
听说,60 年前第一次拍电影时,原型是对面的松鹤楼,可由于电影留下的印象太深,播种的情怀难以更改,每次到苏州,我都会到因电影而生的得月楼,大吃一顿。
第 6 天:从苏州到镇江
离开苏州,行车 170 公里,途经无锡和常州,来到镇江。在历史上,南北交通动脉是京杭运河,而镇江是运河跨过长江的地方,渡口旁边的老街——西津渡,是感受历史的最佳去处。
如果是第一次来,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理应一游。刘备招亲的甘露寺、白蛇传里的水漫金山,在这儿都能一一赏到。
美食方面,主要是镇江香醋和锅盖面,后者看似普通,但卤汁浓厚,耐嚼有劲,口感挺不错。
第 7 天:从镇江到泰安
大年初六那天,我们开始往回走。过长江不久,遇到拥堵,单纯堵车不怕,排队就是了,可刚排了一会儿,看到一些车走应急车道往前加塞,远远望去,前面似乎已成死疙瘩,正巧旁边是个出口,下高速走省道去了。
省道上,居然没什么车,限速 80,比新疆戈壁滩上的限速 40 强多了。走了大概 50 公里,在高邮回到高速上,中午 1 点左右,途经临沂服务区,加油站车很多,每队大概都有超过 10 辆,队虽长,但加油毕竟比充电或快得多,15 分钟左右,就加上了。
又往前走了 1 个半小时,来到泰安,因为明天还是假期,不急于赶路,便下高速进城,在岱庙附近找了个酒店。那天的天气非常好,坐在房间里,就能赏到泰山全景,岱顶、天街和南天门,清晰可见。
泰山是座历史非常丰厚的山,早在中学时代,我就一个人骑自行车从北京来过。到了女儿上小学时,我带着她们来爬,用了多半天,从红门到岱顶走了个来回。这次没有爬山的打算,只是到山脚处的起始点,逛了一圈。
第 8 天:从泰安到北京
上午 10 点半,离开泰安,在沧州附近遇到拥堵,浪费大概 2 个小时,在进京检查站又排队 1 小时,最终在下午 5 点半回到家中。此次旅游,共行驶 2499.6 公里,平均油耗 7.9 升,平均每公里燃油花费 0.62 元。
花费总计:人均不足 2 千。
这次春节出游的花费是,加油 1540 元,住宿 3750 元,餐饮 2130 元,其它 325 元,合计 7745 元,人员 4 大 1 小,只算大人的话,人均 1936 元。
8 天假期,每人消费不到 2000 块钱,对于注重过年的家庭来说,这个花费恐怕是比较低的吧?
最后,总结几个感受。
1,关于汽车。
在视频游记的下面,有人留言问,是不是对这辆车进行了格外精心的保养。
当然不是。我只是按照买车时给的那本保养手册,进行保养。比如每隔 6 万公里换一次火花塞和汽滤,每隔 12 万公里换一次正时皮带,等等,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就连清洗节气门和清积碳,都没做过。因为我开车喜欢高转,再加上市区里用的比较少,历经 27 万公里,尚无很严重的积碳。
网上,经常有介绍什么时候换机油、什么时候换火花塞的文章或视频,发布人为了流量,可以理解,但车主大可不必理会。因为每款车都有随车的保养手册,照着做就是,里面没有提到的,就不用去管它。比如我的这辆途安是手动挡,保养手册里没说需要更换变速器润滑油,我就一直没换。
从 2006 年到 2025 年,这辆途安的驾驶感受没有明显变化,底盘、噪音和动力方面的主观感受,与 19 年前刚买来时,基本一致。家里还有一辆日系车,比途安年轻 4 岁,头 12 年的表现,胜过途安,但最近 2 年,底盘似乎出现 " 松散 " 的感觉,噪音亦有加大,发动机也开始出现烧机油的情况。
尽管如此,汽车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快餐消费,它是个比较耐用的物件,如果把手机的消费理念移植到汽车上,未免太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环保。
2,关于驾驶。
在高速公路上,时不时就能见到慢车,估计连 80 公里都没到,而且通常走在内侧车道。在限速 120 公里的路上,以这样的速度驾驶,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我不知道这种驾驶者是不是网上戏称的 " 每年两箱油 "。我只是认为,驾驶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车感、路感与守法意识。如果不具备,最好少上路,免得害己害人。
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驾驶的。
3,关于秩序。
苏州街头,有很多电动两轮车。跟北京相同的是,许多骑车人将道路视为自家宅院,无视交通法;跟北京不同的是,这里的骑车人特别爱按喇叭,即使在人行道上,也会理直气壮地鸣笛,催促行人。而北京的多数骑车人,自知理亏,只是静静地跟在行人或自行车的后面,有机会才超。
4,关于住宿。
无论扬州、苏州还是镇江,我们都选择了位置比较合适的酒店,出去逛时,步行即可。唯有苏州,因为范围大,坐了几次公交车与地铁。如果开车,非常不划算,一是停车不易,二是堵车——在扬州那天,从御码头到东关,路上堵了个严严实实,比走路慢多了。
经常看到有人问自驾车到北京旅游如何停车,我的建议是,抵达后把车停在酒店,然后坐地铁到各个地方游览,最划算。至于外地车的限行,办进京证时就能看到交管局的文件,照着做即可。
《星爷说车》更多内容——如果您用的是电脑或平板电脑,点击下图即可进入《星爷说车》专栏。
关于《星爷说车》——与周星驰无关。本人姓夏名星,从小就有白头发,被同学戏称夏老头儿。后来,友人按我们北京当地习俗,起绰号星爷——北京类似称呼很常见,蹬三轮儿的叫板儿爷,贩卖东西的叫倒儿爷。
星爷自 1988 年开始驾车周游,至今不辍;2001 年开始在汽车媒体做评测,阅车过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